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明朝中後期都是幾千人的作戰,撐死幾萬,不再有明初那種大兵團作戰呢?

為什麼明朝中後期都是幾千人的作戰,撐死幾萬,不再有明初那種大兵團作戰呢?

原標題:為什麼明朝中後期都是幾千人的作戰,撐死幾萬,不再有明初那種大兵團作戰呢?


明朝中後期出兵打仗,一般幾千人,多則數萬人,再不沒有明初那麼浩大,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其一、戰爭規模小了;其二、軍隊建制改變了;其三、財政赤字嚴重了。明朝前期對元朝作戰,對內平定各地割據勢力,屬於統一戰爭時期,因此戰爭規模大,參戰人數多。後期主要平定各地叛亂、平定倭寇之亂等,因為戰爭規模小參戰軍隊少。當然萬曆三大征及對後金的戰爭,規模還是較大,出動的軍隊也是數萬人以上的級別。


明朝前期中期的軍隊組成是地方軍戶加上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其中地方軍戶是平時耕種,戰時從軍的農民軍,京師三大營才是明軍精銳。土木堡之變時,明英宗親率大軍五十餘萬北征瓦剌,結果兵敗被俘,大軍半數戰死,明朝軍旅世家多數沒於此役。之後明朝恢復了三大營,但是戰鬥力嚴重下降,軍戶制嚴重不適應新的戰爭需要。

在平定倭寇的戰爭中,明朝發現國家的軍戶軍隊不堪一戰,而戚繼光訓練的軍隊屢創倭寇。戚繼光的軍隊採用募兵制,也就是職業士兵,不戰時訓練領餉,作戰時領餉加獎勵。軍戶制的士兵自食其力,平時訓練耕種,戰時才臨戰上陣,加上軍官的剝削壓迫,軍戶的士兵戰鬥力不行。明朝後期可戰之兵都是募兵,他們打不打仗都要錢,而錢是明朝最缺的東西。

明朝是一個重農仰商的社會,老朱本身農民出身,所以對百姓收的稅很低,但是各級官吏對百姓徵收的稅多。天下承平日久,土地兼并十分嚴重,特別是朱姓百萬皇族對百姓的剝削十分嚴重。這導致國家財政收入十分低,明朝成了典型的國窮民窮官富。要打仗就要花銀子,特別是募兵制後花的銀子更多,因此平定叛亂一般出動幾千人,多的時候數萬人,頂多十餘萬人,否則國家就沒有錢支持戰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鹿野史 的精彩文章:

趙國是不是戰國最悲哀的國家?
為什麼周實行分封四百多年後諸侯才造反,而劉邦分封制才幾十年就開始造反?

TAG:白鹿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