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建人的夫人和子女後代

周建人的夫人和子女後代

周建人,字喬峰,1888年11月出生於浙江紹興。先後任教於紹興小學、紹興明道女校、成章女校。1919年遷居北京,1920年入北京大學旁聽攻讀哲學。1921年周建人到上海,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輯,前後23年潛心研究生物學,並從事著譯工作,在《東方雜誌》、《婦女雜誌》、《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倡婦女解放,普及科學知識。1923年應瞿秋白邀請,在上海大學講授進化論,並先後在神州大學、上海暨南大學、安徽大學任教授。

抗日戰爭時期,周建人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同進步文化界人士一起,多次簽名發表反對國民黨妥協政策的抗日宣言。他在上海和文化教育界愛國知識分子中組織馬列主義讀書會,團結進步人士堅持民族解放鬥爭。抗戰勝利後,周建人任生活書店、新知識書店編輯。投身愛國民主運動,撰文抨擊當局賣國、獨裁、內戰的政策,力主「科學中國化,中國科學化,社會民主化」。

左一是周建人

1945年12月,周建人同馬敘倫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於194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全家秘密到達解放區,受到中共中央領導人的熱烈歡迎。1949年9月,以中國民主促進會代表身份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以及政府組織法草案整理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周建人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高等教育部副部長、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浙江省省長等職。周建人還曾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1984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周建人的原配夫人是周作人夫人的妹妹羽太芳子,後因他到上海工作而太太要長住北京而感情破裂。羽太芳子以後一直生活在北京八道灣,與孩子相依為命,直到1964年逝世。她生育有三男一女四個孩子。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於1915年2月出生,取名沖,不幸於一歲余夭折。第二個孩子(女)於1917年11月出生,取名鞠子,又名馬理。第三個孩子是1919年5月出生,取名沛,又名豐二,家人取綽號「土步」。第四個孩子是1922年2月出生,即豐三,1941年3月24日,豐三在家裡用周作人警衛的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開槍自殺。

周建人的第二任夫人是王蘊如,她於1900年出生,是周建人在紹興時的學生,生育有周曄、周瑾、周蕖三個女兒,解放後她曾在高教部工作,後辭職,1990年去世。

一、周鞠子,又名馬理,1917年11月出生。小時候曾經在北京孔德學校讀書。她結婚後,隨丈夫去了唐山,生育有一女二男,後來不幸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去世。

二、豐二先生,1919年出生。本來是學經濟的,後來到北京95中學做起了數學教員。文革期間曾經進了勞改隊關進了地下室,但他在地下室的日子裡他學會了全套的木工活,還能做無動力抽風節煤灶,像個工匠。據後人回憶文章描述,他是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三、周曄,1924出生。上海聖約翰大學英文系畢業,1947年參加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後,曾任《工人日報》記者,全國總工會婦女部部長、瞿秋白夫人楊之華的秘書,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等,後調入中央統戰部,協助父親整理有關史料,先後整理出版了《魯迅故家的敗落》、《魯迅在上海》兩部專著。她與丈夫生有三子,大兒子曾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工作,二兒子曾在北京的鐵路部門工作,三兒子過繼給了妹妹周蕖。

四、周瑾,1927年出生,就讀於上海中山醫學院,1947年在上海參加地下黨,1948年隨父親到解放區。解放後,參軍到解放軍衛生部工作。1954年到蘇聯留學,回國後在總後藥物研究所工作,曾任藥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她與丈夫生有一兒一女,兒子在美國大學裡教書,女兒也在美國,當眼科醫生。

五、周蕖,1932出生於上海。1948年隨父母到解放區,曾在貝滿女中讀書。1951考入清華大學經濟系,未讀即被選派到蘇聯留學,畢業於蘇聯國立列寧師範學院教育系。回國後曾在幼兒園當教師,後在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擔任教授。她的丈夫是顧明遠,他曾經是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院長,他們生有一女,嫁到了荷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流石 的精彩文章:

他是紅軍第十軍團的政委 他的夫人也是1930年就入黨的老革命
紅軍第三軍團政委滕代遠的夫人和子女後代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