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女兵赴非洲維和:住集裝箱,槍炮聲就在耳邊響起

女兵赴非洲維和:住集裝箱,槍炮聲就在耳邊響起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張亞寧 崔東浩

「為了祖國別家鄉,萬里踏征程。

我的青春無悔,為國出征,無上光榮!」

在赴南蘇丹維和的前一晚,劉俊在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段話。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丫頭竟然做出了一個如此不平凡的決定——出國維和。

在很多人眼中,「維和」就是危險的代名詞,而「非洲」更是貧困戰亂的化身。但當這兩個詞疊加在一起時,劉俊沒有退縮。她知道,接受維和任務就一定會承擔風險,但如果放棄此次任務,肯定會留下終生的遺憾。

劉俊執行武器禁區巡邏和外巡護衛任務

付出,更有收穫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我劉俊,扛槍為人民。」劉俊豪氣萬丈地拋下這樣一句話,收拾行囊離開家鄉,穿上了軍裝。

最為寶貝的長髮被剪掉時,她眼睛眨都不眨,但當她3000米跑落在最後、條令條例考倒數第一時,這個豪爽的北方姑娘卻紅了眼眶。從軍之路根本就不像劉俊剛開始以為的輕鬆,她剛剛邁出第一步就遭到了現實的重擊。

「劉俊,加油!別人都可以,你也能行!」她時刻用這句話激勵自己。戰友們比拼體能時,她總是比別人多跑一圈,多做幾個俯卧撐;戰友們背條令條例時,她也會默默地多背上幾分鐘。

從體能落後到「體能達人」,從條令白痴到「記憶王者」,她實現了從「醜小鴨」到「野天鵝」的華麗蛻變。

劉俊進行射擊訓練

危險,但卻光榮

當聽到所在部隊接到組建第四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的任務時,劉俊的內心充滿期待,對於她來說,這一定會是軍旅路上別樣的風景。一番思考後,她把決心出國維和的想法告訴了父母,父母卻給了劉俊完全不同的反應。

同大多數的父親一樣,劉俊的父親對她的決定表示完全贊同,父親對劉俊說,當兵就是要大幹一場,這條路就是要走得轟轟烈烈,才更有價值。

但母親的反應卻讓劉俊犯了難。聽完劉俊的話之後,母親遲遲沒有回應,直到深夜,睡得迷迷糊糊的劉俊被手機鈴聲吵醒,打開手機,一條簡訊躺在劉俊面前:「俊俊,咱們不去好不好,媽媽害怕,媽媽不能沒有你。」

看完這條簡訊,劉俊的眼眶濕潤了。她告訴母親:「媽媽,維和危險但卻光榮,這也將會是我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這場母子之間心靈的博弈,終究以母親欲言又止的妥協而告終,但劉俊怎麼也忘不掉送別時母親轉過身悄悄抹淚的場景。

劉俊和她的戰友

辛苦,但卻值得

「我在黃沙漫天的非洲大地。」劉俊赴非洲後不久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配圖是滿面塵土仍舊笑容燦爛的她和戰友們。朋友們看到這個倔強的小姑娘燦爛的笑容,反而更加心疼。

「俊俊,你黑了。」

「俊俊,你們那裡都沒有水?可以洗頭髮嗎?」

「俊俊,你在那邊是不是吃的不好,都瘦了。」

面對朋友的關心,劉俊大方地表示她在非洲生活很好,組織上關心照顧她們,盡全力為她們提供最便利的條件,只是剛剛執行完任務回來,還沒來得及梳洗。聽到這些,朋友們才放下心來。

劉俊在維和裝甲車前

在非洲的日子裡,劉俊和戰友們住的是集裝箱,吃的是炊事班烹制的簡單而營養的餐食。她執行過武器禁區巡邏任務,也參與過短巡護衛,在她心裡「上崗就是上戰場」,所有的維和任務都神聖而光榮。

有沒有危險?有的,戰火無數次在眼前點燃,槍炮聲無數次在耳邊響起,死神一次次擦肩而過。但是這個倔強的小姑娘,沒有退縮過。

她不僅工作認真負責,在生活上也對非洲的人民關愛有加。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劉俊碰到一個連衣服都沒有的小男孩赤著腳在村子裡走,這個場景讓她無比心疼,她親自為小男孩縫了衣服,這是她第一次做針線活,手上被針多次扎流了血。

非洲的貧困戰亂更使她嚮往祖國的和平與安寧,但她仍願像一棵樹一樣,紮根非洲大地,守護一片滿目瘡痍的土地和那裡飽受災難卻仍然頑強樂觀的人民。她願盡自己所有的力量,成為風暴來臨時的一個屏障。中國軍人的家國情懷在她的血脈里流淌,她願用愛、溫暖、使命與擔當,成為擎天的柱、承重的梁。

劉俊執行武器禁區巡邏和外巡護衛任務

她說,生活雖然辛苦,但卻值得。她為自己的青春塗上了一抹倔強的藍色!

「我們出征,忠誠燃燒在心中;我們出征,熱血青春守安寧……」嘹亮的歌聲響徹天邊,營區里,五星紅旗隨風高高飄揚。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