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貝佐斯「5年內無人機送貨上門」承諾落空 亞馬遜:準備好為所有人配送一切

貝佐斯「5年內無人機送貨上門」承諾落空 亞馬遜:準備好為所有人配送一切

5年前,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表示,無人機現在已經可以把包裹送到家門口,但這個承諾現在落空了——這樣的訂單目前還沒有客戶收到過,而且何時會實現還不確定。

(圖源:Paleofuture)

僅僅用了一代人的時間,亞馬遜已經從當初蹣跚起步的在線書商,成長為現代商業史上最有價值、最強大的公司之一。貝佐斯通過改造零售業賺了數十億美元。但是,即使對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來說,克服無人機所帶來的監管障礙和安全問題似乎也是一個挑戰。而且,在電商時代,交付量遠比無人機的數量更多。

有一系列FAA規則管理無人機飛行。它們通常不能超過400英尺,超過許多聯邦設施,或者在機場5英里範圍內。禁止夜間航班。對於交付業務而言,最大的問題是機器必須始終保持在操作員的視線範圍內。

在初始階段,無人機更適合農村環境,而這似乎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持續存在。城市和郊區被電力線和其他飛行器堵塞。

無人機的電池續航時間也不利於其實現持續服務。「如果你必須每隔一小時給它們充電一次,那麼你需要這麼多無人機,你必須安排它。祝你好運了。」DHL母公司Deutsche Post首席執行官Frank Appel表示。他補充說:「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無人飛的將繼續成為最小眾的汽車類別之一,未能得到廣泛應用。」

「我們致力於實現我們的目標,即在30分鐘或更短時間內通過無人機提供包裹。」亞馬遜的目標很宏大,但現實卻很骨感,目前它在美國、奧地利、法國、以色列和美國運營無人機開發中心。

隱私問題也是一個障礙。它與消費者直接互動,接收地將集中在辦公園區和社區,送貨的路徑等各種信息被精確地保存下來。

DHL母公司德國郵政股份公司(Deutsche Post AG)的首席執行官弗蘭克·阿佩爾(Frank Appel)表示,「在未來幾年內」無人駕駛飛機將繼續面臨一系列障礙。

蘋果表示,人類快遞員與無人機相比還有另一大優勢:他們知道客戶住在哪裡以及響起哪個門鈴。「在IT方面進行編程並不容易,也不便宜。」

《連線》雜誌撰稿人馬庫斯·沃爾森在貝佐斯許下承諾時就認為,無人機送貨成本太高,幾年內不可能變成現實。

據政府估計,美國領空大約有110,000架商用無人機在運行,預計到2022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約45萬架。它們在農村地區用於採礦和農業,用於檢查電力線和管道,以及用於測量。

主要增長

亞馬遜表示,儘管該公司沒有跟上固定的時間表進度,但仍在繼續推進使用無人機進行快速交付的計劃。

在周一貝佐斯發布的聲明中,亞馬遜表示其2018年的Prime會員訂購了超過20億件產品,將實現一天內交貨或更快的發貨。

貝佐斯還表示,亞馬遜收購Whole Foods以及由此產生的雜貨配送推動了Prime會員和Prime Now交付的增長。該公司補充說,2018年註冊Prime的消費者數量超過了前幾年註冊的會員數量。Prime擁有超過1億會員,但亞馬遜沒有透露通過Prime計劃交付的數量。

自動駕駛卡車交付作補充?

最近,亞馬遜還在新奧爾良市用於開展交付業務的新型運輸車被抓拍,相片在社交網路上傳瘋了。而據不少網友表示,他們已經在各個角落目擊國這種新型的送貨車。

而新奧爾良的消費者在支付和商業方面仍可能會落後於其他國家,而且他們隨時會擔心送貨時包裹被無人機「丟」了。

但是,在狹窄的道路上,這種車輛還是會擋道。如今,遞送車輛只佔到城市交通流量的7%-20%,但卻為城市擁堵貢獻了20%-35%的力量。

最近,這個電子商務巨頭訂購了2萬輛梅賽德斯賓士貨車,以擴大其運輸車隊。這些貨車還將用來幫助小型企業運送批量包裹。從貨車的訂單來看,該公司預計有500家或更多的配送司機加入其計劃。

自動駕駛卡車能更好的釋放生產力,提升效率並增強交通和物流的彈性,那些嚴重依賴卡車的產業更是會如虎添翼。它最有可能打破三大物流與供應鏈模式,它們分別是運輸中心間的長途轉運、市內遞送,以及第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遞送。

有機構預測,各區域中心之間和洲際公路上的物流會帶來第二波Level 4自動駕駛卡車應用的高潮,其全盛時期可能會在2028年到來。

交貨控制

所有這些增長都將推動亞馬遜將UPS和FedEx用於交付服務的動機。據花旗集團分析師表示,如果亞馬遜不用聯邦快遞和UPS快遞,每年可以節省11億美金的花銷。事實上——為了取悅客戶,即使把主要的Prime會員費考慮在內,亞馬遜每年在配送上的花費損失超過70億美元。而美國郵政服務公司提出的運費和郵寄費用上調,在明年將開始對亞馬遜造成影響,為其增加超過10億美元的支出負擔。當然,亞馬遜在想方設法想降低這些開支。

亞馬遜Flex是由眾包的配送司機組成的網路,可以按需接單,這是貝佐斯在這場戰鬥中的最新武器。這種類似 Uber的配送服務可以讓任何有車的人在當地配送亞馬遜的包裹,時間靈活,賺外快。

不久前,亞馬遜還將所有的快遞服務外包給了UPS和聯邦快遞(Fedex) 等第三方公司。

基礎設施對亞馬遜十分重要,支撐商業與物流業務的物理與數字基礎建設是亞馬遜領先於當代其他公司的保證,而許多人目前只看到了亞馬遜相關前瞻項目和巨額投資的「冰山一角」。

但另一方面,它的規模已經到了開始「內包」的時候了。在物流方面,亞馬遜歷經數年建立了一個由快遞員、訂單中心、卡車、運輸機、貨船組成的網路,實現了產品由製造商至終端消費者的高速運輸,這是之前無法想像的。

亞馬遜使海運發貨更簡單,租用波音(Boeing)機隊運輸,在肯塔基建立了價值15億美元的航空貨運樞紐,並新建了SWA(Shipping with 亞馬遜),與UPS和FedEx展開競爭。種種努力都是為了建立一個無人匹敵的全球物流網路。

亞馬遜還將亞馬遜中國註冊為海運貨運代理商,這是另一種控制運輸和減少履約支出的方式,可能有助於亞馬遜將產品轉移到其他行業。

就在上個月,亞馬遜和新加坡Amazon Corporate Holdings近日對其旗下專註於物流業務的子公司Amazon Transportation Services(ATS)投資了1700萬美元,開始大力搶佔印度物流市場。

針對最後一公里配送問題,亞馬遜公開了無人機和Prime Air項目,使用無人機把包裹送到各戶門前,但現在卻打了自己的臉。

據紐約時報消息,亞馬遜在全球倉庫中投入使用的機器人超過10萬個,以幫助移動和整理產品。亞馬遜還贊助了每年一度的機器人比賽,欲激發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力,發明更多能夠完成複雜動作的靈巧、智能機器人。同時,亞馬遜將開發用於訂單中心的戶外機器人。

亞馬遜的物流交付野心,從其近年來申請的物流專利也可見一斑:

- 倉儲方面,已經提交了蜂巢塔、飛艇、水下倉庫等專利;

- 配送方面,則建立了無人機接駁點系統、拿下無人機集群專利,此後還將進一步實現移動無人機平台、無人機送貨系統、無人機送貨系統的專利落地,其他配送專利如降落傘投遞包裹、機器人螺旋槳、隧道貨物運輸系統等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 安全和體驗方面,推出了防劫持、即使對話、無人機掃描房屋等功能。

亞馬遜在無人機研究和專利申請上,已經走在互聯網巨頭前列,這讓亞馬遜的未來充滿更多可能性。

參與國家無人機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NASA又有大動作!NASA小行星探測器將於周一抵近本努小行星
揭秘2019年全球食品3大趨勢:可持續、健康老齡化、高端便捷化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