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人類進化史為什麼保留了色盲基因?這三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人類進化史為什麼保留了色盲基因?這三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色盲是一種很常見的遺傳病,這種遺傳病並不是人類獨有的,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是色盲,所以色盲具有普遍性。人類之所以保留了色盲基因,還是要從我們的祖先說起,哺乳動物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5億年前。這時候恐龍主宰了整個生態圈,所以早期的哺乳動物,都是在夜晚進行活動,為了適應夜晚的環境,哺乳動物就產生了相應的進化。

從細胞的角度來看,哺乳動物的視網膜當中,存在著兩種感光細胞,一種是視桿細胞,一種是視錐細胞。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的區別,就是前者對於光線的強弱比較敏感,而後者則對色彩具有高解析度。但對於早期的哺乳動物來說,視錐細胞的作用有限,因為夜晚的弱光環境決定了視桿細胞的作用更大。

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有了更多的時間在白天活動,視錐細胞的作用就被無限的放大了。因為色彩的識別能力能讓一些哺乳動物更好地獲取食物,這些哺乳動物主要是靈長類。靈長類長期生活在森林當中,它們的食物主要是一些果實,果實的顏色有很多種,但成熟的果實一般趨於紅色。紅色的果實有更多的糖分,糖是一種生存的主要能量,如果能及時的發現成熟的果實,就代表更容易在野外的環境存活,所以分辨紅色的能力非常的重要。不過這種能力,早就被哺乳動物丟失了,但靈長類動物的出現,又讓這種能力重新被開發出來了。

「色盲」這個名字其實並不合適,因為這兩個字本身就已經是在宣判色盲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結構,是一種缺陷。其實色盲並不是疾病,更不是缺陷,他們只是看到的顏色與大部分看到的顏色不太一樣罷了,本沒有導致機體和心理功能出現問題,更不會影響生存。要知道,在地球上有8%的人是色盲,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量。

圖註:中生代的哺乳動物還非常弱小

色盲基因也並不是在人類的演化中獨立出現並且一代代遺傳下來的,其實這個基因是我們哺乳動物共同擁有的,來自於億萬年前的老祖宗。在中生代時期,當時早期的哺乳動物剛剛出現,它們還非常弱小,生活在恐龍的陰影之下。為了逃避遭到恐龍獵殺,哺乳動物白天都躲在洞里睡覺,夜晚才敢出來覓食,所以哺乳動物只具有黑白兩色視覺,因為黑夜裡幾乎看不到顏色,只需要辨別黑白及其中的過渡色就可以啦。

圖註:鳥類具有四色視覺,因此其羽毛顏色非常艷麗

圖註:水果可能是讓我們具有三色視覺的源頭

當恐龍(非鳥恐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開始在白天活動,可以繼承自祖先的兩色視覺基因限制了哺乳動物的視力。我們人類所在的靈長目家族是哺乳動物動物中非常特殊的一支,也許是因為我們要採食各種果實,而判斷果實是否可食或者成熟需要依靠顏色判斷,所以一部分靈長類演化出了三色視覺的基因,而我們就繼承了這種基因,看到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具有三色視覺,我們才會創造出顏色多變艷麗的藝術、服裝等等。其他哺乳動物因為只有兩色視覺,所以它們眼睛中的世界是單調的,導致的後果是大部分哺乳動物的體色也比較單調,缺乏豐富的色彩,因為好看自己也看不到。與哺乳動物相比,鳥類具有非常多變和艷麗的色彩,因為它們具有更豐富的四色視覺,這繼承自其祖先恐龍。

儘管我們人類擁有三色視覺,但是基因中依然有兩色視覺的痕迹,所以一些基因顯性成為我們所說的「色盲」。相比具有三色視覺的人,「色盲」在視覺上具有自身的優勢:比如他們具有優秀的夜視能力,在黑暗一片中比我們看東西更清楚;敏銳的顏色辨別能力,這裡要辨別的不是各種顏色,而是同一種顏色的不同深度。

圖註:有研究者認為梵高就是色盲,所以他的作品用色非常獨特

最後總結一下,色盲基因並非一種有害基因或者基因缺陷,它是一種正常現象,其會一般保留在人類身體內,並且一代代傳下去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天星辰水蓉 的精彩文章:

不信上帝的科學家是怎麼證明是沒有上帝的?
為什麼說地球是外星人流放罪犯的監獄?

TAG:滿天星辰水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