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探測飛船首次抵達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將採集標本帶回

探測飛船首次抵達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將採集標本帶回

探測飛船首次抵達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將採集標本帶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行星Bennu。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 / 亞利桑那大學

在2年多的時間裡飛行了20億公里,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終於到達了它的目的地——Bennu小行星。在執行了一系列的機動後,探測器已做好了進入環小行星軌道的準備。

現在,OSIRIS-REx將在距離Bennu晝半球19公里的位置上,對小行星進行初步勘察。探測器將飛越Bennu的北極、赤道和南極,並在此過程中下降至距離小行星表面7公里處。

探測飛船首次抵達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將採集標本帶回

Bennu的自轉。探測器在距離小行星80公里地方拍攝了一系列照片。經過後期合成製作後生成了這張動圖。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 / 亞利桑那大學

初步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修正對Bennu質量和自轉速度的估算值,並為其建立一個更加精確的形態模型。所獲數據將用來確定晚些時候應該在什麼位置對小行星進行取樣。

OSIRIS-REx將幫助科學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行星的形成機制和生命的起源方式,提升科學家對那些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的認識。小行星是太陽系、太陽系行星形成後的殘留物。而像Bennu這樣的小行星含有自然資源,比如水、有機物和金屬。未來的空間探測任務和經濟開發活動,可能會通過小行星獲取這些物質。

任務導航小組將在初步勘察過程中熟悉如何讓探測器精準地環繞小行星飛行。探測器將在12月31日進入最終的環Bennu軌道。屆時探測器和小行星的距離將連1公里都不到。Bennu的直徑只有492米,是有史以來人類探測器環繞運行的最小天體。OSIRIS-REx最終將從小行星表面挖取大約60克的物質,並帶回地球。

OSIRIS-REx從10月起便已經開始了一系列的制動,以求降低飛行速度。接近小行星過程中獲得的初步數據表明,Bennu的科學價值超越預期。

探測飛船首次抵達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將採集標本帶回

這張動圖呈現了OSIRIS-REx靠近小行星Bennu的過程。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 / 亞利桑那大學

OSIRIS-REx是美國的首個小行星取樣返回任務,也是美國自阿波羅時代以來,首個取樣返回任務。這是人類首次對原初B型小行星進行研究。B型小行星富含碳和有機分子。Bennu還是一個有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小行星。通過研究,我們可能會知道,哪些因素,以及它們在多大程度上會影響這些小行星,並讓它們靠近地球。

OSIRIS-REx將於2019年2月對Bennu小行星的表面進行全面測繪,並確定最佳的取樣點。取樣點確定後,探測器將與Bennu表面短暫接觸,在「輕輕一吻」中獲取表面物質樣本,並於2023年9月返回地球。

探測飛船首次抵達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將採集標本帶回

OSIRIS-REx取樣過程想像圖。維基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空天文 的精彩文章:

比10萬個太陽還大,遠古宇宙的超級巨星或將現身

TAG:星空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