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盡忠」「精忠」傻傻分不清!岳飛背上的四個字,被讀錯了幾百年

「盡忠」「精忠」傻傻分不清!岳飛背上的四個字,被讀錯了幾百年

岳飛在19歲時就參加了軍隊,開始了軍旅的生涯。他的一首詞,將自己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魄表現得盡致淋漓。人們常說的「精忠報國"四個字,在岳飛這裡得到了體現,可以說岳飛一生遵循報效國家的信念。但事實上,有很多人會疑問岳飛的背上是「盡忠報國」。這是這麼回事呢?下面我就給你們解釋一下吧!

看字面上的意思,"精"字可以理解成「準確」的意思,而"盡"可以理解為「全部」的意思。《岳飛傳》就有提到,由此可見,歷史上岳飛背上四個字確實是「盡忠報國」。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平時說的最多的「精忠報國」這四個字是從哪來的呢?從《岳飛傳》中可以看出,當時岳飛有勇有謀的精神讓宋高宗很是欽佩,於是宋高宗御賜"精忠岳飛"四字,來讚賞出岳飛的功績。

要說岳飛生活的朝代,屬於封建帝制時代。對於皇帝御賜的字,當然比母親刺上去的字顯得有價值。所以就這樣「盡忠」被「精忠」這兩個字代替了,錢彩的《說岳》中,就是用錯了「精忠報國」。書中母親刺的四個字就是精忠報國,

而本書的故事,一直到現在還流傳至今,這個故事被太多人熟悉,這就讓「精忠報國」四個字進入了人們的心中。不僅僅出現在了傳唱方面,電視劇,戲曲之類的娛樂傳播都出現了這四個字。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或許現在正在讀著這四個字。在如今的杭州岳飛墓前,用的四個字是如假包換的「盡忠報國」。我想說不管是盡忠還是精忠,岳飛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你們說是嗎?

文中圖片來源於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豪說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妃子來生理期,怎樣才能不讓皇帝生氣,又讓自己繼續得寵呢?
乾隆出上聯,紀曉嵐隨口對下聯:「及時雨恰恰送江」,堪稱經典!

TAG:阿豪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