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曾經最常見的傢具——馬扎,滿滿的都是童年的記憶

曾經最常見的傢具——馬扎,滿滿的都是童年的記憶

在童真年代,最為懷念的居然是仲夏晚飯後的熱鬧或靜謐。傍晚全家人在院子里放一個炕桌,圍坐吃晚飯。飯後,母親就會去洗碗,洗好碗要用一把草把屋子熏一下,用來驅趕屋子裡的蚊蟲。全家人會拎著小馬扎到院子門口去乘涼,奶奶會搖著蒲扇,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話。那時的我們在瘋跑一通後,也會圍坐在奶奶身邊唱歌,看星星。記憶中的奶奶,最常用的是她的蒲扇還有拎來拎去的馬扎。在家裡,馬扎的利用率是最高的,無論做飯燒火,吃飯,乘涼,剝玉米皮,揪花生等等,都離不開它。


馬扎屬於中國傳統手工工藝製品。是一種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作為支架,上面綳帆布或麻繩等,可以合攏,便於攜帶。 「馬扎」俗名稱板凳、杌扎,以其工藝獨特、外形美觀、堅固耐用、攜帶方便而著稱。

曾經最常見的傢具——馬扎,滿滿的都是童年的記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曾經最常見的傢具——馬扎,滿滿的都是童年的記憶

對於馬扎筆者有著深刻的感情。它承載著家庭濃濃的愛與溫暖。它雖是一件小小的坐具,不顯眼,不佔地方,但卻給我們造就一個闔家團聚的喜樂環境。

奶奶的馬扎已經破爛不堪,蒲扇也已毫無用武之地,但那曾經整晚搖晃為孩子驅蚊消暑卻永遠停留在記憶中。愛的深沉,愛的純粹,是如此的讓人溫暖且回味一生。如今,我們創造了科技,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機器越來越人性化而我們也越來越機器化,我們失去了對抗四季天氣變化的抵抗力,也讓我們無法感受「燈下草蟲鳴」的讀書之趣。

曾經最常見的傢具——馬扎,滿滿的都是童年的記憶

仲夏,不用全家去門口乘涼,因為,有空調的屋子可以提供舒適的環境,窩在沙發中,或刷書機,或看電視,全家人很少會面對面認真的表達。我們可以在朋友圈中隨意的曬出對父母的愛,卻不能認真的聽他們嘮嘮叨叨的說著一些家長里短的話。我們的表達方式越來越直接,輕易的說出愛,卻吝於真心實意的表達。是秀給別人還是活出自己,有待商榷。

當夜已不再黑,我們在城市的霓虹中也看不到滿天星光,每每思及此,便會覺得悵然若失。又是一段兒時的追憶的文字,依然潸然淚下。時至春節來臨之際,希望各位回家陪父母過年的時候,能放下自己的手機,或遊戲,全心的專註的對待自己的親情。愛不在於言,而在於心,在於專註,有感而發的行。

曾經最常見的傢具——馬扎,滿滿的都是童年的記憶

曾經最常見的傢具——馬扎,滿滿的都是童年的記憶

馬扎是俗稱,它是一種腿足相交的杌凳,被稱作交杌。自古以來,交杌可以摺疊,在攜帶、存放上都比較方便,所以廣泛被人使用。「扎」或寫作「劄」就是古代所謂的胡床。馬未都先生曾經解讀「床前明月光」中,此床即指胡床。關於此詩句中床的意思也有別家解讀,孰是孰非已不重要,若說指胡床也算說得過去。這馬扎是我們小時候乘涼時舉頭望明月最常用坐具了。

曾經最常見的傢具——馬扎,滿滿的都是童年的記憶

明式的交杌,最簡單的之用八根直材構成,杌面穿繩索或皮革條帶。比較精細的則施雕刻,家金屬飾件,用絲絨等編製杌面;有的還帶踏床。也有杌面用木欞造成,可以向上提拉摺疊,它是交杌中的變體。我們來欣賞幾件賞心悅目的交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品木先生 的精彩文章:

北方地區,硬木傢具易開裂的原因、預防、保養、修復
中國最貴氣的兩棵樹:一棵曾被派兵駐守,一棵被24小時守護

TAG:九品木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