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一個40歲女人的勸告:人到中年,最該做的就是學會愛自己!

一個40歲女人的勸告:人到中年,最該做的就是學會愛自己!

昨天,我收到了一個姑娘的私信,她說:「為了這個家,我熬成了黃臉婆,但最後,不僅我委屈,他也覺得憋屈。」這個姑娘將自己最好的年華,全部奉獻給了家庭,可現在,她不僅每天要忍受來自丈夫的冷暴力,還要面對自己人到中年的無力感。她不知道自己怎麼辦,甚至,我猜想,在「為了這個家」背後,她懷疑的是,為什麼她將自己的人生過成這樣?

看完她的傾訴,我想講幾個故事。

曾經有位讀者寫信給三毛,她覺得自己沒辦法自信,過得也不幸福。作為一個29歲的單身女青年,她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她相貌平平,事業也無成,是一家報關最底層的辦事員。下班後,回到自己狹小的出租屋裡,她同樣覺得生活令人失望。三毛很認真地回了一封信給她,並且提出了很切實際的解決辦法:

01、如果我是你,第一件會做的事情,就是布置我的房間。我會將房間粉刷成明朗的白色,給自己在窗上做上一副美麗的窗帘;我在床頭放一個普通的小收音機,在牆角做一個書架,給燈泡換個溫馨的燈罩;然後,我要去花市,仔細的挑幾盆看了悅目的盆景;我還會去買幾張名畫的複製品——海報似的那種,將它掛在牆上......

02、如果我是你,我要給自己用極少的錢,去買一件美麗又實用的衣服;

03、如果我覺得心情不夠開朗,我很可能去一家美髮店,花一百台幣修剪一下終年不變的髮型……

其實,想要生活幸福,我們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多去關心自己的內心所想,心中自然會生出力量,帶著我們自己走向更美妙的地方。這樣的力量,在三毛身上很容易看到。就像她自己說過的,人這一生,要活得痛快。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撒哈拉沙漠之前,三毛已經走過許多國家,但沒有一個可以讓她駐足。

直到她看到撒哈拉的照片,只一眼,她就把自己的心交了出去。那裡偏僻而貧困,但不妨礙她把那兒當作「夢中情人」。她家正對面是一大片垃圾場,這不僅沒為她帶來困擾,還成了她的樂趣。跑到垃圾場撿東西,她開心得像個孩子。舊的輪胎,洗洗乾淨,填一個紅色軟布,便能當沙發;快腐爛的羊皮,拾回來先用鹽,再塗明礬,又是一張坐墊;綠色的大水瓶,抱回家來,插上一枝花,便是一道風景……她對世界的熱愛,源於她對自己的愛,世界感受到了她的愛,也幫她吸引來了她的愛。

在撒哈拉的家門口,三毛的丈夫荷西一把抱起三毛,告訴她:「我們的第一個家,我抱你進去,從今以後你是我的太太了。」

等到結婚紀念日,他用加班費買了一隻老式女表給她,他握緊她的手,說:「以後的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讓它來替你數。」

很多人把自私和對自己的愛混為一談。

01、自私是:無論什麼時候,都將個人利益擺在第一位,不在意其他人的利益。

02、愛自己是:為了保障自己內心的完整性,邊界不被侵犯,任何時候,都將自己的感受擺在第一位。是否在意他人感受和利益,取決於自愛者的品質。可能這麼說你還不是很明白,我來舉個例子:

一個飢腸轆轆餓了好久的小女孩,遇到了同樣餓了好久的流浪漢,當她只有一小根烤番薯時,她自己吃掉了這個烤番薯,叫做自愛。那如果她有更多的食物,但她不願意分給流浪漢,這就叫做自私。

如果你看到這裡說,不對,這個小女孩好自私,應該犧牲自己去成全那個流浪漢,那麼我恐怕要說,這麼想的人,才是自私的。而如果流浪漢用「自私」的帽子去要求小女孩救他而放棄救自己,那麼流浪漢就是自私的。因為,這都是在要求小女孩用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這樣做就是自私。

誠然,會有很多人有更高尚的境界去犧牲自己成全他人,並且去接受那個最壞的結果,但是這是個人的選擇,我們尊重這種選擇,但是不能用這樣的條件去要求所有人,也不能用「有人會這樣選擇」作為範本去逼迫所有人。否則,就是我們自私。

愛自己不是自私!

我們在「愛自己」的前提下給出「愛」,不去計較也沒有其他附加要求,「愛」才會自然而然地回報我們。要想愛人,請先自愛;你有的東西,你才能給出;你給不了別人,你自己都沒有的東西。最後,我想告訴你,當你開始全然關注自己,你就是在愛自己,你就擁有了改變生活的力量。如果你不夠自信,感覺不幸福,不妨試試布置你的房間、買件美麗的新衣服、換個新髮型,然後,再照照鏡子。你會發現,美好的世界在等著你。

熱門話題:消除悲傷的「忘情水」如果存在,你要不要喝?

TAG:周小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