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碗小米粥 養生功效多

一碗小米粥 養生功效多

一碗小米粥 養生功效多

冬日的寒夜,精心挑選的小米被小火慢慢地熬煮著、翻滾著,純純的米香瀰漫整個廚房,待黃橙橙的小米粥煮好端到桌上後,全家圍坐一起美美得喝著,熱乎乎、香噴噴,溫暖了心底,驅趕走了嚴寒。如今隨著現代人們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改變,五穀雜糧也成為餐桌上的常客,作為五穀之首的小米,該如何食用,也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劉芳介紹,小米中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另外,由於小米未經精製加工,所以也最大程度保留了其營養成分,有很高的補益作用,對人體健康的益處不言而喻。

食小米益處多

補脾胃我國自古就有吃小米的傳統。穀子又稱粟,古時也稱禾,脫皮後即為小米。在我國古代史料中有大量有關「禾」和「粟」的記載,如甲骨文中多次出現「禾」的象形文字,《詩經·小雅·黃鳥》記載:「黃鳥黃鳥,無集於谷,無啄我粟。」西漢時期《汜勝之書》記載了粟的「區田種粟」抗旱保種法。劉芳介紹,中醫認為,小米味甘、咸,性涼,入腎、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等。《本草綱目》最早提出了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意思是說,有胃灼熱、反胃、嘔吐等不適時,可適合喝小米粥,潤養脾胃。小米為什麼能補脾胃?劉芳介紹,中醫認為,黃色入脾,甘味入脾,小米是黃色的,味甘而咸,因此中醫說小米能和胃溫中。生活中,婦女生小孩後坐月子,喝小米粥,主要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益腎氣劉芳介紹,說到小米補虛損的功效,不僅僅體現在補脾胃上,還體現在補腎上,所謂「人食五穀而化精」,就是說,五穀都具有養精氣、補腎氣的作用,但五穀當中,數小米的補腎功效最強。明代名醫李時珍就曾說過,粟(小米)之味鹹淡,氣寒下滲,腎之谷也。就是說,小米性質偏寒,五味上是略帶點鹹味的,中醫認為,鹹味入腎,所以小米還具有益腎氣、補元氣的功效,因此李時珍稱它為腎之谷。

養心安神除此之外,中醫認為,小米有養心安神之效。因此,小米還作為養心安神的食療佳品來食用,對於那些因胃腸不好導致的失眠,其安神效果明顯,可用於代替安眠藥。因此也有人說,晚上一碗小米粥,能呼呼大睡。

營養豐富劉芳介紹,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人類賴以生存的七大類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水和膳食纖維在小米中都存在,並且各營養素含量相對均衡,不存在某種營養物質含量極高或極度缺乏的現象。因此常食用小米可以提供機體全方位的營養。另外,小米中蛋白質消化率為83.4%,含有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需氨基酸;所含脂肪均為優質脂肪,消化率為90.8%,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對防治動脈硬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降血壓和抗癌具有重要作用。小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為澱粉(約70%),在體內酶的作用下被轉化為葡萄糖以供機體利用,其消化率為99.4%。同時,小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維生素B2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並且可以保護皮膚的健康,若能經常食用小米,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病等多種疾病具有食療作用。

食用小米也有禁忌

小米的養生功效雖多,但是如何才能充分汲取其精華,還是需要注意的。劉芳介紹,由於小米性稍偏涼,虛寒與氣滯體質的人,要少吃小米。另外,陳年爛穀子吃不得。就像應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一樣,我們也必須選擇新鮮的小米。研究表明,新鮮小米粥對胃黏膜具有保護作用,而長期存放的老小米具有致潰瘍作用。因此,吃小米一定要用質量好的新米,否則,小米的滋補效果會大打折扣。

養生佳品小米粥

小米的吃法有三:一是熬粥,二是煮飯,三是磨成小米麵蒸著吃。這三種吃法,各有各的滋味,但以煮粥吃最好,可以與各種食材搭配,做成不同風味的粥,有著很好的營養和藥用功效。劉芳介紹,粥,古代稱之為「糜」,是米經過烹飪煮爛成糜的意思。粥的歷史最早見於《周書》,黃帝始烹谷為粥。《黃帝內經》記述:「五穀養五臟」,歷史上有許多粥食治病典故,如西漢名醫倉公烹煮「火齊粥」為齊王治病。除此之外,歷史流傳下來的醫書中也記載著大量的養生粥。東漢張仲景在《傷寒論》記載:「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明朝李時珍於《本草綱目》記載寒食粥,用杏仁與各種花熬制,能通氣血,治咳嗽和調中……後人在其基礎上不斷改良,根據情況在粥食中加入藥材或者果蔬煮成養生粥,在滋補的同時還能給身體補充水分,同時藥材在粥的溫和烹煮下,藥用物質能夠散發溶解到粥里去,能更充分被人體吸收,是老幼皆宜的養生佳品。

劉芳介紹說,冬季天氣乾燥寒冷,喝點有「代參湯」之稱的小米粥,再搭配一些蔬菜,吃完後會讓胃很舒服,其養生效果也非常好。需要注意的是,真正好小米熬好以後,稍微涼一些,米油會在表面結成一層皮。米油是小米最精華的地方,米油越厚,小米的營養越好,因此煮粥時千萬別把那層粥油熬灑了。小米可單獨煮粥,也可放入紅棗、枸杞、山藥、蓮子等配料,合理搭配,營養更豐富。下面介紹幾款營養豐富、味道佳美的小米營養粥,以供大家選用。

小米南瓜粥

原料:小米150克,南瓜300克。

做法:南瓜去皮切丁,小米淘洗乾淨,放入電飯煲浸泡1小時後,熬煮至軟爛即可。

功效:南瓜補中益氣,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的功效,二者搭配,可謂是養胃的佳肴。凡是脾胃虛弱、體虛、產後虛損、食欲不振以及頭暈、心煩、口渴等陰虛火旺病症均可食用。

紅糖小米粥

原料:小米150克,小棗10顆,花生仁、瓜子仁、紅糖各10克。

做法:小米淘洗乾淨,放入湯鍋中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紅棗洗凈,去核,紅棗肉切碎備用。取湯鍋,注入適量清水,燒開後放入小米,轉小火慢慢熬煮,待小米粒粒開花時放入紅棗碎,攪拌均勻後繼續熬煮,待紅棗肉軟爛後放入紅糖,花生碎拌勻,再熬煮幾分鐘即可。

功效:紅糖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的作用,二者結合起來,可用於氣血虧損、體質虛弱、胃納欠佳者進補,也適於產婦乳少,產後虛損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飲食不香等。

鯽魚小米粥

原料:鯽魚50克,小米100克,絲瓜10克。

做法:先取活鯽魚一條,宰殺後去魚鱗、魚鰓及內臟,再清洗乾淨,去魚刺,切成小片,放在盆子里,加入蔥、姜、蒜、芝麻油等調味品拌勻,腌漬片刻。再取100克小米淘洗乾淨,備用。取絲瓜10克,洗凈備用。把鍋放在火上,放入小米、絲瓜,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魚片再煮片刻,魚片熟後,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

功效:鯽魚不僅味道鮮嫩爽口,還是一味良藥,具有健脾、利水、溫中、益氣、通乳、化濕等功效。將鯽魚與小米熬粥,具有通經下乳的作用,尤其適於婦女產後乳少者食用。(董魯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活動|北大儀器公開課開講——近紅外光譜技術培訓
來大氣所領略氣象史海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