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與烏克蘭航空發動機合作的未來前景怎麼樣?

中國與烏克蘭航空發動機合作的未來前景怎麼樣?

其實跟烏克蘭之間的合作對我國軍工的發展確實起到的很大的幫助,而其中最受大家矚目的應該就是和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合作航空發動機技術了,有關這方面的消息在網路上也傳的是沸沸揚揚,畢竟航空發動機技術可是有著「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之稱的,掌握頂級航發技術的國家全世界也是寥寥無幾,目前在航空發動機技術這塊佔據了巔峰的主要是美國(普惠、GE)和英國(羅羅,即勞斯萊斯,不過目前主要是在民用領域)這兩個國家,俄羅斯跟烏克蘭跟他們差距也還不小!

而我國在小涵道比、大推力的軍用渦噴技術上距離世界頂級更是有著不小的距離,不過這是沒辦法的事,我們起步本來就晚,然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們又從沒友好過,在各種高精尖領域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我們的航發技術能有今天的這個水平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因為目前只有美、俄、中三國能獨立研發大推力軍用渦噴,英國如果有需要的話也有這樣的能力,只不過人家現在只搞民用領域的而已!

烏克蘭國雖小,但航空發展系統比較完善,具有自身的特色,蘇聯時代的分工,烏克蘭側重研製中短距的運輸機,還在航空發動機尤其是渦輪發動機方面具有優勢。例如,運-7的零部件很多是烏克蘭研製的,曾發揮過重要作用;烏克蘭研製的重型直升機米-26用發動機,在我國抗震救災中立下功勞。此外,我國與俄羅斯在「預先研究」領域的合作也取得良好效果,在聯合設計校評等方面的合作深度,其他西方國家是無法比擬的。蘇聯時代的多數老一輩航空發動機專家,多數在50年代到訪過中國,對中國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礎,當蘇聯解體之時,俄羅斯烏克蘭普遍陷入困頓時期,航空工業發展受限,來中國可獲優越的研發環境和用武之地,獲得成就人生的機會,同時,中俄在航空領域的合作是互惠共贏的,豐厚的經濟收益,也使得俄羅斯截烏克蘭對與中國合作態度積極。

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的研發並不一定要規劃一個千億之類的大項目,但它的基礎跟實踐結合得非常緊密,多是從具體問題出發,有針對性地設計發動機型號。這方面就需要我們吸收借鑒。中國一定要從本土的實際需求出發來規劃發展,此前曾出現過一個指標:到2040年航發要搞200個型號!!!研發者不足10萬人,研製200個型號?!某國3萬航發人只研3個型號。值得深思。

實際上,就國際合作而言,俄羅斯或烏克蘭以及西方都是必要的,但是發動機真正的核心技術,永遠不能依靠別人給予,十年磨一劍,潛心認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合作的關鍵。就國際合作而言,我們需要儘可能地運用外部力量,同時,必須立足自己的規劃,踏踏實實走我們自己的研發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潤珍麗 的精彩文章:

抗戰中日軍也裝備了相當多的西班牙版毛瑟盒子炮,這是真的嗎?
日本海軍的八八艦隊都有哪些艦船?

TAG:春雨潤珍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