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傳統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價值與方向

傳統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價值與方向

傳統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價值與方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是一個新媒體傳播的時代,也是新文化結構重塑的時代,也是一個傳播和繼承傳統文化、重新尋找契機的時代,當然也是一個對新文化語言進行新文化思考的時代,是重新構建新框架、新內涵和新方向的信息文化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這話該怎麼說,事該怎麼做?不管話怎麼說,在於內心的發心、作用、動力和信念是否清澈、光明、真誠、坦蕩和自在。繼承傳統不是拘泥於傳統,不是局限於傳統;擔當傳統並不是做傳統的背負者,而是突破創新、豐富和重建。

不管怎麼說怎麼做,向光明,向溫暖,向遼闊,向高遠,好好活著,好好詮釋,好好表達。去感謝這個時代的知遇之恩,感謝這個時代的呵護之恩,感謝所有朋友的關愛之心。

人生是一種什麼態度,它需要一種豪邁洒脫,需要一種大度和豁達,需要用經過的生命場景,去反映人生的內心超越,需要去經過那些生命的故事,去反映自己內心的強大和重新認知的磊落。不折磨何以成洒脫,不苦難何以成篇章,不曲折何以歷練幽默?生命更多的是需要放下那些負擔,活出它的思索、愛惜與珍重,調整自己內心的態度,活成平生的歡喜和感謝。

不必要去追問未來有多遠,價值有幾何,自己命運如何缺失,或者說為什麼命運如何寂寞,不必要去問,而是去活。六祖慧能大師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就在於你怎麼活,怎麼把握,怎麼推動,怎麼拿捏,與世態炎涼無關,與所經過的故事悲歡無關。

有些人在問,佛教文化是以出世思想為主導的思想哲學體系,延參法師你為什麼不多講講佛法?沒有入世,哪來的出世?花開生兩面,沒有它的那一面,哪來的它的這一面?什麼是佛法,什麼又不是佛法?生活積極光明、美好樂觀的活法,就是活潑潑的生命哲學,活潑潑的生命教科書,活潑潑的生命內涵和價值。

以出世思想為主導的哲學體系被有些人誤會成,出世是自暴自棄,厭離和厭棄划了等號。出世是厭離五濁惡世,厭離娑婆苦惱,厭離生命煩惱,並不是討厭人間,鄙視人間,逃避人間、詛咒人間,並不是認為這個人間一文不值、暗無天日,純粹是生無可戀、再無生機。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養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你的信念可以高遠,但是完成在人格。它是做人的態度,做人的認同,做人的選擇,做人的內涵和做人的敬仰,做人的願景,是活成好好努力、踏實、沉穩而堅定的好好人生。

傳統文化在今天,它的內涵和價值是傳遞人文悲憫,助推時代向前,豐富內涵價值,點亮生命光明。在這種多元文化重塑的大時代,在這世界文明融合的多元文化傳播的當代背景中,傳統文化更應該有它的著力點、發力點和突破點:契合時代之機,融入大眾人心,點贊時代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延參法師 的精彩文章:

打開生活的積極運行方式
信心才是生活陽光的保障

TAG:延參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