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加 6T 上手評測:不完美的西裝暴徒!

一加 6T 上手評測:不完美的西裝暴徒!

有點出品辦公室的大佬們對一加這個品牌總有莫名的喜愛,一是因為蔥老闆逢一加必買,必吹;二是因為辦公室已經有N台蔥老闆自費購買的一加手機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上手把玩過一加的產品——本文的主筆高同學就摸過一加3T,一加5T和今天的這台一加6T。如果要對我這麼多次的一加體驗之旅做一個概括,立刻反應在我腦(nai)子里的詞是:品質感、男人味、流暢和穩妥。這四個詞也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這篇評測的主題。

▉ 外觀、開箱和設計

包裝盒是用戶產品體驗的開始。一加6T的包裝與前幾代產品大體一致,但這次選擇了一種帶有紋理且發色偏暗的材質,而非以往的純白色,猜測是可降解材質,有助環保;此外兩側的印刷字體都改成了黑色而非以往的淺灰。除了這兩點,仍然是勻速滑落的天地盒設計,仍然以 Speed 作為產品關鍵詞,仍然是經典的紅白配色。

包裝盒內部,主體一加6T被安置在一個硬塑料外殼內,乍一看還以為這是官方附送的手機殼,其實不然,這只是用來固定手機避免暴力快遞造成產品受損的包裝方式。

內部有說明書,紅色的指紋圖案表明了這款產品的主打賣點「In-display Fingerprint」,俗稱屏下指紋;一封來自張老闆的邀請信;塊頭不俗的 Dash 閃充充電器和典型「一加紅」的數據線;官方贈送的一個手機軟殼;一個 USB-C轉 3.5mm 耳機介面的轉接頭。一加的作風還是老樣子,沒有耳機。

邀請信的大致內容是說:我們萬普拉斯簡直屌爆了,歡迎來搞。顯示出濃濃的直男風情。

具體看產品。出廠自帶貼膜,貼得叫一個嚴絲合縫,密不透風。這個手機膜是最最普通的,淘寶幾塊錢還能買一送八的那種,邊緣沒有弧度處理,因此雖然貼得好,但手感確實不敢恭維。

撕了膜,就可以聊設計了。我們上手的這款一加6T是亮瓷黑版本,雖然帶一個「瓷」字,實際上背部材質是玻璃,準確地說,是第六代的康寧大猩猩玻璃。一加的設計師們希望能創造一種強度與手感兼顧,還能為一加6T賦予全新的色彩性格(說到底還是直男)的材料,在此,康寧提供的玻璃只是一個起點,一加在此基礎上採用了一種「Six Layers of Nanotech Coating」(六層納米光學鍍膜)的技術,每一層鍍膜都會讓這塊玻璃稍稍變暗一些,以在手機背部實現光線的偏振和鏡面效果,從而讓玻璃擁有陶瓷一般的視覺質感,並提高了整體的結構強度。

這一代的一加6T還新增了另一種「電光紫」配色,有點出品首富蔥老闆入手的就是這款:

電光紫的背部工藝更加複雜,除了納米鍍膜之外,還結合了在一加6上出現過的啞光質感,實現從底部的紫色漸變到頂部的黑色的效果,必須悶騷也必須好看。當然在手感上也與亮瓷黑的一加6T有所區別,更接近金屬,能給人以「堅固、穩定」的手感回饋。

對於這種設計思路,我個人的評價是:「不看好,但不否定」。作為一款智能手機,它最吸引用戶的部分僅應該是正面的屏幕,在這種思路下,類鏡面的材料工藝能讓手機與環境更有融合感,但所謂「漸變色」豈非一種喧賓奪主?當然如果從產品美醜的角度來考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和判斷,千金難換爺高興!

外觀方面與上一代產品最大的區別是,一加6T適時地摒棄了「劉海屏」而採用了「水滴屏」,上方聽筒也隱藏進屏幕蓋板與金屬中框的接縫中,更少的開孔帶來了更強的一體性,也提高了屏佔比。

而另一個不易察覺的「進化」是,一加6T的屏幕採用了弧度更大、曲率連續的四個R角。這種圓角能讓產品的「直線」和「曲線」過渡更自然,讓用戶在使用時,不會因「生硬的過渡」而損失對屏幕內容的注意力。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細節是,一加6T做到了三邊邊框等寬(不考慮水滴的情況下):

在手機上,如果屏佔比真的達到了100% ,其實是實現了一種糟糕的設計,因為邊框是有意義的,它能夠在視覺上讓手機屏幕上顯示的內容與手機背後的現實世界明顯地區別開來,它為視覺提供了一個「安全邊距」。以換來用戶的信任感和穩定感。其中,等寬的邊框能加強用戶的這種視覺印象,甚至說,不等寬的邊框是起不到這種「安全邊距」的作用的。

這兩點進化顯示出的是一加對產品細節一絲不苟的態度,值得肯定。

當然還有更多值得探討的細節,如屏幕蓋板與金屬中框的過渡:

與中框一體性極強的納米注塑天線:

以及蔥老闆手上的電光紫版一加6T,連中框都做成了「紫黑漸變」:

這是種什麼精神啊同志們?

▉ 配置、屏幕和續航

配置如上,我就不贅述了。

筆者手上的這台是6+128版本,蔥老闆的是8+256的頂配版本,有錢真好。

一加6T配置上與一加6大致一樣,最大的區別就是去掉了原來的後置指紋而採用了屏下指紋,以及去除了3.5mm耳機介面。

一加採用的屏下指紋解決方案來自匯頂的光學 In-display 指紋感測技術,原理是:在指紋識別模式激活時,屏幕上(通常是 OLED屏幕)相應的像素髮光,照亮位於面板玻璃上方的指紋,被指紋反射後的光線經過透鏡準直,被位於發光像素下方的光學識別模組接收,轉化成微弱的電流信號被識別,由於指紋存在脊和谷,其對應的光電流有所不同,通過識別該光電流就可以實現指紋識別。所以在使用指紋識別時,一加6T的屏幕會發射一道極強的綠光。

圖源網路 ▍光學指紋識別原理示意

難得的是在一加6T上做到了極高的速度優化。官方宣稱解鎖時間為0.34秒,這個時間因人而異,也因具體使用環境會有所不同,我們實測的數據是0.36秒,跟官方公布的基本一致。

在當下這個時間點,能達到這個水平非常難得。雖然僅論速度仍不及實體指紋,但在體驗上可要高出一大截,再加上一加精心設計的各種動畫:

這可能是我用過的最帶感的指紋解鎖方式了,簡直停不下來。

既然上手了一加,怎麼著也得先跑個分。

這個跑分成績好得完全在意料之中,料堆得足了,自然會有成績。有點出品的大佬們向來重體驗輕跑分,一款手機的極限性能當然要在遊戲上見真章,我們分別測試了兩款遊戲:王者榮耀和刺激戰場。

用四個字就能形容一加6T的遊戲表現,那就是「穩如老狗」,王者榮耀平均幀數60,刺激戰場平均幀數60。就是醬紫!好到我都懶得說了。

下面來說說屏幕:

一加6T採用了一塊屏幕比例為19.5:9,6.41吋的三星 AMOLED 屏幕,官方宣稱的 Optic AMOLED 指的並不是屏幕材質,而是顯示系統,這個概念有點類似三星自己的 Super AMOLED ,它本質上仍然是一塊 AMOLED 屏幕,但有了三星的調教和匹配,就可以稱為 Super 了,Optic 的意思應該也是指經過一加自己調教的 AMOLED 屏幕。

自從機佬圈裡有了「全面屏」概念之後,AMOLED 儼然成為手機廠商的首選,因為它可以採用柔性的基底材質,進而支持 COF 甚至 COP 屏幕封裝技術。一加6T採用的就是 COF 屏幕封裝技術:

圖源網路 ▍COF封裝工藝示意

COF也是當前安卓旗艦最主流的屏幕封裝方式,它的價格不像 COP 那麼高不可攀,在穩定性和屏佔比方面又比 COG 好上了太多。在實際顯示效果方面,一加還提供了五種不同的顏色模式,分別是:默認、sRGB、P3、自適應和自定義模式。

分別解釋的話:默認模式是標準的 AMOLED 色彩濃郁、對比度高的屏幕表現;sRGB 就是標準色域模式,在這個模式之下,會把屏幕顯示的色彩都控制在sRGB色域範圍之內,對於需要在手機上進行修圖或設計等操作的人來說,sRGB 應該是首選模式;P3是電影工業普遍適用的色域範圍,它在REC.709 (也就是高清電視的色域範圍)之上擁有更多的紅色和綠色;自適應模式就厲害了,這是一加5T上出現過的功能,通過手機上的一顆 RGB 環境光感測器來自動調節屏幕的亮度和色溫,類似於 iPhone 上的 True Tone 功能,但沒有那麼激進。

圖源網路 ▍各種色域覆蓋範圍示意

至於自定義模式,就是手動調節屏幕色溫了。到這裡有人就問了,為什麼人家手機都有護眼模式,而一加的就沒有呢?其實手機廠商們所謂的「護眼模式」就是減少屏幕子像素中藍色像素的亮度,它與手動把屏幕色溫調暖,或者和夜間模式起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事實上有點出品的各位大佬向來對手機的「護眼模式」的存在意義持懷疑態度,目前並沒有任何科研文獻明確指出手機屏幕的藍光輻射會對人眼造成危害,至於為什麼廠商們如此熱衷於這個概念,乃至在發布會上大書特書?估計我不說你也猜到了。

一加6T仍然帶有飽受好評的「閱讀模式」,這個功能算是充分發揮了 AMOLED 屏幕的特長,用黑白顯示內容更能讓人專註於閱讀本身,也更柔和,更接近實體書的質感。

續航方面,一加6T採用了一塊 3700mAh 的電池,這放在今年的手機市場中堪稱陳獨秀了。經過我們的續航測試發現:

· 8小時待機消耗電量6%;

· 30分鐘王者榮耀消耗電量7%;

· 30分鐘刷微博消耗電量8%;

· 30分鐘電視劇消耗電量5%。

能看出一加6T正常使用一天基本是沒啥問題的,就算是重度使用乃至過了頭,還有省電模式來給你強行續命,但可惜的是沒有「極限省電模式」,要知道筆者曾經好幾次因為坐地鐵看視頻而把電量用到了絕路,都是靠這個模式撐到回家充電的(說到底還是因為窮,有車的人會在乎這個?)

▉ 相機

據說一加6T的相機有長足的進步,我們先看樣張,再聊別的:

白天樣張

人像模式樣張

夜景樣張

看完樣張再聊參數,才是聊手機相機的正確姿勢。一加6T採用了「長焦+廣角」的雙攝方案,主攝的CMOS 為索尼的 IMX 519,1600萬像素,副攝為 IMX 376K 2000萬像素,與一加6的配置一樣。

樣張已經說明了一切,我就不多廢話了。拍照最重要的還是相機後面的腦子,當然一加6T拍照水平的進步有目共睹,還等什麼呢?拿著手機出去拍啊!

一加擁有最得筆者心意的專業拍照模式,比起其它廠商的缺斤少兩,一加能把該給的功能都給你,操作也比較順手(如果能加個撥輪的震動就更好了),不光可以控制快門和ISO,還能手動對焦、手動調節白平衡、調節畫幅比、直出RAW格式,更牛的是,它還提供C1和C2兩個檔位儲存參數,這才叫「真·專業模式」嘛!

既然它原生提供了RAW 格式,不如我們來測測寬容度吧:

我就不說結論了,以上測試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鏡頭自帶微距功能是一加6T上最讓我驚喜的一點,因為終於可以用手機拍出「真·虛化」的照片了。

看看這焦外成像,看看這散景光斑,什麼叫毒德大學?什麼叫刀銳奶化?

視頻拍攝方面,一加6T提供了最高 4K 30幀的視頻錄製功能,4K的意義在於更多的後期空間,應該是當下旗艦的必備功能了,另外,還支持1080p 240幀和 720p 480幀升格拍攝,畫質雖然差強人意,但爽在刺激。

▉ 系統、UI和功能

一加向來是國產中最快跟進 Android 更新的廠商之一了,這也點明了它的極客屬性(說白了還是鋼鐵直男)。出廠預裝基於 Android P 的氫OS 9.0.4 系統 (現已更新9.0.5),直接了當地說,這可能是我體驗過最舒服的一加手機系統了。

圖源官網 ▍氫OS的美學

諸位想想,為什麼落後N代的iOS設備仍然能給人非常流暢的感覺?這當然不是說蘋果的技術有多麼多麼領先,關鍵在於整個iOS的動效設計都具有流暢性、連續性以及非常「跟手」。與之相比,AOSP天生的交互邏輯就定性在「按鍵」上,它對手勢操作的支持是很不友好的,使得其它手機廠商們在進行手勢操作邏輯設計時,往往是「一個手勢對應一個按鍵,再由按鍵對應實現效果」而非iOS的「一個手勢直接對應實現效果」。但這點弊病,在一加6T上被克服了90%。

以上的演示表明一加6T原生的動畫效果都對手勢有著非常直接的反饋,因此也帶來了「流暢感」。正是這一點,讓一加6T有可能登頂體驗最佳的國產UI的寶座。此外,氫OS一貫的輕量化作風在這款產品上仍然得到了延續,整個UI設計和動效設計基本符合谷歌的 Material Design 設計語言,這讓一加6T的UI不僅在國產APP的支持上,就算打開一個國外軟體,也在UI風格上得到了非常舒服、強烈的一體性以及流暢感的視覺體驗。

這並不意味著一加就沒有能進步的空間了,例如蔥老闆詬病不已的一個小問題:當打開二級下拉菜單時,就無法點擊通知。以及在應用歷史記錄清空以後,從其它桌面返回主桌面時會因為動效不連續而突然閃爍一下:

這些都是無關痛癢的小問題,但一加還能做得更好。

沒有實體按鍵,如何應對全面屏的交互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各個廠商都拿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而一加將選擇權交給了用戶:你可以選擇繼續保留三個虛擬按鍵,或者全盤接受手勢操作。筆者當然會選擇更極致的「全面屏手勢」。一加提供的手勢方案是:屏幕底端中央上劃返回桌面,駐留顯示後台,底端兩側上劃則為返回。這套方案很有效,很跟手,很流暢,但並不完美:

· 第一個問題是,由於返回到桌面和後退這兩種手勢都要從屏幕底端開始操作,就一定存在誤觸的可能,這點在卧姿使用時尤為明顯。

· 第二個問題是,「手指上劃」這個動作與「返回」這個效果之間在邏輯和慣性上不夠有因果性,當我的手指從下往上划動時,卻看見屏幕從左往右翻頁,有點反直覺。

· 第三個問題是,右手持手機時,「返回」的操作自然會選擇在屏幕底端的右側,這就造成雖然一加設計了一個給用戶提供視覺回饋的動畫,但必然會被手指擋住,也就失去了其「視覺回饋」的意義。

毛病挑了不少,但有點出品辦公室都一致覺得一加6T的全面屏手勢操作體驗仍然很優秀,畢竟當下這個時間點上,谷歌自己都還保留著三大金剛,別家做手勢操作自然是「帶著鐐銬跳舞」了。誰都不夠完美,但一加6T已經足夠好了。

一加也不只是全盤照搬原生安卓,更添加了許多實用功能,例如「快捷啟動」:

遊戲模式:

長按圖標出現的快捷方式:

類似的亮點不勝枚舉,剩下的就暫且略過,不詳述了。

▉ 結語

在體驗了一個月之後,筆者可以肯定地說:一加6T是今年最讓我興奮的安卓手機。

它沒有噱頭,沒有跟風,更沒拿出「滑蓋」這種開歷史倒車的方案,這就足夠讓任何一位「只是想買一部踏踏實實的,穩定可靠的手機」的用戶滿意了。但一加6T並沒有止步於此,它更是提供了優秀的工業設計,頂級的拍照體驗,極致的性能配置以及最讓人興奮的,流暢跟手的系統UI。再考慮到它的價格,我非常願意承認這樣一句話:「一加6T是筆者心中的年度最佳安卓手機,沒有之一」。話已至此,不必多言。

評測到這裡就結束了,各位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EALER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強家居種草指南,王自如炮製百萬剁手清單
在 ZEALER 發布會揭曉之前,我們經歷了什麼?

TAG:ZEA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