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適的「電報官司」

胡適的「電報官司」

五四時期,關於白話文與文言文的優劣之爭,曾發生不少趣事,有關電報的就有兩則。

「五四」前後,與章太炎、劉師培並稱為「三瘋子」之一的黃侃和胡適同在北大任教。黃侃竭力反對胡適的白話文運動。有一次,黃侃在講課中讚美文言文的高明,舉例說:「如胡適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電報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啊。』長達11字。而用文言則僅需『妻喪速歸』4字即可,只電報費就可省三分之二。」

胡適的「電報官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胡適曾在北大講課時大講白話文的優點,那些醉心文言文的同學不免萌生了抵觸情緒。正當胡適講得得意時,一位同學突然站起來,聲色俱厲地提出抗議:「胡先生,難道說白話文就沒有缺點嗎?」

胡適的「電報官司」

胡適沖著他微笑著說:「沒有的。」那位同學更加激憤地反駁道:「白話文語言不精練,打電報用字多,花錢多。」胡適扶扶眼鏡柔聲道:「不一定吧?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打來電報,邀我去做行政院秘書,我不願從政,決定不去,為這件事我複電拒絕。複電是用白話寫的,看來也很省字省錢。請同學們根據我這一意願,用文言文編寫一則複電,看看究竟是白話文省,還是文言文省?」

胡適的「電報官司」

幾分鐘過去,胡適讓同學們自動舉手,報告用字數目,然後從中挑選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電稿,電文是這樣寫的:「才學疏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

胡適說,這12個字確實簡練。但我的白話電報卻只用了5個字:「幹不了,謝謝。」接著他解釋道:「幹不了」就含有才學疏淺,恐難勝任之意;「謝謝」既對友人費心介紹表示感謝又暗示拒絕之意。由此看來,語言的精練與否,不在白話與文言的差別,在於能否恰如其分地選用字詞。經過這一堂課,不少同學對胡適及白話文都有了好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解放軍老兵回憶:中越長條山之戰的戰壕里全是女兵
蔣介石家族曾顯赫一時的寡婦們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