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悠小魚說書 第五十七篇 藍色骨頭 | 美三山2018秋拍近代海軍系列拍品

悠小魚說書 第五十七篇 藍色骨頭 | 美三山2018秋拍近代海軍系列拍品

原標題:悠小魚說書 第五十七篇 藍色骨頭 | 美三山2018秋拍近代海軍系列拍品



1894年9月,被日艦圍攻的致遠艦已是遍體鱗傷全艦燃起了大火,船身傾斜,有沉沒的危險。由於戰中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下令在自己的致遠艦上升起旗幟,以吸引住敵艦。戰鬥焦灼,致遠艦上的炮彈已經打光,艦長鄧世昌在艦首緊緊地盯著「吉野號」。「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全艦官兵決意與敵同歸於盡!這已是最後的希望,必須全力阻止日艦!只見致遠艦調整船體,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了過去。敵艦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不幸被一發炮彈擊中,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奇蹟沒有發生,致遠艦帶著全艦官兵的希望沉沒了。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前所未有。國力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失,國勢頹微。回望這段歷史,留下的不完全是遺恨和悲涼,還有「落後就要挨打」這種血的教訓。想想現在我們有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第二艘航空母艦也已經開始建造了。最近有傳言第三艘也開始建造了,海軍越來越強大了,落後就挨打就在也不會發生了!



美三山秋拍:致遠艦餐具一組三件

此套餐具包括兩件銀叉及一把餐勺。致遠艦由英國公司設計建造,配備的全套餐具,也是由英國皇室使用的品牌韋奇伍德(Wedgwood)特別定製。每件餐具把柄均有「致遠」二字篆書的圓形合體。圍繞著圓形合體還可看到英文「THEIMPERIALCHINESENAVY」(中國皇家海軍)的字樣,以及「致遠」的威妥瑪拼音。此三件餐具製作精良,且為傳世致遠艦遺物,其價值無法估量!


世界第九大艦隊


1894年9月17日清晨,海面上微風徐徐。包括旗艦定遠艦在內的北洋艦隊10艘主力艦,停泊在鴨綠江口大東溝外的深海區。定遠艦上的水兵們照例凌晨4時30分便起床了。他們洗漱、點名、用「聖經石」打磨甲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管帶劉步蟾和海軍總教官、德國人漢納根,在軍官餐廳邊用早餐邊討論著艦隊的日常事務。




美三山秋拍:北洋政府海軍披風及帽肩章禮服腰帶


其中的肩章及禮帽為原盒原裝,極為難得。


9時15分,水兵們在甲板上集合,開始了每天例行的戰鬥操練,像每一個周而復始的早晨一樣。誰也不會想到,幾個小時後北洋艦隊將經歷組建以來第一次,也是最慘烈的一次血戰。



一個多月前,由於缺乏護衛,中國運兵船高升號被日艦浪速號擊沉,800多名官兵葬身大海。這些天,平壤戰事吃緊,急需增援。為了避免慘劇再次發生,李鴻章派北洋艦隊護送載著4000多名清兵的運兵船,前往朝鮮。

此時,運兵船已順利抵達中朝邊境的大東溝。定遠艦的信號橫桁上掛出了準備回航的信號旗。就在艦隊準備返航時,一名正在瞭望的哨兵突然發現西南方海上飄著一縷詭異的薄煙。半個小時後,煙柱越來越多,一支日本艦隊橫掃了過來。



美三山秋拍:日本海軍 軍帽 肩章 紀念章等 一組


其實,早在兩個小時前,日本軍艦就發現了冒著黑煙的北洋軍艦了。起初,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佑亨以為碰上的不過是三四艘護送運兵船的軍艦而已,可當他發現遭遇的竟是北洋艦隊的全部精銳時,心裡也有點兒打鼓。


據《日清戰爭實記》記載,為了平復水兵們不安的心情,伊東佑亨當即下令開飯,甚至還允許水兵們飯後在甲板上隨便吸煙。


也難怪日本人會心裡發虛。當時,中國海軍實力號稱世界第九,亞洲第一。因為有定遠艦、鎮遠艦兩條鐵甲艦,噸位上遠遠超過日本海軍。



美三山秋拍:廣東水師魚雷學堂舊藏 水雷局鏡子


廣東水師學堂,清末設在廣州黃埔的海軍學校。光緒十三年(1887年)由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設。初名廣東水師講堂,十九年改名廣東水師學堂。最初招收學生70名,聘請英國海軍軍官執教,分設管輪、駕駛兩科。學成到輪船上實習1年。三十年,將魚雷學額40人併入,故改名為廣東水師魚雷學堂。辛亥革命後改稱廣東海軍學校。1842年10月在廣州創辦水雷製造局,重金聘請有使用水雷抗敵經驗的美國海軍軍官壬雷士,成功仿製西方水雷,成為西方水雷引進中國之發端。


19世紀初的中國,一次、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刺痛了每個中國人的心,大清帝國再也不能以「天朝大國」自傲,面對著水師的次次敗績、同胞的鮮血、國土的淪喪,朝野上下有識之士再也坐不住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以夷攻夷」等主張充斥中華大地,清廷面對對外作戰接連敗北的局面也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決心對舊式水師進行革新。



美三山秋拍:福州船政駕駛學堂、繪事院銅牌 兩枚


福建船政學堂創辦於1866年,是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也是中國近代航海教育和海軍教育的發源地。學堂由左宗棠奏請創辦,在船政大臣沈葆禎的主持下於1866年在福州設立。初建時稱為「求是堂藝局」。1867年馬尾造船廠建成後搬遷至馬尾遂改名為船政學堂。船政學堂一支為"前學堂"學習造船,「後學堂"學習航海,另一支為繪事院、藝圃,培養技工。後學堂習英文,學駕駛,亦稱駕駛學堂。1867年12月26日又設立繪事院,招生39人學製圖、繪算概要等。學制三年,培養中級測繪人才。優秀生可升入前學堂。


1866年,清廷批准了閩浙總督左宗棠的奏摺,在福建馬尾設立總理船政事務衙門,並開設造船廠和水師學堂,邁出了建立近代海軍的第一步。不久後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由抗英名將林則徐的外甥沈葆禎接任,沈葆禎接任後一面擴大馬尾船廠規模,一面加緊製造戰艦、培養海軍人才「成一船即練一船之兵、配一船之官」,經過其數年苦心經營,馬尾船廠成為了當時遠東第一大船廠,而福州船政學堂培養出的人才更成為了中國近代海軍的骨幹中堅,馬尾由此成為了近代海軍的發源地。



美三山秋拍:海軍赴外學習服裝一套


晚清中國建立了新式的海軍,其教育與傳統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教育方式以學堂教育為主,留學生教育為輔;教授人員主要為引進的洋教習和水師學堂畢業生;教育內容以自然科學、實踐教育為主,輔以封建道德教育。這些對晚清海軍及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1877年福建船政學堂的第一批留學生前往歐洲,主要方向是兩個國家:法國與英國。赴法留學生主要學習造船技術,赴英留學生主要學習駕駛技術,還有零星選拔的一些工匠赴德國學習技術。日本也是晚清海軍留學的重要方向之一,尤其是1894年甲午戰爭和1904年日俄戰爭後,清廷看到了日本海軍的強大,加之「日本又對張之洞、劉坤一等封疆大吏不斷遊說,鼓吹日本和中國『同文同利』,溝通較易,慫恿其招聘日本軍事教習,派遣赴日軍事留學生。」因此日俄戰爭後,清朝海軍主要留學方向由歐洲轉向日本。


1875年(光緒元年),朝儀海防大討論,依洋務派《籌議海防折》,光緒特命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通過總稅務司R.赫德在英國訂造4艦炮船(即倫道爾炮艇),此為清朝海軍向國外購軍艦之始。



美三山秋拍:江南水師學堂 徽章


尺寸:直徑:4cm


江南水師學堂又稱南洋水師學堂、江寧水師學堂。建於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江南水師學堂是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中開辦的軍事學校,作為培養科技人才的基地,是中國海軍人才的搖籃。1898年4月,18歲的魯迅考入該學堂的輪機班就讀,同年11月因不滿該校烏煙瘴氣的校風,憤而退學。辛亥革命後,江南水師學堂停辦,改為海軍部的辦公地,後又為海軍軍官學校、國民政府海軍部、海軍司令部等單位駐地。


1879年,向英國訂造了兩艘撞擊巡洋艦揚威號、超勇號。


1880年,向德國船廠訂造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


1881年,先後選定在旅順和威海兩地修建海軍基地。


1880年在天津設立負責海軍事務的機構——海軍營務處。



1881年,派丁汝昌統領北洋海軍。英人琅威理、德人式百齡先後擔任海軍訓練。又設立北洋水師學堂,修築旅順和威海衛軍港。北洋艦隊各主要戰艦艦長及高級軍官幾乎全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大部分還到過英國海軍學院留學實習。中法戰爭後李鴻章加速購置艦船,擴充北洋海軍。


美三山秋拍:海軍 銀質賞牌 兩枚


海軍公所亦名北洋水師提督署,俗稱丁公府。為北洋海軍提督及其總兵、副將、參將們議事辦公之地,故名。此賞牌為當時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參照英國獎章制度(軍官及金質,士兵級銀質)頒給對海軍公所做出貢獻的外籍軍官以及技術人員,多流傳海外,充分證明北洋海軍從1888年成立到1894年甲午戰爭的興衰與榮光!


1885年,總理海軍事務衙門設立,李鴻章遣駐外公使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了兩艘穹甲巡洋艦致遠號、靖遠號與兩艘裝甲巡洋艦經遠號、來遠號。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成軍,同日頒布施行《北洋水師章程》。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從此,中國正式擁有了一支當時東亞第一,世界第九的海軍艦隊(這裡採用當年《美國海軍年鑒》的排名,前八名分別為:英、法、俄、普(魯士)、 西、奧(斯曼)、意、美 )。



美三山秋拍:海容快船帽及北洋水師補子


海容級巡洋艦(即海容號快船),是清朝海軍於甲午戰爭後向德國採購的防護巡洋艦,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向德國伏爾鏘造船廠訂造了3艘軍艦,排水量2950噸,使用鍋爐動力,被稱為海容級巡洋艦,海容號即為首艦。


一次徹底的潰敗


隨後的甲午黃海海戰,中國海軍徹底失利。北洋艦隊與日本艦隊相比,無論噸位和火力都不比日方差,甚至還略勝一疇。中國為什麼會戰敗?其實道理非常簡單,一個腐敗的政府,一支腐敗的軍隊,怎麼能夠不打敗仗呢。


美三山秋拍:海防正實收


年代:1891年


質地:水墨紙本鏡片


尺寸:58x35.5cm


清朝中後期,由於戰爭不斷,內外交困,清政府財政空虛,買官賣官被當做增加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手段。至光緒、宣統年間,清政府為了「薄利多銷」,甚至將官位打折出售,進行監生、吏典的買賣。為避免有些官員中飽私囊,清政府統一印製了收據,將有關規定和所捐銀兩數量寫上,這個「買官收據」就被稱為「正實收」。

  1. 技術原因。

1888年以後,由於戶部「減省開支」導致軍費大幅減少,且多被政府挪用。晚清政府覺得可以一勞永逸,不知道海軍是一個要持續投入、持續發展的軍種。在戶部尚書的主張下,嚴禁北洋水師再添加新的「艦、炮、軍火」。李鴻章只能通過在天津的兵工廠,為北洋水師生產炮彈。


軍費的大幅度削減,令北洋水師舉步維艱。首先是燃煤問題。丁汝昌曾向開平煤礦的總辦張翼寫了一封信:「......煤屑散碎,煙重灰多,難狀氣力。」但是張翼根本不予理會,一是北洋水師的報價太低,根本買不起優質煤;二是朝廷大員和張翼多有瓜葛,甚至連直隸衙門也有開平煤礦的股份,丁汝昌根本拿他沒辦法。



美三山秋拍:海軍帶扣、帽徽、紐扣、手電筒等 一組

隨之而來的是鍋爐問題,北洋水師的軍艦艦齡較久,在甲午戰爭前夕,大部分軍艦的鍋爐已經到了報廢年限。1893年丁汝昌多次申請更換鍋爐,但是局限於戶部的政令,此事基本不具有可行性。「鍋爐汽管本皆舊朽,經此震動,多有滲漏」則是對於「靖遠」艦當時的描述。


三是炮彈問題,北洋水師所使用的炮彈,多是天津機械局生產的實心彈,「穿而不炸」已經見怪不怪,而且多有尺寸不合格,無法使用的。確實難以想像,在兩支艦隊激戰的時候,一方發出去的很多是這種「鐵疙瘩」,根本無法爆炸。而日艦發射的炮彈含有烈性炸藥,命中後爆炸產生更大傷害,同時飛濺的彈片可以殺傷艦上人員,並且可以燃起熊熊大火。




美三山秋拍:海軍 三等獎章 及華表型私章兩枚


尺寸:直徑:7.5cm


最後的影響則是戰艦無法更新,原有戰艦「濟遠火炮尚未齊備,經遠、來遠尚缺尾部主炮,定、鎮兩巨艦,應添快炮六尊,威遠前膛舊炮,不甚靈動」,同時北洋水師也買不了新的戰艦。而日軍在甲午戰爭前「以國賭運」,購買了大量新式戰艦,中日海軍力量的對比也發生了逆轉。



美三山秋拍:北洋政府 海軍榮譽獎章


尺寸:直徑:5cm

2.戰略軍備。


「武器本身並不是戰鬥力,哪怕是再先進的武器。任何武器的效用,皆要通過人去實現」 。十九世紀後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向帝國主義階段的轉變,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必然引起對殖民地更加激烈地爭奪。於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便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眼中的一塊「肥肉」。


從鴉片戰爭開始,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來沒有停止過,但1884年中法戰爭後,由於列強之間忙於爭鬥,相對平靜了大約10年,中國政治家的神經鬆弛了一些,在人們對西方列強的「友善」感到慶幸的時候,東邊的一個鄰國正在虎視眈眈。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怪胎,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美三山秋拍:北洋政府 海軍榮譽獎章


尺寸:直徑:6cm


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陽子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台灣、呂宋之島,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吉田的這一思想,對他的弟子,後來成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也成為了發動侵略戰爭的理論基礎。


一些有識之士,如兩江總督沈葆禎,台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為意」。李鴻章也認為「倭人為遠患而非近憂」。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政府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藥經費。中國就是在這樣一種不清醒的狀態下,迎來了一場命運攸關的戰爭。



3.腐敗原因。

據記載,李鴻章去北洋艦隊巡視,發現方伯謙正在摟著自己的小妾睡覺;劉步蟾在艦里抽大煙;許多艦員聚眾賭博;有些艦員私自登岸找樂子。此外,用北洋艦隊的船隻走私貨物中飽私囊;官員用煤渣冒充彈藥,購買彈藥的費用私藏自己口袋。


慈禧為了給自己過六十大壽,大修頤和園,其中大部分的修園經費都是從水師經費中調出的。結果造成北洋水師無力訓練,甚至連買炮彈的錢都沒有,這樣就導致了甲午海戰的大潰敗。



美三山秋拍:海軍 軍哨、燭台、銀盒等 三件


年代:清代


均為銀質。


1894年,當時日本正為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但北洋水師至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已多年未置新艦,部分應進行的更新工程亦未能進行。原有的戰艦已開始落伍,雖火力遠在日艦之上,但無論航速、射速、火炮數量、彈藥積累等方面皆落後於日本海軍。北洋海軍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1896年始後逐漸購置艦船,大有恢復。



美三山秋拍:海軍 帽徽及腰帶扣


年代:清代


分別為北洋水師軍官腰帶扣(鎏金)和清代南洋水師帽徽(銀質)。


1909年(宣統元年)南、北洋海軍被改編為巡洋艦隊與長江艦隊,從此北洋水師之名亦不復存在。


北洋艦隊覆滅不到二十年,清王朝也隨即沉沉落幕。此後的日子裡,城頭變換大王旗,但中國人仍在夾縫中尋找重振海軍的可能性。





美三山秋拍:


張玉生舊藏 海軍軍服、照片、證章及160艦瓷器一組


廣州號驅逐艦(英文:Guangzhou Destroyer,舷號:160,北約代號:旅大Ⅰ級),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中國的051型驅逐艦第一批次廣州造船廠建造的首艦。該艦舷號曾為240,擬命名廣州號。該艦標準排水量3250噸,滿載排水量3670噸。艦上裝備1座130毫米雙管艦炮、4座37毫米機關炮和2座25毫米機關炮,兩座三聯裝海鷹-1型(HY-1)反艦導彈發射器。廣州號驅逐艦於1970年3月1日在廣州造船廠開工建造,1971年4月28日下水,1974年6月30日建造完工,1977年2月6日交付中國海軍南海艦隊股役。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


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毛澤東


中國近代海軍的建設,起初是要防禦強勢東來的西方列強,而海軍建設又帶動了整個國家現代化,推進了各個相關領域的變革和發展。在工業上,繼福州船政局、江南製造局之後,又開辦了天津機器局。為了給軍艦提供燃料,還在唐山建設煤礦。在教育上,先後創辦福建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並委派留學生赴英、法等國的院校,學習駕駛和造船。從這個意義上講,海軍的現代化稱得上是中國現代化最早的嘗試。





美三山秋拍:中山艦 軍服、腰帶及胸牌一組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三菱長崎造船所訂購的,1913年完工返國,被編入北洋政府海軍。「中山」艦雖然噸位不大,但卻以它特有的歷史而成為名艦:1915-1916年,「永豐」艦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參加了護國討袁運動,首創義舉,隨後它又經歷過「護法運動」、「東征平叛」、「孫中山蒙難」、「中山艦事件」等重大歷史事件。中山艦於1938年10月武漢保衛戰中被日軍擊沉於今天的武漢市江夏區金口水域。


在清末海軍的基礎上,先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繼由北洋軍閥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和統率的海軍。1911年(清宣統三年)武昌起義後,清政府海軍巡洋、長江艦隊所屬艦船紛紛起義,加入革命行列,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中華民國海軍。




美三山秋拍:


長江水師金陵草鞋峽參將營火銃及水煙袋


年代:清代


長江水師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新建立的經制水師,它是從湘軍水師改建起來的。長期擔負著捕盜、緝私、守卡、禦侮等重要職責,維護沿江一帶的穩定。長江水師的經費主要由沿江五處厘卡供給,歲餉70餘萬兩白銀。擁有舊式木質戰船七百七十四隻,兵一萬二千餘名,設長江水師提督一員統領全軍。金陵草鞋峽參將營是旗下二十四營之一。火銃,有時又稱「火筒」,是世界最早的金屬射擊火器,屬於火門槍。火銃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它的出現,使熱兵器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對後來的戰爭形式和軍事技術的發展開展了新的篇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人民解放軍中以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為主體,是在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從創建之初以雜舊艦船、商船為主,到如今有了現代化的驅逐艦和具有戰略威懾力的核潛艇,中國海軍已逐步發展成為一支多兵種合成、具有現代化綜合作戰能力的海上力量。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值此北洋水師建立130周年、中國解放軍海軍即將建軍70周年之際,美三山2018秋拍將為大家奉上一場跨度長達百年的海軍類藏品專拍,以表達對先烈的懷念之情。用那堅不可破的民族魂魄鑄就海洋中最堅硬的骨頭。


拍賣詳情



北京美三山拍賣有限公司


預展


時間


2018年12月5日-12月6日


拍賣


時間


2018年12月7日


諮詢


方式


15201480047 / 010-62358360


13581673311


郵箱


地址


meisanshanpm@163.com


拍賣


地址


北京神玉藝術館六層(北京市西城區北三環中路3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虞萬里:北宋本《通典》刊刻年代和學術價值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