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糖人食驗室》是國內首檔結合糖尿病患者真人實測的糖尿病健康科普專欄,由春雨醫生重磅打造。從飲食和營養角度剖析不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幫助患者正確認識食物與血糖的關係,排查飲食雷區,同時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讓糖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享受美食的魅力。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從安全和嚴謹的角度考慮,我們還特邀了專業的醫學人士進行指導:

劉春榮,內分泌與代謝科醫師,擁有15年慢病管理經驗,營養保健健康管理專家。


入冬之後,水果攤邊都會豎起一個個甘蔗架,看著別人啃甘蔗,老糖和很多糖友一樣心痒痒啊。

知識點時間:

很多人都以為甘蔗是一種水果。但其實,水果是植物的果實,但我們日常吃的是甘蔗的莖稈而非果實。所以,甘蔗並不能算是「名正言順」的水果

我們常見的果蔗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本期試吃的品種,皮色呈深紫色,又叫黑皮蔗,另一種為在江蘇地區比較常見的青皮甘蔗。大家可以根據當地實際種植情況和口味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種。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蔗糖在人體中很容易轉化為葡萄糖,會影響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使血糖升高,因此營養師和醫生一般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甘蔗……剛才這套話是不是很熟悉?很多糖友一聽就開始嘀咕:「完了,這玩意我又不能吃了」。

不過糖人食驗室的忠實粉絲肯定都知道,其實沒有什麼不能吃,只是看你能不能控制好量,今天老糖就幫大家探探吃多少克甘蔗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安全的。

第一次試吃: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今天一共吃了一節甘蔗,去皮後食用重量將近100克,去渣後甘蔗汁約佔85%。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保險起見我今天注射了2u胰島素。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結果……不到一個小時我就低血糖了啊啊啊啊啊……


第二次試吃:

面對失敗,我的內心毫無波動,只是腮幫子有點疼,第二天試吃繼續進行……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還是一小節甘蔗,去皮重量不到100克,這次我把胰島素的注射量減少到1.5u,接下來就是見證奇(失)跡(敗)的時刻了。

兩次試吃結果對比: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老糖叨叨叨時間:

1、別看甘蔗好像很多,其實去掉15%的渣渣,再去掉大量水分,最後剩下糖沒多少;

2、升糖速度是很快的,半小時就見效了,畢竟是單糖,胰島素都追不上這個速度;

3、不要因為是甘蔗就過量用藥,寧可血糖稍微高一點,如果要試吃,儘可能避免低血糖。

美女醫生解惑時間: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試吃的甘蔗屬於甘蔗品種中用於鮮食的「果蔗」,果蔗比用於製糖的「糖蔗」莖脆、易撕、纖維少,但水分多、汁多味美、糖分適中。

雖說甘蔗中有蔗糖、葡萄糖及果糖,吃起來特別甜,但如果按乾重來算,100克甘蔗(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只相當於34克熟大米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這個對比結果正是因為鮮甘蔗水分極高。我們做個假設,習慣平日每餐二兩(100克)米飯的糖友,如果一餐不加主食,要吃差不多300克的甘蔗(汁),才會與二兩米飯的血糖升高幅度持平。

下表可見,老糖食用了100克甘蔗汁也就只有16克碳水化合物,雖然甘蔗屬於中等GI的水果,但是從血糖波動數據來看,注射1.5個單位的胰島素其實還是有些超量了。

糖人食驗室丨吃了兩次甘蔗,出現了比高血糖更嚴重的後果……

雖然甘蔗不是水果,但從營養成分上看,甘蔗汁與水果確實有很多相同點:都含有大量的水分蛋白質和脂肪含量低(每100克甘蔗汁中只含0.4克蛋白質、0.1克脂肪),主要為我們提供的是一些微量營養素,比如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和常見水果相比,甘蔗汁中的維生素C和鉀的含量不高,但鋅含量更加豐富,是常見水果的 3~5 倍。把握好食用量,還是適合糖友品嘗的水果。

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吃甘蔗不能補充膳食纖維,因為很少有人會吃甘蔗渣,大部分情況我們都是只喝下甘蔗汁,而膳食纖維都在甘蔗渣中。

關於吃多少,可以參考膳食寶塔推薦的水果每日攝入 200~350 克,一般吃 1、2 節正好。如果是榨汁喝,一定要注意控制飲用量,千萬不能過量,考慮到甘蔗汁的能量與糖分,每天不宜喝超200mL的甘蔗汁,差不多是一次性紙杯一杯的量。另外,要注意把控用藥量,並在食用後隨時監測血糖,千萬不能像老糖一樣,用藥過量導致低血糖。

文獻參考

1.《中國食物成分表》2009版

2.《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3.《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

4.《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悄悄告訴你們進群方法:

微信搜索「chunyugudaifu」添加「春雨小皮」,發送「糖友群」進入交流群,切磋血糖,交流經驗。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醫生 的精彩文章:

孕期多愁善感、愛發脾氣都是激素變化惹的禍?
男女寶寶在洗屁屁的時候不一樣的

TAG:春雨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