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食參進補有講究:按需選擇、切勿盲目

食參進補有講究:按需選擇、切勿盲目




草本養生在嶺南地區很受歡迎,其中,食參進補是很多人的首選。參有數種,包括人蔘、紅參、西洋參、党參、太子參。專家提醒市民,不同人群用參有所側重,選參進補一定要請中醫生辨證識體,再按需選擇,切勿盲目進補。

人蔘:大補元氣


人蔘具有無與倫比的大補元氣作用,自古就被認為是起死回生的妙藥,李時珍更是把它稱為「神草」。此外,它還有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適合年老體弱、消耗性疾病後期、術後病人服用。


紅參:補陽氣養氣血


「紅參是五加科植物人蔘的栽培品經蒸制後的乾燥根和根莖。」姚媛說,經過了熟制,除了具有補元氣、生津安神這些人蔘都有的作用外,紅參的藥性更溫,火力更大、勁更足,其補陽氣、養氣血的功效自然也就非凡了。凡有面色蒼白暗淡、手腳冰涼等陽虛癥狀者,都可選用紅參,從小劑量進補。但陰虛火旺的人最好不要服用紅參。


西洋參:清熱養陰


西洋參補氣的功效稍遜於人蔘,但它獨有著清熱養陰的功效。不適合吃紅參的人,可以考慮吃西洋參。另外,長期疲勞、工作壓力較大的上班族,急性病發熱後傷陰津虧的,都適合服用西洋參。

党參:健脾益氣


党參是平補之品,一般的氣血兩虛、氣津兩傷證可用,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體卷無力、脫肛等癥狀的人群,如中藥健脾益氣的基本方四君子丸就包含了党參。


太子參:適合脾虛小兒

太子參又叫孩兒參,是石竹科植物太子參的乾燥塊根。党參有近似人蔘的益氣生津作用,但力較弱,補益作用也較党參差。特別適合於小兒脾虛胃陰不足、或小兒急性病發熱後氣陰兩虧證。在小孩熱病後期,體虛無力、口渴咽干時,可用太子參與瘦肉煲湯,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的作用。




相關視頻:人蔘治療身體的功效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號:騰訊健康


喜歡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40歲是健康分水嶺,警惕中年健康危機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