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6℃+雪+大風8級!寒冬注意關節健康!測測你的關節多少歲

26℃+雪+大風8級!寒冬注意關節健康!測測你的關節多少歲

冷冷冷!

昨晚忘關窗戶的小編

一大早差點以為暖氣停了……

一看天氣預報,果然

冷空氣帶著大風和降溫都來了

而且超!級!凶

不信你看

降溫+大風

【各地氣溫均有下降,最低溫-26℃】

受強冷空氣影響

3日至8日

河北省氣溫將持續下降

北部地區下降10℃至15℃

其他地區下降7℃至10℃

7日至8日

河北省大部地區氣溫

將達到入冬以來新低

最低氣溫壩上地區為-26℃至-18℃

北部其他地區為-18℃至-10℃

中南部地區為-10℃至-5℃

3日、6日至7日

北部地區有西北風5到6級

陣風7級

沿岸海域及沿海地區

有北到東北風6到7級

陣風8到9級

降雪也來了

【你家那裡下雪了嗎?】

今天白天

張家口、承德北部、石家莊西部

邢台、邯鄲晴轉陰

其他地區晴轉多雲

今天夜間到5日白天

張家口北部、承德北部、邢台、邯鄲

陰有小雪或零星小雪轉多雲

其他地區多雲

5日夜間到6日

全省多雲轉晴

(天氣情況來源:河北天氣)

天氣寒冷

很容易出現

關節腫脹、疼痛加重等癥狀

尤其是老年人

存在骨關節退行性變化

加上氣血不足、缺鈣等因素

更應該注意關節問題

那麼,在寒冷的天氣

如何保護我們的關節呢

出現關節疼痛該怎麼辦

快隨健康河北官微(jkhbgw)

一起來看看吧

一變天就痛?

預報天氣的技能從哪裡來?

老百姓常說

關節炎患者能「預測天氣」

快要變天時關節就會格外疼

這是為什麼呢?

氣溫下降時

人需要加快血液流動來抵抗寒冷

關節炎病人血液流動速度慢

身體無法及時做出有效措施

會造成血液在關節處淤塞凝滯

導致疼痛加劇

這些細微的變化

人體外表上基本感覺不到

但是身體內的血液

卻由於地球引力增加導致血流阻力增大

造成關節處血液循環減慢

氣血不暢,引起關節疼痛

關節炎患者別一忍再忍

否則增加致殘的危險

關節炎患者一旦出現關節疼痛

就應該積極止痛或者就醫

每次關節炎發作

忍痛而不治

往往對關節造成更大的破壞

加重關節炎的癥狀

增加致殘的危險

專家建議

如果疼痛持續3個月以上

儘快到醫院診治

否則很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關節炎的3大危險因素

你還不注意?

1

年齡:

人在中年之後,肌肉功能逐漸減退,加上外周神經系統功能減弱,神經傳導時間延長,導致神經肌肉運動不協調,容易引起關節損傷。

隨著年齡增長,骨的無機物含量升高,骨骼的彈性和韌性變差,同時供應關節面的血流減少。

2

體重

體重升高會增加關節負重,使關節活動時受到的機械損傷增加。同時體重增加會引起步態、姿勢及運動習慣的改變。

3

創傷

膝關節韌帶損傷和半月板撕裂是膝骨關節炎的常見病因,半月板損傷的人群中高達89%會出現骨性關節炎改變,絕大多數前後交叉韌帶完全斷裂的人可發生膝骨關節炎。

關節炎患者

這4點千萬要注意

第一點

關節炎總是與風、寒、濕聯繫在一起的,要做到及時加減衣物,故秋天早穿秋褲、入冬早穿棉褲,是關節炎患者應該做到的事情。

特別提醒:衣物被褥要常曬,以防潮濕,還有效殺菌。

第二點

飲食要合理,避免營養過剩,造成肥胖。肥胖會增加關節面的摩擦,使關節的負擔加重,對於關節炎的康復沒有任何好處。

因為體重對於關節的壓迫也很嚴重,建議體重過重者減肥。

特別提醒:關節炎患者如還患有痛風,則明令禁止吃含嘌呤量高的食物。要多飲水,使每日尿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

第三點

居住的地方應選擇向陽、通風,濕度小的的房間;避免住地下室等濕氣重的地方。床鋪盡量軟硬適中。坐椅高矮要適宜,用直背椅代替斜靠背椅。

特別提醒:「席夢思」不建議久睡,北方的火炕對關節炎患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要用硬床代替軟床。

第四點

多數關節炎患者因怕痛、怕加重損傷不敢活動。實際上,關節炎患者更需要通過運動消耗能量,控制體重,鍛煉肌肉,減輕關節負擔,避免關節強直。

不過,運動一定要掌握分寸,方法得當,並要堅持。

特別提醒:專家提醒說除了日常鍛煉,還可以通過游泳和騎自行車來預防關節和韌帶的僵硬老化。

最後

讓我們做一個小測試

看看你的關節多少歲

小編的關節年齡已經41-50歲了

你的關節多少歲了呢?

可以在評論區和小編說說哦

本文專家:

武建忠

石家莊市第一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

郭燦

河北中醫骨病醫院康復科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青愛健康 的精彩文章:

21秒就有1人因它死亡!記住這些預兆,能救命 燕趙健康大講堂

TAG:河青愛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