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末年,慈禧的王牌,抽調全國精銳組建的武衛軍有多少兵力?

清朝末年,慈禧的王牌,抽調全國精銳組建的武衛軍有多少兵力?

清朝末年,軍隊的編製開始變得雜亂,八旗軍逐漸腐朽衰弱,而地方軍則曾了保衛清朝國土的主力。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自然是希望兵權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不想看到地方勢力坐大,於是又組建了武衛軍,今天就來說一說這支出現時間非常短暫的軍隊。

清朝的軍事實力在乾隆時期達到巔峰,八旗軍20萬、綠營軍60萬,此外再加各地民兵,總兵力120萬。然而乾隆太敗家,把國庫花了個精光,再加上八旗子弟的墮落,導致清朝的軍事實力從嘉慶開始不斷衰弱。

到了清朝後期,鎮壓叛變就只能依靠地方軍隊了,比如湘軍、淮軍等等,他們都屬於勇軍,而清廷所控制的正規軍則沒了太大用處。

光緒年間,在經歷了甲午戰爭、戊戌事件後,當時的實際掌權者,慈禧深切感覺到了危機,而且她也不願看到李鴻章、曾國藩等人坐大。於是乎,慈禧命令親信榮祿組建了一支新的部隊,賜名「武衛軍」。

武衛軍的總兵力保持在8萬人左右,抽調全國精銳組建而成,後期則招募身體素質較好的新兵。以前、後、左、右、中劃分為五大部分,各由不同的將領指揮,實際上就是五個獨立的個體,駐地也不同,可以各自承擔作戰任務。

五大部分各有各個優缺點,比如袁世凱的右軍,有錢,用的是請一色的德國武器,且訓練充足,戰鬥力較高;又比如董福祥的後軍,軍費緊張,武器裝備方面不如其他四個部分,但後軍抽調的是西北地區的邊軍,戰鬥意志很強,打起仗來不怕死。

可惜的是,武衛軍還是沒能護住清朝搖搖欲墜的根基,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帶著光緒逃出京城,而武衛軍幾近全軍覆沒,只剩下袁世凱手裡還留有一部分右軍。後來,靠著這些殘存的武衛軍,袁世凱又組建了北洋六鎮,即後來北洋軍的根基。

創立初期,武衛軍是慈禧手中的王牌,是為了壓制地方軍而存在的。到了後來,武衛軍卻成了袁世凱的王牌,成了袁世凱稱帝的底氣。

延伸閱讀

瑞士65%人口是德意志民族,當年曾想併入德國,為何沒成功?

德械師1.4萬人,甲級師團2.8萬人,美軍王牌步兵師有多少人

日本憲兵司令僅中將,憲兵隊更打不過正規部隊,為何人們更怕憲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德國標準步兵師有1.6萬人,那麼王牌步兵師有多少人
中東第三有錢的國家,954萬人口,一半是印度人,未來還將暴漲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