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古墓出土寶劍上的兩個字連郭沫若都認錯,被人正名後才名揚天下。湖北出土的一把古劍當初連名字都搞錯,現成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有件鎮館之寶,就是有著天下第一劍之稱的「越王勾踐劍」。其實,在「越王勾踐劍」剛出土時,它的名字並不叫「越王勾踐劍」,而是「邵滑劍」,這是怎麼回事呢?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湖北省博物館的這柄鎮館寶劍,最早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時間是1965年12月。當年的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發掘一座楚國墓葬時,意外得到了這柄銅劍。

這柄經歷了2400年銅劍出土時,雖然泥土掩蓋了其光輝,但仍異常鋒利,一名隊員拿劍時一不留神手指就被割破了。隨後,有人再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16層白紙劃破。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後經測量,這柄出土於高規格楚墓的古劍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求證劍的主人,主要是靠葬器的銘文。令考古專家興奮的是,近劍格處有兩行八字銘文,因為字體怪異,能辨識只有六字:「鉞王XX,自乍用鐱」。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劍上的銘文是用「鳥蟲書」所書寫的。所謂鳥蟲書,又稱蟲書、鳥蟲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盛行於南方諸國的一種文字。大部分的「鳥蟲書」難不倒文史專家,這八個字中的六個字就沒難倒專家學,「鉞王」就是越王,「自乍用鐱」表示是其親自監工並佩戴的。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從這六個字中就可以斷定其主人為越王,但是,最關鍵的兩個字人們卻無法肯定是什麼。最後,現場的專家經認真辨識與研判,初定那兩個字為「邵滑」。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邵滑是何許人也?邵滑又名召滑、昭滑,戰國時楚國人。他曾奉楚懷王之命入越,五年後,越國暴發內亂,邵滑趁機將越國滅掉了。邵滑在越5年(前311-前307年),其具體事迹已不得而知,但設郡江東、征服了越國的大部分地區,史上有確切記載,應該是無疑的。這樣的人物能得到一把越王劍(越王所賜),是合乎情理的,所以,「邵滑劍」之名就被初定了下來。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後來,現場的考古專家為了慎重起見,還專門這把劍的照片和相關資料寄給了當時的知名學者。郭沫若也發表了自己看法,他通曉文史,對甲骨文、金文都有很深入的研究。郭沫若也很贊同發掘現場專家的意見,認為那就是「邵滑劍」。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但是,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唐蘭卻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鉞王」後面的兩個字是「鳩淺」,在古越語中,「鳩淺」和「勾踐」的發音一致,是通假字。因此,他認定,這把寶劍的主人是越王勾踐。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越王勾踐的名氣比邵滑可大多了,所以,唐蘭的這個結論很快就引起大家的關注,最終,專家同行們認同了唐蘭的結論,於是,「越王勾踐劍」就這樣橫空出世了。

湖北出土一把銅劍上的名字連郭沫若都認錯,改名後才名揚天下

越王勾踐劍制工精美,顯示出鑄劍師的卓越技藝。此劍寒氣逼人、鋒利無比,歷經兩千四百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歷史文化價值很高,此劍被當世之人譽為「天下第一劍」,現為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事 的精彩文章:

史上第一「小鮮肉」,夫妻恩愛幾十年,秒變大叔無人識
商鞅變法讓秦國日漸強大,秦惠王為何一上台就要將他車裂?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