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票房口碑大滿貫的「新海誠」,原來還是「廣告狂魔」!

票房口碑大滿貫的「新海誠」,原來還是「廣告狂魔」!

原標題:票房口碑大滿貫的「新海誠」,原來還是「廣告狂魔」!


提起新海誠,相信眾多小夥伴首先想起的一定會是「畫質狂魔」這四個字。


自從依靠《星之聲》嶄露頭角後,基本每隔幾年上線的創作都能夠給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視覺衝擊,



《秒速五厘米》櫻花落下時的絢爛,《言葉之庭》綠蔭濃烈的庭院之景,《你的名字。》隕石劃破天際的壯麗恢弘。

「每一幀畫面都能夠設為壁紙」,這可不僅僅是對畫質高清擬真的贊詡,這還要求著畫面所含有的構圖以及寓意的高能,方才使得誠哥的作品能夠為粉絲們所痴迷愛戴,票房成績自然就不言而喻了---《你的名字。》世界票房總額超越了《千與千尋》。



好了,距離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如今的時間也已悄然過去兩年之多了,誠哥的新作依舊未有半丁點的跡象透露,這確實沒少讓粉絲們饑渴難耐呢。


不過,假如你們一直以來都僅僅著眼於新海誠創作的熒幕大電影的話,那隔夜君相信今天的這期內容一定能夠撫平你們饑渴的情緒---新海誠除了口碑動畫電影外,他還是一名廣告狂魔---一位能夠將廣告片當做電影預告片來做的大神。


比方說在14年的時候,新海誠就曾製作過這樣一輯短片《十字路口》



在將近兩分鐘的時間當中,描繪了兩位分別置身在漁港鄉村以及大都市內里的少男少女,共同為高考而奮鬥的故事。



「我並不是追求某個目標,也並不是為了得到某個承諾,而是想要去到某個屬於自己的遠方,我一定要去那裡」。


在這樣一句獨白之後,這對男女就開始了讓人激奮的學業修習歷程。

男生一面忙碌於兼職勞活,另一面則挑燈夜戰的啃讀考試資料;女生則受到了家人的不理解,並不希望女兒從這份安寧的生活當中離去。



然而心中的嚮往,讓他們不知不覺中就走到了一起,一同到來了同一家補習班上,也一同默契的在某一次測驗上以相同的手法答錯了相同的題。


時間眨眼過去了,高考如約到來,而放榜的日子也同樣在隨後就緊接來到。



就在這一刻,男女主人公也終於在榜單面前相遇相識,且在相互照面的一個微笑之下,整個短片就掐然而止了。



這是隔夜君最為鍾愛的新海誠「廣告」,沒有之一。


寥寥兩分鐘時間, 就已然將年輕人對心中渴求,和其中所存有的一往無前的追逐熱情,通過兩條故事線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到來最後那一刻的交逢相遇,也帶給了觀影者對於未來可能發生事情的無限遐想,實在是厲害至極呢。


事實上,在《你的名字。》取得完滿成功之後,誠哥也在某一次對外媒體會上坦言到這部作品的靈感就是來源於《十字路口》那部廣告短片的---同樣是鄉村和都市,女主也同樣渴求著去往大城市見識見識,只不過著眼在了「愛情」以及加入「時空穿越」這些額外創作元素罷了,大抵框架也是甚為雷同的。


所以你們也別怪誠哥不務正業,只在接拍廣告而不創作熒幕電影了,其實誠哥的修行是無處不在進行的。



另外,如果說《十字路口》補習社廣告視作為《你的名字。》這部大完滿動畫的「前奏」基礎的話。


那另外一部《三得利天然水》廣告則可看作為《你的名字。》後續的延伸----



在《你的名字。》爆火之後,日本「SUNTORY」天然水公司就找到了誠哥,希望藉助這位聲明如日中天的動畫人推手來宣傳自家的產品。


然而區別於以往的新海誠廣告,這一輯廣告直接套用了《你的名字。》中的兩位主角,並截取了他們在規避災難的8年後,彼此在列車對箱相遇,並竭力尋覓對方的最後片段。



「為了能與某人相遇,為了一場奇蹟似的相逢...而活著」

最後在相逢的那個階梯上,兩人拾拿起了天然礦泉水,暢快的喝了下去。



整部短片也就半分鐘左右吧,但伴隨著《你的名字。》OP的旋律,這部短片確實沒少給觀影者帶來青春的味道。


好了,上述兩部給你們介紹的新海誠廣告也正正是與《你的名字。》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作品。


但是對於出道已近20年的新海誠來說,又豈止這兩部廣告創作呢?


比方在《言葉之庭》上映的同年,誠哥也額外創作了一部名叫《某人的目光》短片:


講述了女主在遠方大城市遭受生活的挫折之後,從而懷緬起過去與老爸相處的點點滴滴---從小時候很喜歡與家裡人相聚言歡,到了中學年紀喜歡到外尋找樂子,直到進入大學以及到來社會工作之後,與家裡人就更是鮮少有過交流,生活也慢慢地變得枯燥無趣。



隨後,因為家裡小貓咪的逝世回到了久違的家裡面,並自此與老爸開心相處在一起。


同樣的,在短短六分多鐘的時間裡,成功將家裡人所帶有的那種「不隨時間流逝而消弭」的永恆情感洋溢在每一位觀影者面前---寓意為無論生活遭受何等的摧殘,也總會有家裡人在背後默默給你們加油支撐。



初看起來,相信有很多網友都並未覺察這部短片的「廣告屬性」。


是的,作為廣告,這部短片確實稍顯含蓄了,有點兒類似蘋果最近幾年所拍攝的新年廣告,比方說陳可辛指導的《三分鐘》---貫穿全片你並不能找到絲毫的蘋果產品痕迹,用意就在於傳遞「思念」這兩個字。直到最後的LOGO我們方才明白這是一輯廣告而非電影短片。



而對於新海誠所製作的《某人的目光》,這輯廣告短片則是受託於日本第五大地產集團「野村不動產」而製作的,作為一家地產集團,他們想要傳遞給消費者的則是「安全感」,「家的溫暖」等等與家人相關的感受。


很顯然,誠哥在這部短片廣告中很好到位的詮釋展現了。



好了,上述三輯廣告短片,便是隔夜君於這期文章給你們解讀的內容。


誠然在誠哥的履歷當中還存有著悉數部其為「大成建設」製作的工程建設動畫廣告,也有他最早於07年接拍的「信濃每日新聞」的廣告短片,

不過在這裡隔夜君就不給你們過多闡述了,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到網站上搜索來欣賞一二哦,保證每一部都能夠為你們感受到誠哥嘔心瀝血的付出。



在內容的最後,隔夜君就給各位金主爸爸建議一句有點兒違背今天內容基調的話語吧:誠哥廣告雖美,但如果你們是想要通過廣告來進行直接營收變現的話,那還是別碰新海誠的這玩意哦。


重點不在於誠哥收費有多貴, 關鍵在於誠哥創作的廣告短片實在偏重於藝術展現,而非是營銷增益。


經由《你的名字。》原案改編的《天然水》廣告還算說得過去,採用了彼時大熱的IP,以及時長也僅僅半分鐘罷了。


但對於其餘一眾的廣告短片來說,動輒就是2分鐘,《某人的目光》就更是達到了6分鐘之久,這就極大的限制了投放渠道選擇的可能性---電視廣告的投放可是按秒鐘來計費的,6分鐘的廣告究竟要多少廣告費才能夠投放一次呢?



其次,在營銷圈一直被廣告從業者奉承為聖經,也就是最為有效的方式,那便是「洗腦」二字,而洗腦的關鍵就在於「重複」---品牌名字重複,投放次數高頻。


所以,即便到來2018年了,我們依舊能夠看到暑假有三隻互聯網廣告(「BOSS直聘」「馬蜂窩」「知乎」)採用了這種方式去進行投放---不斷的重複「要做****,就用***」,然後高頻次的在世界盃休息期間投放,觀眾想躲都躲不開。


是的,很多網友都會謾罵這類廣告庸俗至極,甚至還有不少媒體撰文去抨擊呢。


但從各方面的數據來看(搜索量,下載量,新增用戶量等等),這三家公司無疑在營銷洗腦的維度上取得了重大勝利。


當然啦,營銷廣告也僅僅是為企業帶來一波用戶流量罷了,這家公司是否真的有能力去承接,並且築建鞏固的護城河,那還得看他們的服務和產品是否足夠優異呢,不過這已經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了。


總而言之,投放新海誠的藝術廣告,那就最好抱著「給消費者回饋眼球享受」的目的去進行吧,絕非是商業致勝的妙招哦。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隔夜說動漫 的精彩文章:

豆瓣8.2,這部動畫正是新海誠封神前,最後一部「瑕疵之作」!
《海賊王》火葬梅麗號手辦:場面宏大感人,細節入木三分!

TAG:隔夜說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