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聞道國學:地支藏元與地支作用關係論

聞道國學:地支藏元與地支作用關係論

聞道國學風欲起 易學起落幾多秋

中華沉浮五千年 世人皆醒事自休

在四柱預測學中 , 地支也是代表五行信息量的重要因素 , 並且 , 它們是天乾的承載 。因為天干本是聚氣而成 , 就好比火焰一樣 , 如果沒有實際的木頭來燃燒 , 這個火焰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在命學中 , 將地支定義為天干之根。在命局中,沒有地支之根的天干我們稱之為死干,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所以了解地支的屬性,對於四柱預測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地支的關係非常複雜,所以要掌握好火候與分量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這也是最見功夫的技術。如果你隨便翻開一本命書清楚這些關係很容易,但要是在實際中應用就複雜得多了。譬如刑,雖然未見戍是見刑,是指兩支都發生耗力的作用,但有時又不是這樣的,反而見刑見喜。

這就是古人定義不明確的地方。在研究地支關係時,發現其實根本不需要這麼複雜,只要弄明白地支藏元和三合三會關係就可以了。許多命學書籍中,大量的關於地支作用關係的論述,譬如說地支合、沖、刑、害、穿、合絆等,其複雜程度足以讓初學命理的人頭暈目眩。其實原本不必這麼複雜,只要能弄明白地支藏元和其三合歸屬就能一通百通了。

所謂地支藏元,完整的說是地支所藏「人元」,古人以天、地、人三才取象,將地支雜氣稱作「人元」。所謂藏,古人認為地支是由雜氣構成的。平時只顯示出本氣,即地支五行份量最多的五行因素,只有在地支發生作用時,才會將餘氣也顯露出來。餘氣就是地支中不佔優勢的五行份量。但實際中,在批八字時,總是要地支與地支發生作用,不可能絕對孤立的看一個地支的五行份量的。可以將地支分解成天干來看,這樣就可以將所有的地支關係一目了然,從而化難為易,做到神斷就並不是難事了。

聞道國學:地支藏元與地支作用關係論

地支 本氣 雜氣 地支 本氣 雜氣

子 癸 無 丑 己 癸、辛

寅 甲 丙、戊 卯 乙 無

辰 戊 乙、癸 巳 丙 戊、庚

午 丁 己 未 己 乙、丁

申 庚 壬、戊 酉 辛 無

戍 戊 辛、丁 亥 壬 甲

地支中,子、午、卯、酉被稱為「四專」,「四專」的意思,就是指五行純粹,不含雜氣。除午含兩個藏元之外,其餘三個都只含一個藏元。子中藏癸;午中藏丁、己;卯中藏乙;酉中藏辛。四專又被稱為四敗,它們動量強而純粹並且方向性專一,當四專中的任何兩個相鄰的時候,會發生破壞作用。即使是卯午相臨,或是酉子相鄰。理論上說乙木是生丁火的,辛金也生癸水,但由於地支方向力的作用所以不容易融洽的相處。在很多八字組合中,四專代表著精神力,完美主義思想。在地支三合中,四專是合神中間一位,起核心作用,所以又稱將星。 四專相鄰,非沖即破,沖則必分勝負,破則互失作用。在四柱中,無論是子午沖還是卯酉沖,必須要分清勝敗,如果勢均力敵,就要在行運中分勝負,只要分出勝負,才可定應事。由於四專在三合中居中,我們可以將其定性為戰場中的元帥,其動量是主力軍,如果兩軍對壘,是必分勝負的,除非有其它地支隔開。如果子卯鄰或酉午臨,即當「敗」定性,敗的作用是互相磨擦,明爭暗鬥,動量衰弱。好比兩支各有領導的部隊,各人有各人的一套,在共事中摩擦不斷。

寅、巳、申、亥是地支「四生」或「四祿」,丙火長生在寅,建祿在巳;庚金長生在巳,建祿在申;甲木長生在亥,建祿在寅;壬水長生在申,建祿在亥。寅中藏甲木、丙火、戊土。巳中藏丙火、戊土、庚金;申中藏庚金、戊土、壬水。亥中藏壬水、甲木。 四生在地支中代表著矛盾和不穩定的作用力,很難產生持久的作用,它們善變易合,在四專和四庫作用下,它們當中弱者易受合化或剋死,強者通常表現出波狀的作用力。四生在地支三合中居第一位,在將星之前,氣盛於質,所以我們聯想到戰場上的先鋒部隊,聲勢大銳氣盛,動量作力用強烈而短暫,需要將星華蓋的後續支持。

四生相鄰非沖即刑,無論沖刑,都會產生相互衰弱的作用。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四生當中無論用神忌神,只要相鄰就會發生壞作用,除非一方擁有絕對優勢。也可以聯想在戰場上孤軍作戰的先鋒部隊的下場,如果沒有將星的支持,先鋒獨立作戰,要麼兩敗俱傷,要麼全軍覆沒。由於四生在三合中居首位,具有前導力量,所以古書中又稱四生為「驛馬」。

地支中剩下的四支就是丑、辰、未、戍,命書中稱其為「四庫」。四庫的意思,就是有收藏之意,就像倉庫一樣保管五行能量。其中丑是金之庫,辰是水之庫,未是木之庫,戍是火之庫。丑中藏己、癸、辛;辰中藏戊、乙、癸;未中藏己、丁、乙;戍中藏戊、丁、辛。所以丑為金庫的原因是藏有辛金,辰是水庫是因為藏有癸水,未是木庫是因為藏有乙木,戍為火庫是因為藏有丁火。不過,對於四庫的理解不可教條絕對,古書上記載著什麼不沖不開,沖開墓庫等,都要實際而論。四庫本氣都是土,即藏元中第一位的,五行分量中土最重。土本性安靜,當土動之時才會發生作用。

聞道國學:地支藏元與地支作用關係論

但還要看土動到什麼程度,如果土本身就很弱,再大動一下,就消散了,反而是壞事。 土在五行中主雜氣,在三合中居最後一位,用時稱為"華蓋",忌時應屬"臟府"。它的作用力散漫而持久,如果遇到自己的將星,就好比散兵游俑遇到主帥,能加強將星的力量。如果遇到別的隊伍,則變成游擊隊,施展破壞作用。譬如辰遇到子,子辰合,水的力量加強了。譬如辰遇到午,辰會害午,對火起到破壞作用。如果華蓋(四庫)遇到祿神(四生),但沒有見將星,兩股力量是無法匯聚到一起的,但也不致於發生破壞作用。當行運遇到將星時,統領一方的力量出現,三股能量匯聚成功,在四柱預測學中,一個大變化會產生。

前文講述了很多地支三合的內容,但還沒有說明什麼是地支三合。在地支中,子、午、卯、酉分別帶表著水、火、木、金專一的能量。在五陽干中,即壬、丙、甲、庚為代表的純粹五行動量。其中,壬水長生在申,刃在子,墓在辰(寄生十二宮,見以後章節),意思是說,壬水是從申獲得了生命,到子的時候,生命力最旺盛,到卯的時候壬水死了,到辰的時候,壬水的形骸收藏了起來。也可以這樣想像,一條大河(壬)的源頭是高原雪山(申),它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是河流中間的大湖,當它流到下游的時候,水流變得很緩慢,當流到大海(辰)的時候,河流的形狀和動量已不復存在。

聞道國學:地支藏元與地支作用關係論

所以申子辰順逆序相鄰的時候,水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其餘還有亥卯未三合木,寅午戍三合火,巳酉丑三合金,道理如合水一樣,您可以自己揣摩一下。總之,在四柱命盤中,無論是否有三合現象,仍要分清黨野,一般來說,相同三合歸屬的地支會發生好作用,不同三合歸屬的地支會發生壞作用。譬如,戍屬於寅午戍三合,在命盤中,無論是否見到寅或午,它還是歸屬於寅午戍三合。當它遇到申子辰中任何一個,都會產生破壞性的動量,其它地支以此類推。悟通三合之道,在將來斷應事時就不會迷糊。

三合局使一方五行獲得了巨大的能量,但並不是最高量級的,還有三會局比三合局能量級更大。三會局指將星遇到左右地支,氣專一方。譬如寅卯辰,三支皆在東方,木的力量非常強大。如果透在天幹上,是佔有絕對優勢的。還有巳午未會南方火,申酉戍會西方金,亥子丑會北方水。

三會局中,如果將地支打散成人元看,寅、卯、辰相鄰又都藏有甲乙木,寅和辰中的戊土就受甲乙木重克而不存在了,所以古人就將寅卯辰三字全見且相鄰者稱為三會東方木;巳、午、未三字中,都藏有丙、丁火,如果三字全見,則巳中的庚金及未中的乙木就不存在了,古人稱為三會南方火。申酉戍三字相鄰時,由於三字都藏有庚、辛金,故申中的壬水與戊土、戍中的丁火與戊土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古人將此三字稱為三會酉方金。同理,亥子丑三字鄰時,就是三會北方水了。

關於地支作用關係可以總結出如下規律:逢三即刑;逢四即合;逢六即沖。如從子數起,順數三數見卯,得子卯相刑,逆數三數見酉,得子酉相刑,寅亥關係、申巳關係稍有例外,要接合命盤實際有所變化;從子順逆數五數見辰、申,得子辰六合或申子六合(如申子辰在命盤中順序出現即為三合);從子順逆數六數見午,得子午沖。

到此為止,己經了解了陰陽動量與五行性質,並且將水、火、木、金、土以陰陽分成十干,十干又交插作用在地支藏元里。干支作用非常複雜,如果不接合實例,無論學多少年也難弄清其各自的動量級別。

「四柱排盤」了。但仍希望,對干支性質和作用要有一個全面深刻的理解。如果初學命理,這是基本功之中的基本功,不掌握這些,以後無論學到何時,還是很容易鑽牛角尖。當前有很多命理書不講原理,只講竅門絕招,雖然學習了並且「很實用」,但最終還是片面的,如果不通原理,最終還是要鑽牛角尖。武俠小說記載,少林寺有七十二絕技,一般僧人是不可以擅練的,根本原因並不因為"絕密",而是因為武學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基礎不穩就想一步登天,到頭來一定是兩手空空。如果對於十干定義領悟不透,進入以後的課程時,可能還要返回第一章來學習。而掌握紮實的基本功,對於將來技術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命學中最關鍵的基本功就是十干之性。一個一輩子只懂五行生剋的人,至多停留在「斷吉凶」的層次上,很難實現神斷應事的層次,當然,踞離造化無窮的大師境地差得會更遠。


吾輩皆為發揚中華文化精髓,勿惡言相贈,若是批評指教,虛心受教,多多益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