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4招教你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趕緊收藏!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4招教你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趕緊收藏!

孩子的磨蹭拖拉,是很多媽媽的老大難。果媽閱讀社群里很多位媽媽跟我反饋,遇到孩子的小磨蹭,不知道該怎麼辦。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4招教你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趕緊收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比如孩子不聽話、愛耍賴、寫作業慢、起床氣、整天玩遊戲、遲到、吃飯拖沓等等。可以說,媽媽們飽受孩子磨蹭拖拉的困擾。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時間觀、告別拖拉磨蹭呢?

4招助力兒童時間管理

第1招,了解磨蹭行為背後的原因

正面管教中有一個理念:孩子的不當行為背後,都有著原因和需求的。了解磨蹭行為背後的原因,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尊重。我總結了八個原因:

孩子對時間沒有概念。

八歲之前,孩子對於時間沒有具象化的概念,在生活中要跟孩子經常的說出時間,今天是果媽閱讀21天兒童時間管理打卡營的第一天,我給大家的方法就是要讓孩子把時間關聯起來。

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可以說:「寶寶早上已經七點了,我們要起床了。」晚上回來,你可以說:「現在是晚上6點,是媽媽做飯的時間。」晚上你還可以說:「現在到九點了,我們該要上床去聽睡前故事了。」

在做每一件行為的時候,關聯上時間,這樣的話孩子才會了解到,原來我們的生命當中,時間是跟事情相關聯的。長此以往,慢慢的他就會知道我們家庭的節奏了。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4招教你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趕緊收藏!

在16年果媽閱讀講了一本書,叫做《簡單父母經》,這是華德福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本書。這本書告訴我們:

孩子需要有節奏的生活。這種規律會讓他感覺非常安全。安全感不僅是愛孩子,更多的是要讓孩子在家庭的環境中感到安全。

如果每天吃飯、出門等的時間都不一樣,孩子就不知道每天生活的秩序,慢慢地,也會對時間更加沒有了概念。

父母大包大攬、包辦代替,使孩子沒有時間意識。

時間管理應該是讓孩子來學會自身的管理,可是如果我們平時都已經大包大攬了,那孩子更加不需要管理。要允許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實際上,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要適度的放手。

不正確的監督。

不在孩子身邊督促,孩子就拖拉。經常督促,孩子會認為在父母面前我要快一點,父母不在了就可以慢一點。

孩子什麼事都不著急,天生慢半拍。

龍應台有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在果媽閱讀引起很多會員的反響。孩子天生慢半拍,我們也要允許孩子有慢的時間。

做時間管理,並不是每天都很快,讓孩子不停的做事、學習,也要允許他有慢下來的時間。我們的生命需要有張有弛。當你能夠允許慢的時候,快就會發生。有句話說的好:慢慢來,才會快。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4招教你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趕緊收藏!

不要催促你的孩子,因為你越催促他就越慢。

有一個美國媽媽唱的視頻。她的歌唱得飛快,正如我們每天的嘮叨、催促。孩子不是機器,不會因為按催促按鈕就馬上反應。溝通有很多方法,如遊戲、進入孩子內心世界。

孩子猶豫不決,就會浪費時間。

孩子猶豫不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別說孩子,就連我們成人,有時也會有選擇恐懼症。所以,為人父母,不要認為孩子猶豫不決,就浪費時間。

孩子苛求完美做事,就會浪費時間。

人追求完美,我們需要在生活中給孩子傳遞完成好過完美的理念,然後帶著孩子體驗。

果果是處女座,塗色也要求完美。此時,我會鼓勵他,並且在旁邊工作著說:「你看媽媽這個事情也沒有做好,但是也沒關係,我下一次做得更好。」即在生活中不斷地正確的價值觀傳遞出去。

分散注意力,自然就會消耗時間。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對於一個低年級小學生來說,15到20分鐘的專註時間都已很長。因此,要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把目標分解,任務化解,大任務變成小任務,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現在進行整體的回顧。我們了解了孩子磨蹭行為背後的原因,讓大家放下了一些焦慮。是的,只有當我們接納了真實的孩子,慢慢的我們才能夠更好他們更好的相處。了解才能夠理解,才能尊重與接納。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4招教你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趕緊收藏!

第2招,制定改變孩子命運的時間表

這基於一本書,書中一個優秀孩子的時間表發給大家。這個表分為兩張,一張是幼兒園的孩子,一張是小學的孩子。我們來看一下它們共同的特點。

有著固定的生活節奏,周末也不例外。

我們在生活當中要有一定的節律,不要在周末的時候徹底打亂,使得一周無所適從。

父母和孩子一起的共渡時光。

親子時光不是指揮孩子做事,而是跟孩子一起做。比如一起閱讀,一起做家務。做家務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它可以培養對於一個家的歸屬感、價值感。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很重要一點,就是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生存,必須要有他的價值感和歸屬感,否則他就不能夠自我實現。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有的孩子的不當行為就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他才會覺得有了價值感。

跟孩子一起做家務,孩子就會慢慢的去習得。我也是這個家很重要的一員。至於如何構建孩子的歸屬感,去年果媽閱讀讀了一本書《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有的書雖然之前聽過,但是當你學習了後面很多的知識再回去聽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知識之間都是有連接的。

讀書的快樂在於,它能夠讓你構建起來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從我講課思路、案例分析中,你可能就會有自己的思考。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4招教你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趕緊收藏!

第3招,培養孩子要事第一的習慣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有一個習慣,叫做要事第一。我們的事情要排序,把它按重要、緊急的程度進行劃分。也就是要引導孩子,做事情要分清楚輕重緩急。有的媽媽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效率太低,而且生活中分不清主次,不知道應該先做什麼事。

我們的時間本就有限,應該先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在生活中跟孩子培養要事第一個的習慣,孩子就會自覺、主動的說:我今天應該先把什麼事情做完。

要事第一對成人也非常重要。在跟果果的相處中,我會經常給他傳遞這樣的概念。比如,今天我要和大家講微課,就沒有辦法在家陪他睡覺。因為8:30—9:00是講故事的時間,如果我在家裡而不陪他,他會很有情緒。

我之前就告訴他,媽媽晚上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而且只能當天來做。他知道了,講課是今天最重要的事,明天陪他睡覺則是這天最重要的事。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自己有要事第一的好習慣,就可以在不知不覺間讓孩子也培養出來。另外柯維還有一本針對學生的七個習慣《七個習慣教出優秀學生》,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去看一看。

第4招,主動激發孩子內在驅動力

我們的大腦有時不想變化,想停留在舒適區。如果想要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讓他主動練琴,主動每天早早起床上學,就要靠我們激發。這涉及到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互動。

你在生活中跟孩子溝通使用怎樣的語言?可以嘗試把對話錄下來,聽聽看,你有沒有鼓勵他、發現他的優點、發現他良好的表現?還是不停地用反話刺激孩子。孩子不是機器,而是一個人。

德雷克斯曾說:人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孩子需要的是媽媽給他愛、看見他良好的行為和表現。這個我們可以用美言錄來記下來。三表一錄,是非常好的時間管理工具,可以幫助孩子構建良好的時間管理的習慣,這將在我們日後的課程分享中講述。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4招教你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趕緊收藏!

此外,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不要比較孩子。

回家過年時,果果經常和一個姐姐一起玩,姐姐大幾個月。果果比較愛做家務,而姐姐的媽媽看到後,就開始比較。

有一天,姐姐的情緒爆發,大哭起來,媽媽想把姐姐關到房間里。我跟這位媽媽說:「姐姐哭其實挺正常的,因為他覺得你一點都沒有關心,她也在很努力的掃地,你沒有看到她的優點。你僅僅是拿她跟果果比較,你一直在抬高別人的孩子。你把自己的孩子看得太低了,她得不到媽媽的認可。」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推薦給身邊的朋友。我是果媽閱讀創始人果媽李璇,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