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痛罵張良,張良點頭流淚,劉伯溫為何心驚?

朱元璋痛罵張良,張良點頭流淚,劉伯溫為何心驚?

劉伯溫為何要退隱山林?只因為,朱元璋把張良罵的點頭流淚!

文學漫談第二百三十四期,點評的是徐渭(或無名氏)的小說《英烈傳》。不是歷史人物,不是影視劇人物,不是其他文學小說,請大家予以區別!歡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請先看下徐渭(或無名氏)的原著好嗎?

上回咱們說到,在廖永忠的建議之下,攻打偽夏的朱元璋的軍隊,首次出現了類似於現在特種兵的隊伍,身著草綠色的迷彩蓑衣,悄悄的迂迴到敵人的背後,給敵人意想不到的痛擊。一直到現在,那草綠色的迷彩蓑衣,一直都被現在的特種兵野外作戰服模仿。

最終,在這群明朝第一批特種兵的幫助之下,偽夏政權被成功攻破。為此,朱元璋是十分的高興,為了彰顯自己的豐功偉績,朱元璋下令,讓宋濂仿照舊制,開始向歷朝歷代的皇帝以及功臣們,炫耀自己的事迹。

其中,就有一段關於「對漢高祖進酒三爵」的定製的傳說,不過,這不是蟲子天下今天要說的重點,今天蟲子天下要給大家說的,是另外一個故事,那就是朱元璋痛罵張良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的時候,有一個漢初三傑的說法,他們分別就是蕭何、韓信和張良。那麼,朱元璋那麼推崇漢高祖劉邦,將自己與劉邦相提並論,為什麼又會對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不能容忍呢?

對此,在書中第七十八回《皇帝廟祭祀先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太祖又行至一泥人面前,問道:「此是何人?」伯溫奏道:「這是張良。」太祖聽罷,烈火生心,手指張良罵道:「朕想當日漢稱三傑,你何不直諫漢王,不使韓信封王,那躡足封信之時,你即有陰謀不軌,不能致君為堯、舜,又不能保救功臣,使彼死不瞑目,千載遺恨。你又棄職歸山,來何意去何意也?」太祖細細數說,只見張良連連點頭,腮邊吊下淚來。

在上面這段描寫當中,朱元璋之所以會怒罵張良,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張良不「直諫漢王」,從而使韓信封了王。話說,韓信同為漢初三傑之一,為什麼不能被封王呢?因為,韓信曾經以封王為要挾,拒絕發兵救助漢高祖劉邦。韓信的這種做法,在朱元璋看來,其實是大逆不道的。

另外,朱元璋在述說韓信不義的同時,也承認韓信是一名忠臣。但是韓信屈死的時候,卻不見張良出面說情,這就是所謂的「不能保救功臣,使彼死不瞑目,千載遺恨。」可以說,朱元璋的話,句句在理,所以,雖然是張良的泥人,而這個泥人卻也「連連點頭,腮邊吊下淚來」。張良的點頭流淚,似乎也證明,朱元璋罵得對!

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亦或者,朱元璋也是有意這樣說,也是有可能的。朱元璋痛罵張良的行為,讓陪在一邊的劉伯溫心驚膽戰,朱元璋罵的是張良,劉伯溫為何心驚呢?又為什麼要退隱山林呢?對此,在書中有一段劉伯溫內心世界的描寫:

我與張良俱是扶助社稷之人。皇上如此留心,只恐將來禍及滿門,何不隱居山林,拋卻繁華,與那蒼松為伴,翠竹為鄰,閑觀糜鹿銜花,呢哺燕舞,任意邀游,以消余年。

這是劉伯溫當時內心的寫照。劉伯溫認為,他與張良一樣,都是「扶助社稷之人」。現在,朱元璋能痛罵張良,將來,極有可能也痛罵劉伯溫。而且,張良已死,罵也就罵了,但是自己還活著,將來一旦挨罵,必將大禍臨頭。與其等著挨罵而大禍臨頭,還不如提早退隱山林的好!

不過,雖然劉伯溫想的很好,在會去之後,馬上就辭官回鄉了。可是,朱元璋沒殺他,卻被胡惟庸找了個理由,殺死了。自劉伯溫死後,當初的那些開國功臣們,或病死,或戰死,或被冤屈而死。基本上,當初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將士們,沒剩下幾個了。

那麼接下來,在《英烈傳》當中,還有哪些你沒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們下回再說!

依據事實,說出真實的感想!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蟲子天下,看更多有態度的原創文學點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蟲子天下 的精彩文章:

唐嫣腰圍和腿長數據公布,談婚後生活:更有責任感了!
金庸先生沒有騙人,朱元璋與張三丰,真的有關係!

TAG:蟲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