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鑽進前蘇聯「奇葩」軍用飛行器內部探秘 一設計讓人是大感意外

鑽進前蘇聯「奇葩」軍用飛行器內部探秘 一設計讓人是大感意外

圖中這架破敗的飛行器,是前蘇聯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在海軍服役的A-90「小鷹」(Orlyonok)地效飛行器。提起地效飛行器,讀者們首先想起來的大概是「裏海怪物」吧,那可是一架近500噸重的大傢伙了。A-90「小鷹」沒有「裏海怪物」那麼大,但起飛重量也有125噸,其主要從事裏海和黑海的軍用運輸任務。今天,我們就來隨著探險者的鏡頭,鑽進這架保存在莫斯科海軍博物館的A-90內部探秘一番吧,

70年代的飛機駕駛艙都是這樣滿是讓人眼花繚亂的模擬儀錶,不經過嚴格的培訓和具備強悍的記憶能力,是搞不定這麼多按鈕和開關的。

讓人意外的是,機艙內居然設置有衛生間和洗手台,這真是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A-90「小鷹」共有3台發動機,安裝方式極為奇葩。其中2台為NK-8-4K渦扇(安裝在機頭,進氣口朝上尾噴口朝向兩側下部),另1台為NK-12 MK螺旋槳發動機(螺旋槳安裝位置在垂直尾翼的頂部)。大家注意看圖中機鼻處的渦扇發動機和垂尾頂部的螺旋槳發動機

進入A-90機艙的方式也很奇葩的,是機頭側開,放下跳板,讓人員和裝備出入。機頭側開後能看清楚一側渦扇發動機的尾噴口。

功能艙內設置有雷達顯控台和控制機櫃

駕駛艙右邊的控制台也像是一家「鐘錶店」

有些老式儀錶為了在能見度低時可以觀測數據,在指針和刻度上塗有熒光粉或者電致發光。

在駕駛艙內,設有通向外部和機艙內部的出入艙口。

駕駛艙中央門後面背部是活動武器轉塔,在這裡機槍手可以操控雙聯裝12.7毫米機槍進行防禦。

左側門後面是一間看起來像休息艙的空間,艙壁包裹了軟質保溫材料。

上下駕駛艙的樓梯,下部空間還是挺寬敞的。

線束和電纜的捆紮和走線方式還是非常嚴格的,體現出當年的水平。

駕駛艙下方前部空間安裝有機載雷達等設備,機櫃排列非常緊密。

機載雷達天線被安裝在機鼻最前端,它外面是一個可以透波的罩子。

運輸艙左右裝有可摺疊的座椅。除了運輸人員,還能運送一定體積的散貨和武器裝備。

機艙靠近駕駛艙的部位還見縫插針的裝有多台設備,其中包括一台飛行記錄儀(紅色物體)。

打開飛行記錄儀蓋子後,裡面是盤式磁帶記錄裝置,那個年代就是靠磁帶來記錄和保存數據的。

機艙尾部安裝有NK-12 MK螺旋槳發動機等設備

機艙內設置的錨體,用來水上穩定姿態。A-90「小鷹」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投入服役後,一直使用到1993年退役,但裝備數量極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越南戰爭老照片:美軍這一款恐怖武器號稱「步兵切割機」
北極是俄歐相爭重地 芬蘭與瑞典又真槍實彈在俄家門口展示武力

TAG:新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