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驚天醜聞!體檢亂象:假醫生、假報告、抽的血不化驗直接扔!

驚天醜聞!體檢亂象:假醫生、假報告、抽的血不化驗直接扔!

引言

相信大家都有過或多或少的體檢經歷,但是你是否想到過,有些黑心體檢機構,剛剛被「護士」抽出的一管血,轉身就被扔進了垃圾桶...諸如此類的行為,不僅令消費者憤怒,更是對那些真正辛苦付出的醫院和醫生不公平!體檢行業亂象的背後原因是什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體檢?

醜聞

近日在某大型活動中,一位企業家之言體檢行業黑幕,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企業的老闆,在給員工選擇體檢中心時,只看中便宜,但是問題就是,你不知道幫你們員工做體檢的超聲醫生,到底是護士還是超聲醫生,因為有些黑心醫院會用護士假冒醫生去做超聲,而且有的醫院抽了血之後看都不看,把血直接倒掉,給結果。因為癌症的發病率是千分之三,也就是說,如果體檢中心抽了血後看都不看,就算出了錯誤的概率也是千分之三。」

簡而言之,就是一些體檢行業利用了大病發生概率低(也就是誤診概率低)的特點,昧著良心,渾水摸魚。

網路評論

此事曝出後

輿論立刻炸開了鍋

話題立刻上了熱搜

網友們紛紛表示氣憤

這個真相令人難以置信

行業數據

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健康觀念逐步轉變,健康體檢成為一項常見的預防疾病行為,我國健康體檢市場前景變得巨大,許多人都是抱著「早發現、早治療」為目的參與體檢。

在2016年我國體檢市場容量已經超過1200 億元,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700億元。而行業變大,也引發了多種亂象,希望大家以後如果要去體檢,盡量選擇靠譜的醫院和機構。

不得不說,體檢行業之所以發展,也無不跟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且不健康、缺乏鍛煉...人們表面可以不在意,但是內心總是有著擔心,因此,依靠體檢不如自己行動起來!

數據來自網路

必備癌症篩查知識

我們人人都害怕癌症,癌症篩查是一種更專業,針對性更強的體檢方式,那麼,哪些人要做,要做哪些項目?

1,肺癌篩查:千萬記住用CT

X光片檢測肺癌,由於其解析度低,因此檢出率比較低,如果胸部X光片檢查診斷是肺癌,臨床常常就已經到晚期了。可以說,用X光片查肺癌,完全是在假裝防癌。特別是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光片換成CT。

2,乳腺癌篩查:千萬記住用乳腺鉬靶

有些人認為CT是萬能的,並非如此。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首先建議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於乳腺CT,核磁檢查效果明顯更好。

3,宮頸癌篩查:千萬記住用TCT

很多人一說檢查宮頸癌,首先想到HPV檢查,其實HPV是對病因的檢查。真正有效檢查宮頸癌的是TCT檢查。

4,前列腺癌篩查:千萬記住做PSA篩查

腹部彩超根本查不出早期前列腺癌,甚至連確診作用都沒有。篩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檢查就是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專家建議:50歲以上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PSA價錢更加低廉,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5,食管癌篩查:千萬記住做內鏡檢查

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做什麼檢查。做好的方法就是做內鏡檢查。

6,胃癌篩查:千萬記住做胃鏡檢查

胃癌篩查主要是胃鏡檢查,其他方法檢出率都很低。

專家建議:胃癌高危人群可考慮直接進行胃鏡篩查。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則取活檢送病理學檢查,後續根據活檢病理結果採取相應的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

7,結直腸癌篩查:千萬記住做腸鏡檢查

結直腸癌篩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在很多體檢中,很多人最不願意做腸鏡,往往會忽略。

8,肝癌篩查:千萬記住甲胎蛋白+B超

很多人體檢時都會選擇做腹部B超,以為這樣可以查出肝部問題,其實很容易漏診。

專家建議: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長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齡40歲以上,建議考慮每半年篩查一次,國內多數專家建議聯合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對肝癌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篩查,發現異常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結語

也許任何行業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和潛規則,而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們也不能完全寄希望於體檢,更多應該從自身做起,強壯自己的身體是擁有幸福人生的重要一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收穫健康的身體,正如東方易元的宏願:「但願天下無疾苦,福滿人間太平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筋洗髓功 的精彩文章:

TAG:易筋洗髓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