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處人第一法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處人第一法

自家好處掩藏幾分,這是涵蓄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當自己做出點成績來了,不必到處宣揚,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的光輝太耀眼,就容易被別人注意,君子心底無私倒還罷了,小人妒忌心強難免心生不測,風頭不要出盡。

人生之路漫長,適當避開鋒芒,一來涵養性情,二來積學儲才,做出更大的貢獻,提升自身的修養

老話雖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但我們應該少說,特別是少說人。不論隔牆是否有耳,少論人過,總是口中留德的好事。逞一時口舌之快,招後來無妄之災,得失之間,想必不難判斷。

再者,好言人非,勢必議論評判,容易養成一張利嘴,難免有損忠厚之德。盯住他人不好之處,津津樂道,只是看到了別人的過錯,而自家的身心修養如何,言行處事如何,卻置之不理,放任自由。

這分明是吃自己家的飯,管別人家的事,最後自己是否有飯吃還不知道。所以,他人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不要四處宣揚,這也是在培養忠厚之德。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寧王朱宸濠謀反,被王陽明在短短兩周時間之內迅速平定。陽明本來迅速將大敗叛軍,生擒朱宸濠的消息上奏給了朝廷。

但是明武宗身邊的佞臣許泰、張彬、張忠等人從中阻攔,沒有把奏摺呈給武宗,反而慫恿武宗御駕親征。許泰等人決定在鄱陽湖上放走朱宸濠,然後由武宗親自率軍督戰,生擒寧王,凱旋迴京。

如果這樣做,勢必徒生戰事,招致天下大亂,所以陽明不願意交出朱宸濠。

為此,那些佞臣就造謠說:「王陽明先與寧王交通,曾經派遣門人冀元亨往見寧王,答應借兵三千給他,後來看大事不成,就將寧王擒獲以掩蓋自己的罪名。」

幸好太監張永深知陽明忠心耿耿,極力為他辯護,帶領兩千軍兵,以調查寧王謀反的情況為名,先來到浙江杭州,等待陽明。

陽明認為,江西的民眾,久遭寧王的荼毒,現在又經過大亂,又有旱災,還要供給軍餉,困苦到一定程度,難以忍受了,一定會逃聚山谷為亂。

之前幫助寧王還是被迫脅從,如今因貧窮之故,起來造反,那天下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險了,到那個時候再去興兵平亂,談何容易?

張永也了解情況,但是他還是勸陽明說:「我這次出來,是因為群小在君側造謠,想要幫你,不是為了奪你的功勞而來。順著皇上的心意去做,還可以挽回局勢,如果逆其意而行,激怒群小,天下也就沒救了。」

陽明於是將朱宸濠交給張永,張永到武宗身邊極力稱讚陽明的忠心,和他讓功避禍的意思,武宗也最終停止了荒唐了親征。

在這次事件中,陽明如果一意爭功,就難脫群小的中傷,適當退步,方能全身而退。「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陽明所為,正合此理。

因此,韜光養晦很重要,出風頭要謹慎,能容人人亦能容我。心放寬,眼光放長遠,不爭一朝一夕之功,且圖千秋萬世之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會說話的人 在委婉含蓄中水到渠成
白鹿洞書院:儒家聖域的復興之路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