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通往寺院的古道,就是通向證道的路……

通往寺院的古道,就是通向證道的路……

文/山門歌者

五台山寺院多,古迹留存也多,雖然近年各個寺院都修了更好的路,但那一條條通往寺廟的古道,才是寺院本原的搭檔,石頭鋪就,綠樹蔭蔽,與寺院合在一起,渾然天成。

原本就該是這樣的道路,也只有古道,才襯得起寺院的清靜,原裝的路,確確實實是最好的路。

新的道路,就像是新的修行方式,我們的生活更便捷,衣暖食飽,夏天有製冷,冬天有暖氣,但是,越是這樣安逸的生活,修行越不易。

從前的人,慣於吃苦,一步一步走路,對他們來說是最正常不過,現在的人,慣於方便,出門代步工具極多,莫說是路多,哪怕是路況稍有不好,就抱怨異常。

這是去拜佛的路,這也是證道的路。

這是出行,這也是修行。

新的路並不是一定不好,舊的路也不一定全然正確,但是核心不變,路是途徑,是抵達寺院的道,也是通往般若的道。

鋪路的石頭上生了青苔,秋寒一到,青苔乾枯成片片金色的斑駁,我踏著經年的花崗岩石,滿心虔誠,走在這路上,無盡感慨,你瞧瞧,再堅硬的稜角也會被歲月磨平,變得圓潤。現在,人人只見著石頭的厚重,再不會想到它從前只是頑石一塊兒。

我常去的寺院,近幾年著實變得熱鬧了不少,新拓了地方,新建了大殿和居士樓,但僧侶依舊生活在舊寺里,每天清掃院子,撒細砂,偶爾尋一些新的石頭,修補庭院。

有位法師還養了一隻小白貓,在山崖邊圈出小小一方菜園子,種點辣椒、豆角兒和北瓜,十分安適。

小菜園的下方,正對著那條沒什麼人來往的山路,露水鋪滿草葉,是滿地的嘆息,映襯著石路的孤獨。除了住在寺院的僧侶,和偶爾來尋覓美景的攝影師,這條山路已經鮮有人知了。

長長的路,曲徑通幽,在幽深的樹林里,似乎沒有盡頭,而穿過層層的山林,又隱約傳來梵音,恍惚間,感覺自己已經走進了極樂世界。

老石頭路,有不為人知的趣味。

種菜的法師很和藹,偶爾還說起在七八十年代,他還年輕的時候,每天就是走這條路去泉眼挑水,一天三擔水,一個人挑完另外一個接著去,不是不想一次多去幾個人挑完,是寺里只有兩隻鐵皮水桶。到了冬天,怕來往的人打滑摔倒,每天早起還要先去路上墊土撒煤渣。

日日年年,做完早課之後,他和幾個師兄弟就在這條路上忙,挑水砍柴背煤,撿石頭修路,曬玉米皮搓麻繩,編草墊子編床墊子,一件件都做好,才能進堂里聽師父講經。

因為過得清苦,所以格外珍惜學習機會,不捨得浪費一點點聽經的時間。而現在,學習條件極大的便利,修行卻愈發不容易。如何抵制聲色誘惑,如何安住身心,這些可都要比挑水背煤難多了。

就像是那條幾乎被荒廢的老石頭路,從石頭路去寺院,在時間和距離上是最短的,只是要吃些皮肉的苦,而水泥柏油的新路,看著很方便,實際卻是幾倍的路程,要花費不短的時間。

開車比走路慢,因為全都是盤山的公路,一路爬,一路繞。

但人們為什麼選擇新路呢?第一,即便開車慢,那出力的也是汽車,人是很輕鬆的。第二,在拉貨上,人確確實實遠不如汽車。

新路老路,各有優劣。但不管是新路還是老路,都是通往佛門的路。不同的皮囊,不同的故事,奔向共同的目標。

路不同,所遇困難不同,所見所聞亦不同,但如果見慣了,也就無驚無擾,不為所動。

路多了,心不能變,心是方向盤,只要時刻謹記心底方向,蜿蜒曲折,百轉千回,終究會到。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晨鐘暮鼓」:佛教中鼓的故事
楚石禪師:休念功名唯念佛,但憂道業勿憂貧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