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80多個國家將黃金儲備存放在美聯儲地下金庫,這是為哪般?

80多個國家將黃金儲備存放在美聯儲地下金庫,這是為哪般?

學過政治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馬克思的名言:貨幣天然不是黃金,黃金天然是貨幣。人類千百年來的商品流通和經濟活動賦予了黃金的貨幣屬性,它不僅僅作為一般等價物出現在大眾面前,而且還是社會財富的象徵、價值貯藏的手段、消災避險的工具。黃金能夠成為天然的貨幣,當然是因為物以稀為貴,但如果僅僅是這個原因把黃金推上寶座,那鑽石啥的就會喊冤了。黃金容易切割、流通方便、能夠長時間保存,完全符合一般等價物的標準,「黃金天然是貨幣」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要知道,黃金是一國主權貨幣的信用支撐,是維持貨幣價值的最終保障。通常意義上講,作為戰略資源的黃金必須牢牢掌握在本國手中才算得上安全,才睡得了安心覺。但事實上呢,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的近7000噸黃金儲備存放在美聯儲的地下倉庫里,幾乎佔到全世界官方黃金儲備的30%,美聯儲的地下金庫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全球最大的金庫。自己家的黃金放在別人的庫房裡,這是為什麼呢?

經過二戰,美國大發戰爭財,巨量黃金流入美利堅, 據稱當時美國的黃金儲備佔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二,而其他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則陷入衰退。1944年7月,美國布雷頓森林會議召開並簽署協議,著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形成,規定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可按35美元/盎司的價格向美國兌換黃金,美元取代黃金成為各國貿易的通用貨幣。為了交易、結算、交割的便利,各國把大量黃金直接存放在美國,等於在美聯儲開了戶頭,按年交保管費。現在,確立美元本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早已崩潰,但很多國家的部分黃金儲備仍然躺在美聯儲的地下金庫之中。當然,像德國、荷蘭、奧地利等國紛紛取回部分黃金儲備,以應對金融風險的衝擊,只是美國的態度比較曖昧。

再者,美國有著全球規模最大的黃金交易市場,安全係數也得到各國的認可,把一部分黃金儲備放在美聯儲,可以方便交易,省去長距離運輸的麻煩。真正的黃金交易並不像我們平時買賣紙黃金,是需要實物交割的。由於各國都在美國開了戶頭,政府間的黃金交易在實物交付時不過是從A國庫房轉移到了B國庫房,甚至無需轉移,做好賬務處理即可。如果一國想要用黃金換取外匯,就不用辛辛苦苦攜帶黃金實物長距離奔襲了,節省了交易成本、運輸成本。

這幾十個國家的黃金儲備並不是免費存放在聯儲庫房的,需要按時交納保管費。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十幾萬、幾十萬美元的保管費算不上什麼。如果大量儲備全部運回本國存放,相應的庫房建設成本、安保成本、人力成本遠不止這個數字。

坐擁全球最為龐大的黃金庫房,美聯儲並沒有公布金庫的詳細信息,拒絕讓局外人清點金條、查閱賬務,當然,審計人員和帳戶持有人除外。 前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給出的理由是這樣的,「當你把錢存進一家銀行,難道這家銀行應該把你賬戶里的餘額公之於眾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圍爐白話 的精彩文章:

加拿大前總督花銷大,特魯多表示將重新考慮卸任總督津貼

TAG:圍爐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