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F16V來到周邊,殲10C亞洲最強輕型戰機地位遭最嚴峻挑戰?

F16V來到周邊,殲10C亞洲最強輕型戰機地位遭最嚴峻挑戰?

殲-10C

隨著珠海航展的結束,中國空軍主力殲-10系列戰鬥機在航展上大放異彩,除了矢量機動表演外,地面展示的殲-10C戰鬥機也十分搶眼。而殲-10C戰鬥機的主要特點就是更換了新型火控系統和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隨著中國大量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曝光,中國戰鬥機在技術上的升級越來越強大。

換裝殲-10C的試驗部隊

殲-10C雷達特點就是有源相控陣系統,有源就是機載火控系統雷達是單獨的發射單元。並且有源相控陣系統外觀相當輕巧,天線的厚度低於300毫米,這對於戰鬥機減重來說十分重要。整個設備組件代表了新時代的中國空軍的技術水平。中國機載火控雷達的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從航展上曝光的雷達來看,這款雷達體積遠遠小於俄羅斯和法國的相關產品。

殲-10A

殲-10戰鬥機在誕生的時候由於受到技術限制,很多設計和電子信息化都沒有達到最佳效果。在電子信息化留下了明顯提升的地方,特備是殲-10機體已經完全成型的情況下,達到了最佳的效果。並且改進電子系統還幫助殲-10戰鬥機減輕了重量。

中國空軍的殲-10C部隊

殲-10C特點就是電子信息化的高度集成,這包括了航電和火控系統。航電和火控系統就是現代化戰鬥機不斷升級的一個過程。殲-10系列在軟體設計上進行了充分考慮,改進了航電設備,增加各種外掛武器,比如可以發射霹靂-12、霹靂-15空空導彈。在更改了航電系統後,可以很方便的升級,不必像蘇式戰鬥機那樣,每一次修改都必須推出一個型號。而殲-10B/C本質上就是差不多,就是據稱就是一個生產線出來。這就考慮戰鬥機設計師對戰機後續發展理解。

殲-10C 原型機

如果戰鬥機得不到信息化改進,特別是隨著信息化時代來臨,每日的電子信息產品突飛猛進的改變,這些優勢遠遠超過了當時裝備殲-10戰鬥機設備。而殲-10在上個世紀80年代推出設計的時間段,軍用計算機運轉速度就每秒百萬次都了不得了。當下的軍用計算機都已經到了幾億次。這個差距真不是一朝一夕,所以設計者在航電系統、火控系統、後續雷達時候考慮就不一樣了。

F-16V

殲-10C戰鬥機通過對航電、火控、雷達的改進,完全是一架完整的三代半戰鬥機,完全可以對抗後來出現的颱風、陣風戰鬥機,超出自己殲-10原型機太多。第三代戰鬥機出現本身就是隨著軟體程序的崛起而進步的,比如電傳飛控、靜不穩定性等。這些都是沒有計算機時代達不到的。當隨著電子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殲-10C的水平應該是超越周邊所有國家和地區的F-16戰鬥機,特別綜合體系下的殲-10C現在水平要遠遠高於F-16。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要不遺餘力的向中國周邊國家推銷自己的F-16V戰鬥機,達到壓制殲-10C戰鬥機目的。 在現代空戰中,超視距空戰、遠程打擊成為主要作戰方式,因此殲-10的遠比F-16更為全面,更加適合現代體系空戰的需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出鞘 的精彩文章:

再度變卦!土耳其將撕毀與俄協議,稱用愛國者-3補充S400

TAG:出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