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18年中央美術學院校考考題解讀,以央美為目標的你不能不看!

18年中央美術學院校考考題解讀,以央美為目標的你不能不看!

近幾年,中央美術學院開展了一系列教學改革舉措,包括招生、教學資源整合以及畢業環節等等。而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招生改革首先成為工作重點。

2018年招生工作是在總結前三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展開的。如果說前三年更多注重的是面對「應試」問題,各院系還在摸索中謹慎前行的話,那麼今年的改革可以說各院系在組織工作的嚴謹性以及試題內涵的深度和廣度方面整體又邁出了一步。就命題環節來講,無論學校還是命題教師,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各專業所出的試題既考慮了本專業特點,又強調了創造性內涵。除此之外2018年央美的試題不再局限於對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考查,明顯增大了對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文化敏感度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中央美院招生改革已是第四個年頭了,四年里不斷地細化招生規則,改進招生方法,尤其是命題環節不斷調整和規範。改革的目的首先是在保障考試安全的前提下,努力體現考試試題的學術內涵,讓考試真正考查出考生的真才實學。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以及國家對人才需求的變化,中央美院的招生改革正在進一步走向深入,比如未來考題是否公開?是否仍在全國各地設立考點?能否採取函報的初試方式?初審通過後集中進行複試?以及能否增加口試環節?等等。都是央美之後改革中需要認真考慮的環節。

根據相關數據,2018年央美各專業總報名40098人,總計劃811,錄取率為2.02%

央美18年本科招生校考試題解讀

造型藝術

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造型能力、色彩能力和畫面組織能力,同時加入對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考查。

1.《素描》:六小時全身素描肖像

在表現對象比例、結構的同時,要描繪出對象的性格特點,利用黑白灰層次及線條組織完整的畫面。

2.《色彩》:大半身色彩肖像

分析色彩冷暖,以塑造形體和空間,兼顧形象刻畫及畫面的色彩結構。

3.《命題速寫》:關係——多人物動態組合

學畫的人接觸最多的詞可能就是「關係」,如「整體關係」、「色彩關係」等等,對於「關係」這個詞除了與繪畫的關聯之外,是否能有更深的理解與內涵的拓展。人來到世界上,像進入一個無形的網路,個體與外部世界無不發生著種種關聯,產生種種關係。

這個題目一方面要求多人物的動態關係組合,旨在考查考生是否有能力將幾個人物較為自然、巧妙地組織起來,同時,是否能真誠清晰地依據個人經歷將人與人之間關係傳達出來。另外,命題速寫不設模特,是將「速寫」的概念更多地傾向於繪畫的狀態或方式,而不是傳統概念意義上的「擺模特畫速寫」。

中國畫

1.《書法創作》:自作詠春七絕一首

今年中國畫學院考試書法創作一改往年以書寫古詩為內容,而以自作詩為命題。自作詩可檢驗應試考生對古體詩格律、韻腳、立意的基本認識與國學修養。書寫方式可從隸、楷中任選一體,從中可檢驗應試考生對傳統書法的學習及書寫能力。詩、書是中國畫的基本要素且不可分割,中國畫學院本科招生欲吸納有國學修養,在詩、書、畫方面都全面發展的學生。

2.《線描》:線描人物半身寫生

線描半身人物寫生,要求從頭畫到雙手的半身像,目的是考查考生對中國畫線條藝術規律的理解和運用中國畫線條塑造對象的造型能力。

首先強調人物造型的準確、生動,從觀察對象到描寫要經過提煉、概括的藝術手段,考查考生從具體形象上提煉出線條的能力。

運用線描刻畫對象,「骨法用筆」是其藝術核心,從傳統中國畫審美要求入手,體現出線條的寫意精神,以及線條以書入畫的書寫性。

考查考生對組織線條的疏密聚散、粗細曲直、虛實空間的藝術處理水平。

3.《速寫》

速寫分為三部分:兩幅動態速寫,一幅靜態速寫。三幅速寫畫在一張試卷上。人物速寫考試是對考生在平時生活里對其周圍生活的觀察和迅速捕捉人物對象的造型能力的綜合考查。

動態的快寫:時間為5分鐘。人物模特連續重複一個動作。考查考生在很短時間內捕捉人物的運動規律及迅速地表現出人物形象及動態的造型能力。

要求:運用簡練概括的線條準確生動地表現人物動態,造型、比例準確,線條優美。

動態的慢寫:時間為10分鐘。人物模特連續重複一個動作。相對上一幅快寫,這幅速寫要求用比較豐富的藝術處理手法表現出人物形象表情。人物動態比較深入細膩地描寫及服飾、道具的刻畫,考查考生是否正確理解快慢寫之間的不同及要求。

靜態的速寫:時間為20分鐘。人物模特持道具站立呈休息狀。雙手雙腳要有變化。

這幅靜態速寫是考查考生在較長時間裡能否運用豐富的藝術處理手段更加深入刻畫對象。在嚴謹的造型基礎上其表現手法要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和想像力,對考生的造型能力有更高一步的要求。

相對動態的速寫,這幅靜態速寫更加強調人物形象的刻畫,注重形象特徵及情緒,人物服飾和道具的處理,注重人物的畫面感。

書法學

1.《書法臨摹1》

考查考生能否在快速書寫狀態下,準確地把握行書的點畫形態,結構特徵與章法。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與表現能力。

2.《書法臨摹2》

考查考生對於寫意性篆書的理解,考查學生能否運動恰當的筆法,準確地表現出臨摹對象的點畫形態,結構特徵與章法。

3.《書法創作1》:李方膺·題畫梅

書法創作1主要考查考生對穩定一類書體——篆、隸、楷進行創作的綜合能力。寫正書如寫行草,正書創作要摒棄一筆一划、固定死板、字字分離、筆筆沒有聯繫的寫法,學會在流動的書寫中控制章法、結字、用筆的變化,創作出真正活性的書法,有這樣的理解,就真正走上了專業的道路。

4.《書法創作2》:自作詠春七絕一首

2018年本科招生考試第一次提出讓考生自作詩一首並用行、草進行書寫,在考查考生綜合書寫能力的同時考查考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

中國書法的背後是龐大又豐厚的傳統文化。可以說,了解書法即是了解中國。古代優秀文士的書作、詩詞題跋、古文字等是書法學習者日常接觸並頻繁使用的,因此考查考生的自作詩文順理成章。創作考試更是一門全面、綜合的能力判定,佔分數70%的書寫看重傳承有緒、來源清晰、章法協調,結體變化有致,書寫自然流暢;佔分數30%的詩文考查文體合韻通順,言之有物。

實驗藝術

1.《造型能力》:剪紙的手

此題目針對考生的觀察能力、畫面組織能力與形象塑造能力。同時,有一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暗示。在考場上,經營出雙手協作運動的素描圖像有一定的難度與挑戰。

2.《命題創作》:誰將與人作伴?

有一部曾經獲獎的恐怖短篇小說,內容只有一句話:「世界上只剩下我一個人,這時我聽到了敲門聲。」考題要求考生髮揮想像、設想這個故事發生的前因和情景,並續寫這個故事,用一張或一組畫面將故事描繪出來。這道題旨在考驗考生講故事的能力,以及如何將敘事性的文學與想像轉化成圖像的能力。這道題的題目是「誰將與人作伴?」是將小說的內容嵌套進現實世界中,具有很強的時代特色和問題意識,「誰將與人作伴?」是對人類共同命運的一次深切追問。

3.《美術鑒賞與思維活力》

此科目試題分兩個部分,一是美術鑒賞,二是思維活力的測試。美術鑒賞是以考查考生美術常識為目的。試題包含了選擇填空、問答題、論述題三個板塊。試題中的知識點都來自於普通高中的美術鑒賞教科書。試題涉及到教材中的古今中外的重要知識點。「美術鑒賞」命題旨在發現有全面知識結構的優秀考生。

此科目中「思維活力」試題是讓考生們想像出10種新穎的計時工具。當下科技發展迅猛,生活節奏飛快,人們對時間本身已經無暇去思考,而對時間的認知也已經離不開手機、電視和網路。試題要求考生天馬行空,任思想賓士縱橫,從宏觀、微觀、絕對時間、相對時間等不同角度去想像出與現代生活中已有的完全不同的計時工具。「創新、活力」是這個考題的關鍵詞。

建築學

1.《造型基礎》:梵高的房間

這個命題是依據畫家著名作品《在阿爾的卧室》而延展,它是畫家一生心歷與處境的寫真。藝術歷史的經典在歷史中可以是神怪,可以是幻象與奇蹟,也可以是一位貧寒藝術家的卧室,也可以說,藝術的責任並不僅僅在於探奇求異,追求時尚與機巧的概念遊戲,更是在於從平素中見高尚、日常間見偉大。《梵高的房間》將考生引入對藝術家生活真相的思考,在文字上為他們提供了詳細的元素線索,其目的不是讓考生復原一幅梵高的作品,而是藉助於命題的語言提示,引發大家對藝術生活真切的理解和深入的認知,繼而完成在語言啟發下繪畫心理與技術表現上的自覺彌合。

2.《設計基礎》:漂浮

基本認識:建築設計及其他藝術創作,無一不是經歷了一個「從無形到有形、從有形到變形、從變形到無形」的發展歷程。從總體上看,大學考試應該處於「從無形到有形」這個著眼於對基本認識進行把握的初級階段。

考核的要點:

從專業能力建立(既要形而上,又要形而下)的角度來考慮,《設計基礎》考核點主要有四點。一是考核學生對空間最基本形態的認識、把握和操作能力;二是考核學生嚴謹、精確和約束中有發揮的能力;三是考核學生素描素養和空間造型能力;四是考核學生的讀題能力。

出題的特點:

用簡練的文字對一個空間構成及構成元素進行準確無歧義的描述;

分層進行描述和定義;

既要明確有正解,又要給學生留有進行多解的可能

評分要點:分四個層面對空間構成進行了嚴謹精確的描述,考核點有以下四點。

評價學生是否對空間構成具有基本認識和把握的能力;  評價學生是否對空間構成要素具有基本認識和把握的能力; 評價學生是否對空間構成具體細節要求具有認識和把握能力;

評價學生是否具有在動態和不確定狀態下對整體造型和相關影響因素具有精準把握和多樣化處理的能力。

藝術設計

幸福指數

中央美院設計學科考試注重考查考生視覺表述的邏輯和想像能力,以及對社會熱點的感知和洞察能力。2018年設計學院本科招生考試關注社會動態發展中考生對「個人生活體驗」的思索。考題「幸福指數」通過提供2017年度《世界幸福報告》,引導考生進入「內外求索」的旅程體驗,思考如何構築理想化的「幸福模型」以增強自我的歸屬感,從而重建當下社會生活的價值觀。考生不必依附於單一的價值標準與大眾經驗,應更加註重對生命本體的思考,因為個人價值觀與信仰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著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與此同時,我們也期待和鼓勵考生能夠觀照歷史,積極思考自身成長的文化土壤以及當下社會發展階段對我們的認知方式、預見力和創造力產生或即將產生什麼樣獨特的影響。

考題將關注點落在這份報告中所提供的五個主要變數——收入、健康、陪伴、自由和信任。從造型和設計的考查角度啟發考生建立思考的起點,並創造性地拓展內容及其敘事維度。第一部分造型基礎考題要求學生對這五個抽象卻極具情感體驗的概念進行深度思考和視覺化表達,鼓勵學生在造型技巧探索的同時,尋找真實的自我訴說方式;第二部分設計基礎考題則通過「視覺圖表」的形式,在感性創作之餘,要求考生對創作思想內容進行系統性、層級化整理和多維度想像,更多地通過動態結構來傳達意義。這些都更為強調考生對問題的評判意識和分析表達能力,也給予了考生們在自我挑戰中發現自己潛能的機會,把自己賦能以一個新的角色。這也便回歸到了對考試題目「幸福指數」自身的剖析,通過對「幸福」這一人性化概念以及「指數」這一科學化概念的交叉性考查,豐富了對一個優秀考生的選拔標準。中央美院希望考生不僅為求學而來,更要為自我的真實、為實現個人價值以及懷抱對社會文化價值傳播的責任感而來。

城市藝術設計

1.《造型基礎》:動態延伸

考題以默畫「手與物體」的形式考查考生在造型技法上從整體到細節的應用能力與應變能力。在失去常規參照物的情況下,如何應用繪畫常識,並融入聯想能力來組織考題一二的關係,使其協調、完整是這一命題的考點。

2.《設計基礎》:未來已來

考題通過對資料背景的解讀,以自己對「設計」的理解選取有效信息,在注重繪畫語言的同時,應用想像力和創造力來完成一個對未來場景的塑造,以此考查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度,以及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術學

《美術鑒賞》:從讀書到看畫

「讀書」與「看畫」是美術學考生所應該具備的兩種最基本的能力。「讀書」連通人類文明的偉大積累,「看畫」涉及美術學科的本質特徵。二者的並置,要求感性與理性之統一,是美術學和美術史論學科專業培訓的目標,也是考查美術學學科學生的指標。為以後進入研究和應用打下基礎。

「讀書」部分考查自主閱讀的習慣和價值判斷的能力。

「看畫」部分考查面對圖像的觀察力、想像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以及綜合知識轉換能力。該部分設置了兩件作品,一中一西,分別是龔開《中山出遊圖》與《亞歷山大大帝與大流士三世的伊蘇斯戰役》,兩件作品均有情節、有細節、有文學性、構圖精妙、圖像語言表述充分,適合考查學生的知識、想像和聯想能力。試卷提供整圖和若干細節,考查考生面對圖像的觀察力、想像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知識背景和運用各種文體的能力以及自主命題能力和綜合知識轉換能力。知識背景方面,外國部分同時提供中文和英文相關資訊,其中中英文內容並不一致,考查學生的雙語能力。

藝術學理論

《美術鑒賞》:我是策展人

2017年,中央美術學院在全國率先獲批本科藝術管理專業。今年的美術鑒賞考試以「我是策展人」為題,凸顯了作為未來藝術管理者的專業特點。「我是策展人」給考生列出了中外美術史上最著名的30件作品,讓考生自己選擇作品來模擬策劃組織展覽,不僅考美術史和美術鑒賞的知識點,還考學生對作品的判斷、分類和選擇能力。讓考生臨場扮演一位藝術管理者的角色,擔當組織展覽的工作,並把對藝術作品的鑒賞融入其中,這彷彿是藝術考場上的cosplay,為全國藝術管理本科專業的美術鑒賞考試提供了範例。

-END-

藝旗科技美術寶旗下公眾號

P l a y A r t W o r l d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隨手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吧

如有同行轉載請後台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寶 的精彩文章:

2018廣西第二次模擬聯考南寧考點高分卷
廣東色彩高分卷,這麼變態的題目還能畫這麼好!

TAG:美術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