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一生的敵人,諸葛亮與他較量三次,結果諸葛亮1次都沒贏

諸葛亮一生的敵人,諸葛亮與他較量三次,結果諸葛亮1次都沒贏

原標題:諸葛亮一生的敵人,諸葛亮與他較量三次,結果諸葛亮1次都沒贏


諸葛亮和司馬懿是三國中大家最喜歡談論的兩位大人物了。諸葛亮年少成名,也算是演義當中的主角之一,而司馬懿則是忍辱負重,後來居上。期間司馬懿與諸葛亮曾經有過3次較量,其中2次是直接的,1次是間接的,可是不管直接還是間接,結果是諸葛亮1次都沒贏,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首先他們之間就是一個入仕的對比。話說這劉備的三顧茅廬是天下皆知的,當初的劉備是整日的東躲西藏的,當時的天下是群雄四起,可是劉備這樣的大英雄卻沒有自己的一個藏身之處,而輾轉反側最後是來到新野暫居。而話說這關中是人才濟濟的,在徐庶的介紹下,劉備去卧龍崗邀請了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而劉備的三顧之恩,讓諸葛亮終於動心了,當時的諸葛亮看到了這就是自己要輔佐的人物,於是當即給出了拿取天下的大計。二人的相遇可謂是千里馬遇上伯樂了,隆中對讓劉備是大吃一驚,而諸葛亮也為自己的新主獻上了自己的一點心意。


我們再來看看司馬懿的入仕經歷,和諸葛亮有著類似的過程,只不過他要比諸葛亮更加心狠。司馬懿此人的本領在還未入仕之前就很有影響力,而曹操對他也是三番五次的邀請。可是司馬懿對於曹操的邀請,他是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他看清了當時的天下大勢,話說這戰亂的時代對於司馬懿是著實的不利,可是曹操卻需要司馬懿這樣的人來輔佐自己,司馬懿卻有著自己更大的目標。當初的司馬懿不過就是二十齣頭,可是他為了拒絕曹操,不惜自己壓斷自己的雙腿,這樣一來即使是曹操親自來請,恐怕自己也是有心無力了。



他們的這第一點對比,諸葛亮已然是略遜一籌。諸葛亮只看到了劉備的雄心,但是自己的時機未到,而司馬懿卻清晰地看到了這一點。時機的不正確選擇,最後造就了他們不同的命運,而這一點可見司馬懿此人的心機之深沉。

第二件事,在爭奪孟達這件事上,也很有意思。孟達這個人原本是劉璋的部將,後來跟著法正一塊投降了劉備。劉備對他很重用,讓他鎮守上庸。上庸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城,是蜀國除了荊州外的另一個攻魏突破口。可是這個城最終卻丟了,原因是關羽兵敗樊城的時候,求援上庸孟達劉封,這二人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沒有發兵相救,因此孟達擔心被劉備處罰,加上和劉封鬧翻,於是就獻城投魏。


對於魏國而言,憑空白得如此一座關鍵之城,當然非常高興,所以曹丕非常器重孟達,可是曹丕去世後,孟達擔心新君不喜歡自己。他在心裡開始敲鼓。



孟達成了一顆關鍵棋子,信息靈通的諸葛亮很快就了解到了孟達的心思,於是就趕緊給孟達寫信,想引誘孟達再次改投蜀國。可是就在諸葛亮計劃著慢慢用信件說服孟達的時候,司馬懿卻已經開始行動了,司馬懿做了兩件事:一是也像諸葛亮一樣給孟達寫信,不過區別是諸葛亮是引誘,司馬懿是安撫,根據後來孟達猶豫不決的表現,想來司馬懿的信起到的作用似乎比諸葛亮的信件作用大。二是司馬懿除了寫信,還帶著精兵日夜不停悄悄朝孟達所駐守的地方急行軍,最後當司馬懿的大軍忽然來到城下時,孟達驚慌失措,不管是投降諸葛亮,還是迎戰司馬懿,都來不及了。結果,孟達這枚棋子就硬生生被司馬懿給解決了。孟達死了是小事,說服孟達的失敗直接導致蜀國少了一個大門和通道,這也是導致諸葛亮不得不北伐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他們的最終決戰就是北伐大戰,此時的兩軍是正面的敵對。諸葛亮為了實現主公的願望,幾乎是舉全國的兵力來進行北伐,當初和劉備的對話顯然已經說明問題,他要帶領蜀國一統天下。要想成就這樣的大業,北伐此時成為了唯一的選擇。而司馬懿對於此時的諸葛亮而言,他顯然就要輕鬆許多,北伐對自己而言那就是家門口作戰,而曾經幾次諸葛亮由於糧食問題不得的撤兵,司馬懿無疑是守株待兔而已。對於這樣龐大的隊伍,諸葛亮已經是精疲力盡了,他在上方谷一戰之後,徹底隕落了。

對於他們二人之間的這三次較量,可以說諸葛亮是滿盤皆輸,他在入仕的選擇上不如司馬懿明智,在孟達之事上過於保守,而最終的北伐大戰也是不了了之,最後身先士卒,事情的成敗除了當時天下的時勢,自己的選擇也是相當的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談夜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荒唐的帝王,一生有100多個兒子,卻沒一個是自己親生的
越南廢除漢字後為什麼後悔了?歷史嚴重斷層,年輕人看不懂家譜

TAG:笑談夜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