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安畫派」骨幹名家康師堯,國畫以清新典雅為主調,自具風貌

「長安畫派」骨幹名家康師堯,國畫以清新典雅為主調,自具風貌

陝西是一個文化大省,20.5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3800萬熱血兒女……

這裡兼容並蓄,百花綻放;這裡人才濟濟,不拘一格。只要在這裡生活,這裡的一草一木,就滋養著你、影響著你、成就著你!

不管來自哪裡,只要有才華,這裡就有屬於你的天空。

在藝術圈,陝西早就因為兼容並蓄的性格,而曾經紅極一時。在半個世紀之前,因一次巡迴畫展,而讓陝西出盡風頭的「長安畫派」,

其中的骨幹,就是來自全國的四面八方:畫家石魯,來自四川仁壽;趙望雲,來自河北束鹿;李梓盛,陝西延長人;康師堯,河南博愛人;何海霞,北京人;方濟眾,陝西勉縣人……

一個畫派,六大幹將,雖然沒有一個真正是西安本土人,但他們有著共同的藝術追求,他們以西北地區的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為主要題材,他們深情地謳歌自己生活的地方——儘管並不生於斯,文從沈夢認為,他們將對此地的更多感情,寄托在筆端,流露在情思之中,不但成就了他們的不朽畫作和當世藝術地位,也為大陝西文化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時至今日,當許多人談到陝西70年來繪畫成就,繞不開的主題,就有長安畫派,就有那一批優秀的畫家。

這其中,畫家康師堯是「長安畫派」中,罕見的以花鳥畫見長的名家,有評論認為,他是唯一一位長安畫派花鳥畫名家。他的事迹,知道的人,還多嗎?

上面已經提到,康師堯是河南博愛縣人。儘管如此,他一生在陝西西安生活的時間,比其他地方都要久很多。

甚至可以這樣說——西安是他的第二故鄉。

為什麼他會來西安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他生活的大時代了。

康師堯,筆名康巽,1921年生於河南一個普通農家。雖然家窮,不過他有機會完整求學,在1944年畢業於武昌藝專繪畫科國畫專業。

當時,自認功夫並不到家,另一個客觀原因是要是生活,所以他並不著急去當畫家。

去哪裡工作呢?

他自己應聘到了西安一個火柴廠,依靠自己的特長在那兒擔任文書。這工作內容,就是寫寫公文,對眼明手快的青年來說,也不算什麼難事兒。因此,康師堯就有了更多時間來干自己的事兒——畫畫。

20多歲的他,並不沉迷於自寫自畫。

稍微一打聽,他就拜當地名家康一禾、張肇名為師,那時起,他就堅持以工筆花鳥、仕女,為主要創作內容。

1950年代,康師堯30歲出頭,社會的變化也改變著繪畫領域。他的繪畫在當地出了名,因此,被聘任到中國美術家協會西安分會工作,當時的同事有石魯,趙望雲等。眾位畫家之間相互探討,研究,自然漸漸有了默契,他們的繪畫從主題到形式,都有一定的契合度。

到1950年代末,「長安畫派」已經漸漸形成了規模和風格;1960年代,他們的作品和名字在巡迴展上,被傳播到了全國各地……

從此以後,「長安畫派」的幾位骨幹人員都成了全國的「大畫家」。

康師堯在此後的多年間,先後為西安人民大廈,鄭州車站,北京飯店等單位創作國畫,影響力很大。

在多年的艱辛探索中,康師堯漸漸形成了清新典雅的繪畫風格,作品兼具工筆和寫意風格,自成一家風貌。

了解他的人認為:先生性格謙和文雅,繪畫又獨闢蹊徑,他為人又十分低調,又因離世(1986年辭世)較早,因此他在當代顯得並不那麼知名。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多數作品,都是他故去之後傳出來的!

其實,在1980年代,康師堯的作品曾多次獲獎,他也曾擔任陝西國畫院副院長……現在已經少有人知了。

不過,在當地了解他的人,依然十分重視他的作品,每有佳作傳出,就有人瘋搶收藏了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山東書協原名譽主席、印社社長,擅玉箸篆筆法寫大篆,一張過千元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現任名譽主席趙振川、劉文西、王西京國畫欣賞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