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病毒學報最新一期導讀

病毒學報最新一期導讀

1

流感和流感大流行應對:我們如何能打贏這場防控戰

王大燕,朱聞斐,陳永坤,舒躍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國家流感中心,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 中山大學 公共衛生學院(深圳)

創新點:

時值1918大流感一百年,在過去的一百年里,我們在流感疫苗、藥物以及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只有不斷強化監測能力,加快通用疫苗的研發,方可在流感大流行的應對中取得主動權。

引文:病毒學報, 2018,34(6):789-792.

2

2013~2017年中國大陸流行的A(H3N2)亞型流感病毒對神經氨酸酶抑製劑的敏感性分析

黃維娟,譚敏菊,李希妍,成艷輝,隗合江,肖寧,趙翔,曾曉旭,王大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國家流感中心,衛生健康委員會醫學病毒和病毒病重點實驗室

創新點:

國內首次總結2013~2017年在我國大陸流行的A(H3N2)亞型流感病毒對神經氨酸酶抑製劑的敏感性,為抗病毒藥物的臨床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引文:病毒學報, 2018,34(6):793-799.

3

2013~2017年我國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情況分析

劉東,張竹君,胡嬌,何麗紅,劉嬌,石磊,顧敏,王曉泉,劉曉文,劉秀梵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動物傳染病實驗室;江蘇省動物重要疫病與人獸共患病防控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人畜共患病重點實驗室

創新點:

本研究總結了並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家禽中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學數據;本研究對在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的遺傳進化分析中發現了規律性的變異趨勢;本研究證實了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在雞群中的傳播方式。

引文:病毒學報, 2018,34(6):800-809.

4

流感肺炎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及其重症影響因素分析

許可,霍翔,戴啟剛,黃昊頔,王慎驕,余慧燕,鮑倡俊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所

創新點:

本研究對象為流感肺炎病例,其中重症比例高,而我國多數流感研究和監測均為輕症門診病例;流感肺炎的流行特徵,包括季節、人群、流行峰值,很少有報道流感肺炎的臨床表現咽痛、咳痰、呼吸困難多於非流感肺炎,病程更長;感染A型流感是流感肺炎重症的危險因素。

引 文:病毒學報,2018,34(6):810-816.

5

中國首例非洲豬瘟診斷研究

王穎,繆發明,陳騰,周鑫韜,李楠,呂宗吉,張靜遠,劉曄,張國軍,張守峰,扈榮良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吉林和元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創新點:

本文針對我國2018年首次發生的非洲豬瘟,根據流行特點、臨床表現、剖檢變化和病原形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診斷研究,並且對目前主要用於PCR和實時熒光PCR檢測使用的引物和探針進行了比較研究。

引 文:病毒學報,2018,34(6):817-821.

6

非洲豬瘟病毒核酸能力驗證樣品的製備及初步應用

喬彩霞,劉洋,劉艷華,高志強,林志雄,劉巍,田純見,王傳彬,王強,倪建強

北京海關;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海關

創新點:

首次在我國研製非洲豬瘟病毒核酸能力驗證樣品;國內外首次組織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能力驗證計劃,完成檢測能力的評價。

引 文:病毒學報, 2018,34(6):822-827.

7

兩株西藏CV-B3的全基因組特徵及溯源分析

韓振志,張勇,紅梅,黃克強,宋洋,楊倩, 嚴冬梅,祝雙利,許文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脊髓灰質炎室,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脊髓灰質炎參比實驗室,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學病毒與病毒病重點實驗室;西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創新點:

本研究分析了西藏兩株CV-B3的全基因組序列特徵,並以全基因組序列為基礎進行溯源分析,證明這兩株西藏CV-B3起源於內地;通過系統進化分析,闡明了中國大陸流行的CV-B3的三個傳播鏈(lineage1~3),系統分析了CV-B3在中國大陸的分子流行病學;闡明了兩株西藏CV-B3在P3編碼區發生重組,證實重組在CV-B3的進化中起了較為重要的作用。

引 文:病毒學報, 2018,34(6):828-838.

8

2012~2016年新疆柯薩奇病毒A6的分子流行病學特徵分析

鄧紅,冀天嬌,黃永迪,韓桃利,張璇,宋欣欣,趙俊,阿依古麗.伊爾哈力,王鳳英,岳錫宏

新疆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烏魯木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創新點:

首次較為全面和系統地分析新疆手足口病相關的柯薩奇病毒A組6型病毒的基因特徵。

引 文:病毒學報, 2018,34(6):839-843.

9

江西省2009~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徵及病原學研究

王曉文,施勇,李健雄,龔甜,熊英

江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創新點:

本文首次詳細分析了2009~2017年江西省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徵,並探討其流行趨勢,為下一步的預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本文首次分析了2009~2017年江西省手足口病病原腸道病毒EV-A71型和柯薩奇病毒CV-A16型的基因分型,從分子生物學角度分析了2008~2017年江西省手足口病重要病原的變異特徵。本文詳細分析了2009~2017年江西省手足口病確診病例中的病原分布情況,並提示應進一步開展其他腸道病毒的分型檢測,了解其病原構成,提早預防。

引 文:病毒學報, 2018,34(6):844-849.

10

2013~2014年我國4省急性呼吸道感染人腺病毒4型的基因特徵分析

李紅,毛乃穎,余鵬博,尹潔,姜洪波,張波,孟婷玉,孫利偉,崔愛利,許文波,朱貞, 張榮波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衛生部醫學病毒學和病毒病重點實驗室;陝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長春市兒童醫院;泰山護理職業學院

創新點:

首次探討我國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AdV-4的基因特徵;進一步揭示全球HAdV-4的分子進化規律。

引 文:病毒學報,2018,34(6):850-859.

11

表達2型登革病毒NS1重組麻疹病毒的拯救及鑒定

張勇俠,陳宗香,高雅麗,羅心梅,叢聰,康莊,趙婷,劉蘭軍

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

創新點:

在麻疹病毒滬-191株基因組中插入2型登革病毒NS1蛋白基因,成功拯救出表達2型登革病毒NS1蛋白的重組麻疹病毒;重組病毒可同時誘導針對麻疹病毒和登革病毒的免疫應答,預防麻疹病毒和登革病毒感染,可應用於登革疫苗的開發。

引 文:病毒學報,2018,34(6):860-868.

12

大理地區丙型肝炎病毒NS5基因基礎上的分型研究

王佳麗,馬順高,張米,王靜林

雲南省傳染病專科醫院;大理州人民醫院;雲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

創新點:

本研究連續10個月在丙型肝炎高發地區以及多個基因型病毒流行重疊區域進行基因分型研究,結果提示大理地區存在多個基因型或基因亞型病毒的流行,該地區病毒傳播來源較為複雜。本研究結果還提示大理地區流行基因3型和基因6型病毒可能由周邊東南亞和南亞的國家或地區傳入有關,基因3型逐漸成為了該地區人群的主要流行基因型,這可能影響1b/2a為主要流行型的我國HCV基因型總體分布格局,而國內的毒品流入很多都是通過雲南省大理,雲南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成為未來我國HCV各種亞型傳播的源頭。

引 文:病毒學報, 2018,34(6):869-876.

13

中國六省市12例水痘-帶狀皰疹患者病毒糖蛋白E基因的序列特徵分析

吳秋華,許松濤,齊夢緣,牟君傑,李崇山,陳萌,周劍慧,鄭煥英,何吉蘭,許文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衛生部醫學病毒和病毒病重點實驗室;大連醫科大學;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創新點:

首次對我國東南西北中等六個省市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流行株及國內外水痘減毒活疫苗的主要中和抗原糖蛋白E進行基因特徵分析。首次與GenBank資料庫中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有基因型野毒株及疫苗株的gE序列進行比較。

引 文:病毒學報,2018,34(6):877-883.

14

2012~2016年寧夏急性馳緩性麻痹病例監測系統中非脊灰腸道病毒病原鑒定分析

袁芳,馬江濤,陳慧,馬學旻

寧夏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創新點:

使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完成了對AFP病例監測中非脊灰腸道病毒的病原學鑒定;使用BLAST和系統進化兩種方法對腸道病毒進行鑒定,結果可信度高;獲取腸道病毒完整的VP1區基因序列,分型準確,進化分析科學。

引 文:病毒學報,2018,34(6):884-888.

15

鯉浮腫病毒和錦鯉皰疹病毒雙重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張文,徐立蒲,呂曉楠,王小亮,曹歡,王姝,王靜波

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創新點:

首次建立可同時檢測鯉浮腫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和錦鯉皰疹病毒(Kio herpesvirus,KHV)的檢測方法;根據CEV P4a基因保守序列,對英國CEFAS設計合成的引物序列進行優化,合成1對特異性引物和1條用FAM熒光基團標記的TaqMan探針;根據KHV ORF7基因保守序列,設計篩選1對特異性引物和1條用VIC熒光基團標記的TaqMan探針;方法特異性強,與其它水生動物病毒無交叉反應;靈敏度高,對CEV和KHV的檢測限均為15 拷貝/L;組內重複與組間重複的平均變異係數小於3%。

引 文:病毒學報, 2018,34(6):889-895.

16

新疆伊犁州蝙蝠的病毒宏基因組學研究

張暢,燕超,趙梓含,塗長春,屈勇剛,盛金良,何彪

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吉林省人獸共患病防控重點實驗室; 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創新點:

作為很多人獸共患病毒的自然宿主,蝙蝠在新疆的地理分布、種類和數量等背景資料目前尚不清楚,其攜帶的病毒多樣性數據更為欠缺,本研究首次開展了新疆蝙蝠病毒組研究,為了解新疆蝙蝠攜帶病毒的多樣性和本底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應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病毒宏基因組學。

引 文:病毒學報,2018,34(6):896-903.

17

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學變異的研究進展

李艷華, 高海女, 楊仕貴, 李蘭娟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樹蘭(杭州)醫院

創新點:

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僅存在有限的人傳人,但如果它們能夠有效地完成人與人之間傳播,特別是通過空氣傳播,無疑將引發新的大流行。本綜述系統的闡述了H7N9流感病毒的結構、流行病學情況、病毒變異及變異相關可能發病機制。

引 文:病毒學報,2018,34(5):904-910.

18

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的T細胞免疫研究

趙敏,舒劉梅,高福,劉軍

中國科學院 京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創新點:

對H7N9禽流感患者在感染急性期及康復後的T細胞免疫特徵相關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健康人群對H7N9的預存T細胞免疫、以及H7N9禽流感病毒與季節性流感病毒的交叉T細胞免疫特點等方面相關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對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T細胞免疫特徵進行了系統綜述。

引 文:病毒學報, 2018,34(6):911-919.

19

禽流感病毒樣顆粒疫苗研究進展

高曉藝,王傳彬,石玉祥,劉玉良

河北工程大學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創新點:

本文對H5、H7、H9等主要亞型禽流感病毒樣顆粒疫苗研發最新進展進行了系統性梳理、總結、歸納和分析;文章對禽流感病毒樣顆粒疫苗的優缺點和應用前景等進行了總結和展望。

引 文:病毒學報, 2018,34(6):920-928.

20

非洲豬瘟病毒免疫逃逸相關蛋白研究進展

王西西,陳青,陳鴻軍,朱鴻飛,李金祥,郭曉宇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北京農學院農業部華北都市農業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

創新點:

對非洲豬瘟的免疫抑制蛋白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對免疫抑制蛋白的作用機制進行總結。

引 文:病毒學報, 2018,34(6):929-935.

21

人腸道病毒D68研究新進展

尹璐,於曉方,張偉

浙江大學醫學院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浙江大學醫學院 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研究所

創新點:

綜述了近期EV-D68病毒流行的基因特徵、感染機制、與宿主相互作用及其與急性遲緩性脊髓炎關係的研究進展;為進一步研究EV-D68病毒致病機制及抗病毒治療提供有效信息。

引 文:病毒學報,2018,34(6):936-944.

22

丙型肝炎病毒滅活方法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譚佳麗,彭宗根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創新點:

主要對HCV傳播途徑、滅活方法及其應用範圍進行概述。為徹底消除HCV,阻斷HCV傳播途徑及有效滅活HCV意義重大。

引文:病毒學報, 2018,34(6):945-950.

23

戊型肝炎疫苗臨床研究進展

鄭亞,李亞飛,姚星妹,吳婷,黃守傑,張軍,夏寧邵

廈門大學分子疫苗學和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共衛生學院

創新點:

目前全球共有3個戊肝疫苗進入臨床試驗。本文是國內外首個對現有戊肝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進行了綜述;現有的綜述對HEV 239疫苗的報告不夠全面,僅包括部分臨床試驗的數據,而且沒有納入HEV 239疫苗在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人群中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結果,以及通過數學模型對HEV 239疫苗長期抗體持久性預測的結果等,本文在以往綜述的基礎上分析了HEV 239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

引文:病毒學報, 2018,34(6):951-958.

24

紀念流感百年史,設立「世界流感日」,應對流感大流行

劉軍,王大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國家流感中心,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

創新點:

始於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造成了全世界數千萬人的死亡。而之後百年間的數次流感大流行以及每年的季節性流感流行始終威脅著人類健康。2018年11月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牽頭,聯合Yoshihiro Kawaoka院士、Mark von Itzstein院士、Kwok-Yung Yuen院士和劉磊教授等國內外知名專家,以及30餘家國內外相關單位和機構,在深圳召開的「亞太流感防控學術大會-暨1918大流感百年紀念」中共同倡議將每年11月1日設立為「世界流感日」。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博士發來視頻致辭;知名專家Eliora Z. Ron博士、侯雲德院士、Robert G. Webster院士及來自WHO的五個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代表等發表演講。「世界流感日」的設立,將提高公眾、研究機構和全球政府對流感防控的意識,進一步推動對流感防控的支持;並推動流感防控中的科學創新和基礎研究。

引文:病毒學報, 2018,34(6):959-960.

《病毒學報》第六屆編輯委員會成員名單 網址:

http://bdxb.cbpt.cnki.net/WKC/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navigationContentID=099e45f5-abe4-466a-956e-2835e4525f9a&mid=bdxb

《病毒學報》投稿編審出版閱讀檢索平台 :

http://bdxb.cbpt.cnki.net

BDXB CNKI/JTP:

http://jtp.cnki.net/bilingual/Navi/Detail?pykm=BDX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病毒學界 的精彩文章:

非洲豬瘟病毒核酸能力驗證樣品的製備及初步應用
兩種針對於巨細胞病毒的藥物的體內驗證

TAG:病毒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