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典藏版藝術電子刊首發,中國繪畫12種顏色領略極致東方之美

典藏版藝術電子刊首發,中國繪畫12種顏色領略極致東方之美

12月,時尚芭莎首次打造藝術電子刊,首期呈現中國繪畫的12種顏色極致東方之美。

中國繪畫色彩所取用的物料來自彩色礦物和草木花果。硃砂、藤黃、石青、石綠……它們是仕女衣裾上綻放的婉約花朵,是青綠山水中起伏的雲霧丘谷。中國書畫同樣離不開水和墨,它們從文人的筆端流出,寫盡胸中意氣,風骨精神。現在,與我一起,縱橫古今,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傳統色彩。

粉白

月光如粉白,秋露似珠圓。

上匣真杭粉,微帶碧色者,以指甲破之,其棱如鋒,此上品也。色白而無鋒者,火候過而質反粗。青色而堅者,火候不及,鉛氣未盡。皆不可用。粉好,只用清膠研成團,著槌上,以水化之,即能發亮。不可烝淘,忌烈火烘。冬月隔宿可用,夏月宿膠不宜。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白,在甲骨刻辭中出現非常頻繁,它形似一粒米,又像一粒乳汁,它們都是白色,明亮,潔凈。

宋 趙佶《梅花綉眼圖》

早期的妝粉,即白米磨研而成,《楚辭·大招》有「粉白黛黑,施芳澤只。」美人以白粉敷面,黛石畫眉,令容顏美好。

宋 劉松年(傳)《宮女圖》

白色還有白土粉、蛤粉、鉛粉等。古人用白土刷牆,江南的白粉牆邊,月照畫樓,翠竹成蔭,入了無數詩客文人的書畫。歷來中國藝術家在紙絹上進行繪畫,白色用蛤粉。凌霜白梅、江天雪景、沙汀寒鳥,粉白點染中國文人的澡雪精神。唐宋詩中所記美人,不僅以鉛粉為妝,還將它加入香料調製成香粉。

胭脂

花分淺淺胭脂臉,葉墮殷殷膩粉腮。

雙料杭脂以滾水擠出,盛碟內,文火烘乾。將干即取碟離火,多用幾張,分作數碟。干後再以溫水浮出精華而去其查滓,則更妙。初擠不過一二,再擠顏色略差,烘之以調紫色、牙色,嫩葉、苞、蒂等用。至點染花頭,必用初擠。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胭脂,因與西北燕支山同音而取其名,又稱焉支、燕脂、臙脂、煙支等。燕支山所產紅藍花,整朵摘下,放在石缽中反覆杵槌,由於其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淘去黃色後,即成鮮艷的胭脂。

宋 林椿《果熟來禽圖》

「三千宮女胭脂面」、「淡染胭脂一朵輕」,胭脂可化妝,可染衣,它更是中國繪畫中的重要顏料。花鳥畫中,牡丹、海棠、紅梅、荔枝等花果均用到胭脂。

清 惲壽平 《甌香館寫生冊》之《鳳仙》

今天的化妝品也有製成花瓣狀的胭脂片,將胭脂粉壓在織布上,使用時用腮紅刷沾粉塗面,雖不是中國的古方配製,卻有中國的古意。

花青

靛花深染青綾被,雲葉新裁紫綺裘。

用廣青,略帶葡萄色者為佳。羅篩去滓,用膠汧細,淘取其標,傾碟內,文火烘乾。夏月分碟速干,恐膠臭也。凡烘顏色,須一人守之,時時側動,則不枯焦。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中國最早用作染料的植物詞有兩個:綠和藍。「綠」字,通「菉」,指藎草,是制黃色的原料,加入銅鹽可獲得綠色;槐花的花蕊可制綠色,其花可制黃綠色。藍色色素從板藍、吳藍、崧藍、莧藍和蓼藍這五種植物中提取,而製造花青的原材料是蓼藍。

清 金農《人物山水圖》冊之《荷花開了》

花青色,如鄒一桂《小山畫譜》所言,優選廣東產靛青帶葡萄紫色,用細絹制的篩子將雜質濾除,以動物膠研漂,沉澱後,上層細,下層粗,取上棄下。倒入碟中,文火烘乾。

清 惲壽平 《花卉山水圖冊頁》之《國香春霽》

隨著蓼藍種植減少,古法花青也鮮有人在做,傳統花青被酞青藍油煙墨調合而成的錫管花青取代,牢度與色度,無法和真正的花青相比。

藤黃

石綠藤黃間麝煤,半枯瘦筱羽毰毸。

取筆管黃,以嫩色者為上。不用膠,著水即化,顏色中最省力者。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藤黃,並非中國原產,唐代之前,從東南亞諸古國傳入。這是一種明亮的黃色,它取自熱帶金絲桃科的海藤樹,樹高五、六丈,刀斫穿樹皮,再割取樹榦,就會流出黃色液脂,接成後陰乾,劈開竹筒以後即得固體黃色塊,自然風乾後貯存,百年不壞,因中間略空,稱筆管藤黃。

清 惲壽平 《甌香館寫生冊》之《枇杷》

藤黃自帶膠質,化水便可使用,輕便省事。繪畫時,與花青可調出嫩綠,與佳墨相搭亦佳。

清 金農《人物山水圖》冊之《禮佛圖》

藤黃有毒性,又是一種攻毒藥材,味酸性涼,治癰疽腫毒類症,蟲牙蛀齒,點之即落。

赭石

絳色渾如赭石染,蒼顏忽見綠苔封。

以黃赤色鮮明者為上,鐵色者為下。取其質嫩細可磨者,搗碎乳細,沖以微膠,淘出標,用碟內焙乾。亦可成墨。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赭石,在中國繪畫中,它是薄暮時分江上生起的氤氳煙霧,是秋天的落木蕭蕭,是落花叢中停留的枯葉蝶,是平遠清曠的富春山水。

宋 佚名《晴春蝶戲圖》

以赫石入畫,傳說最早的是唐代畫聖吳道子,以赫石染樹身,或僅以墨色作畫,稱為「吳裝」,但吳道子畫作無真跡留存,故傳說不可證真。

宋 劉松年《秋窗讀書圖》

《芥子圖畫傳》提到另一種赭黃色,即在藤黃中加以赭石,用來渲染深秋的樹木,彩色蒼黃,和春天的青翠嫩葉明顯有別,山水秋景中,像山腰之平坡,草間之細路,都可以用這種色調來演繹。

硃砂

山高有仙水有龍,龍腹如篆硃砂紅。

以鏡面砂為上,乳細,取中心,用其標。另收大紅,花反瓣用。好砂則竟無腳也。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硃砂,又稱丹砂、朱沙,中國紅的代表色。硃砂礦即硫化汞,經過研磨成紅色粉末,是華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天然礦物色料。

元 趙孟頫《紅衣羅漢圖》

歷代宮廷禮制,硃砂是正色,皇帝御批用它,稱為「硃批」;硃砂製成印泥,墨書朱印,鈐蓋最重要的印記;王公貴族的府第大門漆成硃色,稱為「朱門」。

宋 蘇漢臣《秋庭嬰戲圖》

中國繪畫所用硃砂,隨著制色技藝的發展,對色彩純度的要求提高,研漂工藝也複雜精細。

石青

遠樹沈雲黑,重嵐帶石青。

取佛頭青搗碎,去石屑,乳細。用膠取標,即梅花片也。其中心為二青,染花最佳,其下為大青,人物大像用。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中國畫又稱丹青,丹指丹砂,即硃砂,青,指青雘,也就是石青。石青是中國繪畫色彩中最鮮明飽滿的藍色,用來表現色澤艷麗的丘壑林泉。

明 仇英《人物故事圖》之《吹簫引鳳》

制石青原料多種,有從藍銅礦中提煉,也有藍色石直接研磨。依形態不同,分空青、扁青、曾青、佛青等。

清 孫溫繪《紅樓夢》第三回寶黛初見

清朝,石青是官家正色,清朝建築的彩畫也是以它為基色。繪畫所用石青,以色翠而鮮者為貴,按研漂深淺分頭青、二青、三青等。

石綠

螺青點出暮山色,石綠染成春浦潮。

取獅頭綠,用法如石青,多取標為用。若蜻蜓翅,則無標矣。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石綠與石青一樣,是中國青綠山水中最基本的顏色。石綠取材不拘一樣,有提煉自氯銅礦的人造銅綠,有天然綠色礦石。

五代南唐 顧德謙《蓮池水禽圖》軸

石綠厚積時穩重,薄染時明艷,令山水畫卷如真如幻,氤氳流轉;圓碧荷葉,新柳嫩枝,田園綠蔬,無一處不見石綠。

宋 吳炳嘉《禾草蟲圖》

上好天然綠石料研漂的石綠,清時俗稱有蝦蟆背、獅頭綠等,染青山綠波、鮮枝綠葉,鳥蟲若鸚哥毛、蜻蜓翅極佳。

雄黃 雌黃

煙條塗石綠,粉蕊撲雌黃。

重重金鼎貯金華,製成雄黃偃葯砂。

以膠水磨用亦可。若欲多用,亦須淘定。凡石色俱不可攙和用,而雄黃氣猛烈,觸粉即變,尤宜慎之。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雌黃和雄黃是一對礦物界的「情侶」,也被稱為「鴛鴦礦物」。它們相伴共生在黃金石中,也叫石黃,生於陰陽兩處而色彩不同,被分成雌雄雙色,自然造化成就。

清 惲壽平《花卉圖》冊頁之《竹石圖》

雄黃又稱雞冠黃,和雌黃一樣,中國古代畫師用它研磨成顏料,色牢且鮮明,能千年不朽。雌雄二黃都有毒性,特別是雄黃,使用時須格外注意。相對雄黃,雌黃的色澤偏冷。

清 溥儒《山茶花圖》

人們在黃紙上書寫,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掉,這是中國最早的修正液,所以便有了「信口雌黃」的成語。

泥金

開元天寶夢中春,曾捧泥金下紫宸。

金有青赤二種,俱要真金。將飛金抖入碟內,以兩指醮濃膠磨之。干,則濟以熱水。俟極細後,以滾水淘洗。提出膠,而銹未去,則不能發亮。洗銹之法,以豬牙、皂莢子泡水沖入,置深杯內,文火烘之,翻滾半刻後,置杯於地,而紙封其面,少頃揭開,則金定而去其黑水。如此洗烘三四次,則水白而金亮矣。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書畫泥金,以金箔製成,南京、蘇州一帶是金箔集中生產地,黃金正色稱大赤,赤金稱佛赤,青金稱田赤。

清 描金手繪竹溪泛棹蠟箋紙

在中國藝術家的筆端,泥金總是隆重出場,或點或敷,為整幅畫卷增加華彩,宋元之際畫家馬臻有詩:「西窗正是斜陽好,一帶泥金抹遠山」;

歷代重要的文書用泥金寫就,或以泥金封裝,秋舉放榜,喜訊捷報稱「泥金帖」;

清 《金剛波若波羅密經》扉畫(局部)

雕樑畫棟,少不了泥金青綠,建築彩畫、壁畫瀝粉貼金,用裝有膠和白粉混合的白石膏灌入細管,繪出立體圖案,再施金箔,內填五色,斑斕耀眼;

佛教徒用泥金寫經文,以示無上的敬奉和虔誠。

墨黑

我恐山為墨兮磨海水,天與筆兮書大地。

燒茅草之鍋灰,羅細濃膠研乳,如淘定花青法。取標烘乾為墨用。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據考古發現所知,原始的黑色顏料是礦物里的石墨和煤炭。

明 陳洪綬《山水物件花卉圖》冊頁之「流黃壓秋韻」

百草霜是一種頗為原始的煙墨,經濟實用,茅草燒後附在鍋底或煙筒中的煙墨,刮取後,去雜質,用濃膠研製成墨,因質地細膩輕盈,故為霜。

清 金農《墨梅》冊頁之「老梅愈老愈精神」

中國書畫離不開水和墨,它們從文人的筆端流出,墨梅、竹石、千丘萬壑……寫盡胸中意氣,風骨精神。

到這,我們才僅僅介紹了中國傳統十二色彩部分內容,想要更詳細更全面地了解中國色彩的來源與發展,想要知曉古人如何吟詩作畫,想要在手機上鑒賞更多的中國古畫,歡迎訂閱#時尚芭莎電子刊#惜我華色藝術特刊

現在,與我們一起,縱橫古今,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傳統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熬夜加班刷手機,滿足一項的請麻利地點進來!
要糖還是要臉?大S說:要臉!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