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漢橋話畫:北宋王居正《紡車圖卷》為人做綾羅的辛酸

漢橋話畫:北宋王居正《紡車圖卷》為人做綾羅的辛酸

畫家邱漢橋帶你走進百幅傳世名畫背後背後的

《紡車圖》,北宋,王居正,絹本設色,縱21.6 厘米, 橫69.2厘米,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名畫鑒賞

《紡車圖》全圖構圖新穎,以橫向視角表現,左右兩邊用兩根纖細的絲線分割開來。圖的左邊老嫗彎腰駝背,衣衫襤褸,雙手拉著線團,目視前方;右邊,一個農村少婦坐在板凳上,前面是一輛破舊的紡車。只見她左手懷抱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右手搖車,上身前傾,微微挺腰。婦女的身後,一個男童席地而坐,手拿細線,線下牽著一隻青蛙。而作為畫面分割線的兩根纖細的絲線下面,則有一個調皮的黑犬在左右環顧,嬉戲玩耍。

圖中的人物顯然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成員。男人出門勞作,婦女們在家撫養孩子,紡紗織布,既反映了生活的沉重,又表達了農民的勤勞質樸。圖中人物造型嚴謹"體態自然,人物神情尤顯生動。老婦人乾瘦的臉上刻著辛酸的皺紋,目光獃滯。彎腰弓背。兒媳婦既要搖機織布,又要給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餵奶,從那坐姿上看。她顯然已經非常疲憊了。只有兒童不知生活的辛勞,還能快樂的玩耍。

王居正《紡車圖》

筆鋒轉折勁利,線條細勁圓潤,隨著人物形體的變化而頓折曲轉,將人物形態和衣料質地刻畫得生動逼真。粗布衣衫單調而破舊,所綴補丁醒目而突出。她們沒有晉代顧愷之、唐代周昉筆下的貴族仕女華麗的服飾,秀美的面容,只是社會底層最普通的農村婦女,圖中毫不隱晦地道出耕織者不得溫飽,生活艱辛的社會現象,與「遍身綺羅者,不是養蠶人」的閑適高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表現人物活動的道具簡潔樸素,紡車、竹筐、木凳而已;景物設置更為簡略,右上角畫了兩段老樹的粗干盤根,幾串柳葉垂下,一條土坎,點點青草。這些都表明作者的創作思想圍繞一個「簡」字,力求精練,典型,概括,絕無矯飾繁縟。

畫趣拾珍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朝代之一。政治穩定,經濟發達,文化也隨之日益昌盛,表現出了巨大的創造力。以社會風俗習慣為題材的風俗畫在這個時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們多表現都市的繁華、上層生活的高雅尊貴,以及對聖朝盛世的點綴昇平。但是也有少量作品反映了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農村生活,關注社會最低層人民的貧窮疾苦,王居正的《紡車圖》堪稱是其中的經典之作。

北宋王朝當時沿襲繼承了南唐和西蜀的各項統治制度,朝廷中有重文輕武的傾向。這一時期科舉入官的文人大量湧現,中央政府在宮中建立了規模龐大的「翰林畫院」。畫院的建立對繪畫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繪畫活動眾多,湧現出不少佳作。人民大眾在經受了連年戰亂災難之後,更加珍惜統一後的和平光景;文人士大夫將感情精神寄託於詩畫中,把它作為陶冶情操生活娛樂的寄託,從此掀起了文人士大夫繪畫的熱潮。生活經濟的繁榮造成了社會對繪畫作品的大量需求,民間畫家開始出賣繪畫作品,維持生存。多種因素使得宋代繪畫得到全面發展。

王居正繪仕女,從師唐代周昉,同時十分注重體驗生活、在原形的基礎上進行繪畫創作。他經常去園林寺觀等人多彙集之處,站在有利於觀察的角度,居高臨下,仔細觀察來往遊玩的仕女的言行舉止、衣飾步態。把完整印象記下後,再安心思考,打好復稿,然後下筆。所以,他能將繪畫對象描繪得維妙維肖,成功地表達出封建貴族階層閑適屹立的形象特徵。前人評論說:王居正仕女「於形似為得」,「盡其閑冶之態,蓋慮精意密,動切形似「。不過,王居正過於重視表現人物的外表特徵。卻忽略了對其內心世界的探索,雖然「得其艷冶之態,然精密有餘而氣韻不足」。

風俗畫對人物景象的精確把握和傳神的描繪,對畫家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不僅需要豐富的生活經驗,熟悉表現對象的形狀特徵,更需要畫家純熟的寫實技巧和駕輕就熟的表現功底。《聖朝名畫評》載,王居正很注意在寺觀苑圃人群遊覽聚集之處,悄悄觀察體會人物儀態,說明他十分注意深入生活、理解人物,以此作為創作的前提。

雖然《紡車圖》在技法或風格創新上並沒有重大突破或建樹,其最大的價值和難能可貴的是,在宮廷趣味一統天下,極盡謳歌繁榮富貴的宋代,真實地刻畫了下層勞動人民真實的勞動場面,顯示出一定的社會批判意識和人文關懷,並為我們了解研究當時的社會和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

名家小傳

王居正,小名憨哥,與父王拙同馳名於畫壇。善畫仕女,曾師周防,其畫注重寫實,得其閑冶之態。畫跡有《調鸚鵡士女圖》《綠窗焦雨圖》,著錄於《繪事備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藝術家DennisPerrin花卉油畫
漢橋話畫:《秋郊飲馬圖》元代趙孟頫鞍馬人物畫代表作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