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用非常手段奪了侄子的皇位,卻憑一封遺詔,證明漢人有骨氣

此人用非常手段奪了侄子的皇位,卻憑一封遺詔,證明漢人有骨氣

朱棣是庶子出身,不過他的性格很像朱元璋,做事雷厲風行、也很有血性,所以朱元璋對這個庶子也還算欣賞,在朱棣10歲時就被朱元璋冊封為燕王,20歲就藩燕京北平。在當藩王時,朱棣老老實實坐鎮北方,守邊疆,還兩次親自率兵深入大漠打仗。

朱棣

相對而言,朱棣的哥哥,也就是嫡長子朱標,卻是一個內斂、崇尚儒家仁愛思想的人,朱元璋看重他的宅心仁厚,所以朱標早逝後,朱元璋執意讓朱允炆(朱標的兒子)繼承大統,而把能力、實力都很強的朱棣晾在一邊了。朱允炆繼位後,秘密商議削去各藩王的勢力,於是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役。

為了對付叔父朱棣,朱允炆先後派了八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起初,朱棣雖然打了很多勝仗,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且拖得時間越久越不利(因為朱棣實質上是謀逆),所以朱棣採取了直搗黃龍的打法,自己領著大軍不顧一切南下攻打當時的都城南京,此時的京師兵力空虛,朱允炆慌忙之中招架不住,城破之後在一場大火中不知所終。

為了名正言順,朱棣先是廢除了侄子朱允炆的年號,宣布直接繼承朱元璋的帝位,同時還恢復了朱元璋遺留下來的各種規章制度,以證明自己起兵是守祖制,而非篡位。朱棣當上皇帝後,骨子裡面的硬氣依舊存在,一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擾邊疆,搶掠擄走了許多邊民財物,朱棣在朝堂之上聽說了怒氣沖沖地質問大臣:「何人鎮守北疆?」大臣們沒人敢回話,卻都直勾勾地盯著朱棣本人,其實守邊疆的是朱棣,他來南京當了皇帝,北疆自然空虛了。

朱棣

朱棣心知肚明後,著手遷都燕京北平,他先把當時就藩的燕京北平立為陪都,不斷移民實邊,然後修北平皇宮,打通南北漕運等等,在此期間,朱棣還以北平為基地,先後五次御駕親征漠北,那些不聽話的游牧邊民要麼被打服要麼被趕到中亞了,而另一些比較聽話的,像韃靼、瓦剌等部族就成了明朝的臣子,俯首稱臣。

當然,對朱棣來說,這種對外強硬,以打促和的骨氣要傳給子孫後代,而且朱棣常年住在北方,他深知北方游牧民族大多不可議和、只能打服,所以就朱棣自己而言,他堅持以帝王之尊遷都北平,無限靠近山海關等軍事前線,坐實「天子守國門」,同時又在聖旨或遺詔中挑明:「無論強敵多少,大明都不可不和親、不可納貢;第二就是要像自己一樣做到天子守國門。」

所以縱觀有明一代,雖然出現過明英宗皇帝兵敗被俘、京城空虛被襲等各種險象,但明朝自始至終都很頑強,恢復了宋代漢人丟失的骨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挪用北洋水師軍餉修園子是為了江山永固?慈禧太后給了兩大理由
溥儀晚年透露:清朝滅亡不怨袁世凱,要怪就怪這三人,專家默認

TAG:咖啡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