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作者| 爽子

近日,傳出趙薇首次監製超級愛情台網劇《誰都渴望遇見你》預計12月開機的消息,引起了話題討論。據悉,這部早在5月愛奇藝超級網劇項目的簽約儀式上就已經公布了的純氧愛情網劇,體量共36集。比起早期擔任導演,執導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及《沒有別的愛》,此次趙薇身份的再次轉換,引得行業諸多關注。

同時,不僅是趙薇,早先根據第一國漫IP《一人之下》改編網劇的主創團隊曝光,徐靜蕾任其監製的消息也同樣受到不少注視。作為憑藉2010年《杜拉拉升職記》一躍成為她首位大陸電影票房破億的女導演,很長一段時間內把工作重心都放到了導戲上的她,近些年來,似乎更加熱衷監製,2018年剛剛熱播的《同學兩億歲》就是她監製的作品。而緊接著,此次《一人之下》也將於2019年3月底開機。

顯然,伴隨著網劇的崛起,演藝界新生力量的更新換代,中青年女演員轉做幕後,已經成為了一種職業選擇,為名?為利?系個人追求?每個人似乎都有不同的答案。

中青年女演員轉做幕後漸成風潮

在最新一期(11.25期)的《吐槽大會》中,黃聖依提及自己「其實我不僅是一個演員,我也是個投資人,我也投資電影」的言論讓不少人注意到了她的另一個身份。的確,翻閱黃聖依的資料,這位曾經的星女郎,從2010年《無間有愛》開始到2016年的《第22條婚規2》,她所擔任出品人及參與投資的作品便一直在輸出市場,可謂是一位高產投資人。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而同樣是投資人身份,與黃聖依不同,姚晨選擇的是當幕後老闆。國慶檔憑藉《找到你》再次重回大眾視野的姚晨,就在去年成立了壞兔子影業。而壞兔子影業,正是《找到你》的出品方之一。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其實,中青年女演員轉做幕後的道路有很多,編劇、導演、製片人、投資人,皆可涉獵。基於此,王珞丹首次擔任製片人打造系列短視頻節目《丹行道》的消息一經傳出,似乎就顯得沒那麼令人出乎意料了。這檔跨界嚴肅的建築行業,在12期節目中對話12位建築師,呈現出王珞丹對內心的探索及對生活的思考的節目在豆瓣評分達7.6,評價良好。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當然,在今年選擇從女演員身份跨越到幕後的不止之前幾位,劉若英就是其中最具代表力的一位。其電影處女作《後來的我們》不僅斬獲5項金馬獎提名,累計票房13.61億的成績也證明了影片的號召力。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被迫自我轉型還是主動自我追求?

談及女演員轉型幕後的原因,被迫的自我轉型和主動的自我追求,是兩個主流說法。

在影視圈,吃青春飯的是一個公知,相比春筍般破土而出的青春少艾們,三四十歲的女演員們隨著年齡增長,或多或少的尷尬處境是一個常見問題。角色的選擇重在「合適」,在合適的年紀,出演合適的角色,是最合適的配置。但由於國內影視市場對於中年女演員角色創作的缺乏以及關注,使得不少已經即將步入中年的女演員有的無戲可演,有的依然在「裝嫩,演少女」。在《我就是演員》中曾直言「渴望轉型,但也害怕轉型,害怕自己被定義為中年女演員。」的楊蓉,以及同台競技的王媛可、斕曦皆是如此。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演員趙立新就曾在微博公開表達國內影視市場對於「年輕漂亮」皮囊片面追求而帶來的市場惡循環表達不滿,「於佩爾在我國沒戲拍,包括梅姨、比諾什,今年奧斯卡影后弗朗西斯更沒戲。混好了在彩色電視劇中串串惡婆婆什麼的,也就這樣了。」可以說,在目前的國內影視環境中,與男演員的相比,女演員的戲路非常窄。而不僅是30歲出頭的青年演員們面臨困境,諸如之前以被馬思純透露「小姨沒戲拍,還羨慕自己有電影拍。」的實力派演員蔣雯麗為例,中年女演員們更是如此。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其實早在2010年,已經41歲的蔣雯麗就曾嘗試轉型幕後,執導過一部電影處女作《我們天上見》。該影片的劇本蔣雯麗從2005年開始撰寫,到2009年後期製作完成,共歷經了四年時間。該片雖在導演技巧上還有青澀之處,但勝在故事真情實感、清新細膩,整部影片的攝影和美術都非常講究。不過雖然該影片口碑佳,可聲量卻有限,隨後蔣雯麗也未曾再參與幕後工作,而是依然選擇回歸《正陽門下小女人》這種少女到少婦的人物角色。顯然,這種被迫轉型的背後多多少少是夾雜著些許無奈的,相比幕後,台前才是她們的真正追求。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相比被迫自我轉型,主動自我追求而轉型幕後似乎少有聽聞,不過細細道來,卻也不在少數。田海蓉在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的同年就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千禧文化影視公司,同年拍攝《情迷海上花》更是田海蓉第一次作製片人的作品。而同為實力派女演員的秦海璐,早在2011年,就作為《到阜陽六百里》的編劇之一榮獲金馬獎最佳原創編劇獎。與此同時,今年4月,由秦海璐參與編劇的第二部影片《拂鄉心》也正式獲准拍攝。在談到編劇經歷時,秦海璐曾表示:「我28歲就在寫劇本,當時想做導演,但不是很懂。我不能打沒有把握的仗,就從那時候開始留心幕後,參與實質性的工作……」除此之外,籌划了近十年之久迎來首部導演作品《愛有來生》的俞飛鴻也皆屬此類。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當然,提到演藝圈演而優則導的女演員,張艾嘉更不得不談。張艾嘉是演藝圈有名的大才女,作為演員,23歲獲金馬獎最佳女配,29歲獲金馬獎最佳女主。33歲轉行當導演,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最愛》獲得台灣金馬獎九項提名,並憑藉主演該片再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騰訊娛樂評曾評:「作為台灣與香港新浪潮的親歷者之一,張艾嘉最大優勢在於總能從那個時代最頂尖的創作人身上汲取營養,這份幸運加速了她從一個演員到導演的轉型。 」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轉戰幕後的憂與思

縱然中青年女演員轉型幕後有不得已而為之和心甘情願之分,不過,轉型的成功與否卻是交給大眾來評判的。得益於中青年女演員們在影視圈的「摸爬滾打」,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的同時,也積累了行業和人脈資源,這些相對於外行人而言,是得天獨厚的優勢。而這也使得她們在做幕後工作會更便捷,也更容易在前期打開市場。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不過,有利也有弊,許多轉型幕後的中青年女演員若打著製片、導演的幌子,片面停留在「眼球效應」上,那麼這種投機取巧自然徒勞無功。2015年一直主打「周迅首部監製作品」這一賣點的電影《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就曾被詬病。按照她自己的話講就是:「我們還有另外一位非常重要的監製Amy,我只是一個實習監製,負責看劇本,看誰適合來演,其他都是前輩來解決。」不難看出,周迅在這部監製作品中的話語權其實並不大。而同年郭敬明任監製、章子怡的《從天兒降》同樣遭受觀眾群嘲的結局。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顯然,監製需要負責的是攝製組總體預算的把控和監督具體拍攝日程計劃,同時也要協助導演安排號片場的日常事務。除了一些僅署名此職務的投資方代表之外,製片人會全權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建組、發行等等諸多重要工作。因此,監製、製片人這種核心的創作角色在一部作品中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而如果演員們沒有一些真本事,單純只是依靠「掛羊頭賣狗肉」的幕後身份鍍金,很明顯是不能夠服眾的。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而從觀眾層面上來說,「有想法有能力就去試試吧,至於成績怎麼樣,還是要靠實力。」的唯作品論,與「圈錢,什麼人都可以當導演。」的唯利益論的觀點也眾口不一。總的來說,中青年女演員轉戰幕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想要真正「入行」至少需要一定的熱情和思考,先學著去了解電影創作各個環節的意義,走出演員的禁錮。如此一來,等待這些明星幕後製作人的將是無數新的機遇。

女演員紛紛轉做幕後,究竟是不是個好選擇?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