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得幾個字》:張大春,翰林學士問老兵識字嗎,不,真羨慕你

《認得幾個字》:張大春,翰林學士問老兵識字嗎,不,真羨慕你

《認得幾個字》:張大春,翰林學士問老兵識字嗎,不,真羨慕你

說來有趣,我想,一到新學期,那些老師,最怕的一件事,就是頭次課堂點名了吧,因為總會碰到一些不認識的名字。古人倒是會打圓場,「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但連姓名都大字不識,還忝為老師,這總說不過去吧。

說起認字這回事,我腦海里先浮現的,倒不是「人生識字憂患始」、「讀書須先識字」這些讀書人的教訓,而是鄉下老農揮著旱煙袋,譏笑「秀才認字認半邊」的場景。按鄉下人的樸素想法,私塾里教書的秀才,如今是學校里的中文老師,當然得會認字。一個文盲,「認字認半邊」很正常,而「秀才認字認半邊」,那就是大笑話了。

為何民間會有這種對文人的說笑呢,當然不是因為反智,而是因為讀書人、文化人自身有病,容易在文化上犯不老實的毛病。越是受過高等教育,越是說車軲轆話、寫漿糊文章,似是而非還自以為是,這可不就是「認字認半邊」嗎,所以魯夫子才有了「人生識字糊塗始」的揶揄。

更重要的是,在我看來,「秀才認字認半邊」這個笑話,笑的是我們讀書人、文化人對字,這個文化的根脈,越來越陌生,越來越喪失基本的感受、感覺和感情了。這裡頭流失的既有親切感,也有敬畏感。這是我讀了張大春的《認得幾個字》後,體會最深的。

談漢字文化的書不少,比如林西莉的《漢字王國》、唐諾的《文字的故事》,但像《認得幾個字》這般談得家常,談得親切,談得有人情味,卻獨此一家。古人說「人生識字憂患始」,彷彿識字是個難事、苦事,但《認得幾個字》裡頭,卻舉重若輕,把認字變成了樂事、快事、美事、幸事。

這本書形式本就奇特,不是就字談字,玄而又玄,而是教子認字的日常記錄,涉筆成趣,且筆鋒常帶感情。大春在教自家一雙小兒女識字時,往往會憶起自己父親當年教字情形,一時間不勝唏噓,真可謂「『字』猶如此,情何以堪」。

認字便是認識世界,認字便是認識自己。這是大春在《認得幾個字》里一再宣揚的。正如他說的,「雖然只是幾個字,卻含藏了豐富的文化,我們的世界都在裡面」,「我並不只是在教孩子們認字,更是幫助他們建立與世界之間的鮮活關係」。這樣說來,識字教育就並不僅僅是個知識教育了,更是個情感教育,是一個以字立人的過程。

「秀才認字認半邊」,既可笑也可怕,可怕的是一種心靈水垢的積成。「之所以誤讀、誤寫、誤以為是,其深刻的心理因素是我們對於認字這件事想得太簡單。往往也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智開始萎縮,我們的語言趨於乏味,我們被口頭禪包圍攻佔乃至於侵蝕、吞噬。」我想,大春說的這種「字盲」,不僅是不認字而且更是漠視字,恐怕好長一段時間,都是要鬧笑話的。

最後,來個笑話,古代,梅詢擔任翰林學上。一天,詔書很多,他構思很苦,便走出書房,在庭院散心,忽然看見一個老衛兵,睡在太陽底下,四肢舒展很是舒服。 梅詢羨慕他說:「多暢快啊!」又問他:「你識字嗎?」 回答道:「不識字。」 梅詢長嘆一聲,說:「更快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見證》:肖斯塔科維奇,大哥注視著你,大哥才是一切
《李嘉誠全傳》:陳美華,蒙牛老總說過,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