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天父下凡到逼封萬歲,楊秀清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從天父下凡到逼封萬歲,楊秀清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太平天國系列291,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楊秀清,生於紫荊山下,父母都是普普通的農民,他沒有機會讀書,自打懂事起就為了生存而奔波。1846年,馮雲山在紫荊山腳下宣傳拜上帝教,楊秀清便在這個時候加入了馮雲山的隊伍,這一年,楊秀清23歲。

從23歲到33歲,短短十年時間,楊秀清走完了從人間到天堂再到地獄的路。今天,小佛就給大家講講楊秀清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楊秀清的失敗,第一步就在於「天父下凡」。

從天父下凡到逼封萬歲,楊秀清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847年底,馮雲山被府抓了,隨後洪秀全前往營救,整個紫荊山下的拜上帝教處於群龍無主之中。1848年3月,為了穩定教友們,更是為了趁大當家和二當家不在的時候提高自己的地位,楊秀清選擇了假託「天父下凡」,要求所有教眾都要聽從他的命令,連洪秀全也不能例外。後來洪秀全從外面回來,真的每次見「天父下凡」就乖乖的聽話,洪秀全原本在教中至高無上的地位,被楊秀清所取代,當然,後來蕭朝貴還來了一個「天兄下凡」,洪秀全的宗教地位只能排到第三位。

對於楊秀清和蕭朝貴的僭越,洪秀全一方面是懷恨在心,一方面又進行支持,小佛曾經仔細分析過楊秀清和蕭朝貴的關係,蕭朝貴其實很想奪楊秀清的權,洪秀全估計也是知道了,所以選擇放任兩派勢力的發展,想要能夠坐收漁翁之利,不過,事實狠狠地刺激了洪秀全,蕭朝貴在戰鬥中受傷,幾乎失去語言能力,難以天兄下凡,隨後洪秀全的得力助手馮雲山去世,在進攻長沙的戰鬥中,蕭朝貴也一命嗚呼,楊秀清將神權在自己手中握得更緊。

從天父下凡到逼封萬歲,楊秀清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小佛曾分析過蕭朝貴的死和楊秀清是有關係的,在蕭朝貴久攻長沙不下的時候,洪秀全有意前往支援,但是被楊秀清阻止了西王很牛逼,我們只需要等消息。「天王欲拔隊,秀清曰『西王剛愎,不稍挫之,後不聽命,俟其自歸可也。』天王曰: 『設有不測奈何?』秀清日: 『西王勇悍,縱有小挫,清妖不敢逼,必能自脫』。」

馮雲山、蕭朝貴死後,楊秀清直接將兩人手下的部隊收攏自己控制,並不斷的打壓實權派石達開、韋昌輝等人,成為太平軍軍權的實際控制者。

1853年3月底,太平軍攻下南京,洪秀全一頭扎進天王府不願意出來,雖然名義上每件「國家大事」都要洪秀全點頭,實際上只是蓋一個章罷了,其他都是楊秀清說了算,也就是這個時候,楊秀清已經是太平天國軍、政、教的實際一把手。也正是如此,楊秀清就覺得坐在天王寶座上的那個人實在是礙眼,他想要收拾調洪秀全,便不斷的假託「天父下凡」,對洪秀全這個名義上的一把手進行打壓。

從天父下凡到逼封萬歲,楊秀清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洪秀全沒有好好管教兒子,他要橫插一腳;洪秀全要燒毀所有儒家書籍,楊秀清說裡面有一些和我們教旨一樣,不需要全部燒,刪改就行;洪秀全後宮有幾個女子長得不錯,楊秀清也要搶到自己府中,還差點打了洪秀全四十板子……

對洪秀全都如此打壓,對其他同僚則更是顯示自己的高高在上:多次欺凌韋昌輝、打壓石達開和秦日綱、懲罰石達開的岳父……不過這些都不算啥,楊秀清的篡位之心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楊秀清生日那天按理要舉行科舉考試,考試的試題是由楊秀清出,某年的題目就是:「四海之內有東王」。更有資料顯示,楊秀清部署的門聯上則公然書寫著「參拜天父永為我父,護衛東王早作人王」。人王,這不應該是洪秀全嗎?

1856年,可以說是太平天國史上非常輝煌的一年,天京城外的江南大營、江北大營紛紛被攻破,西征軍在長江上游也是斬獲頗豐,楊秀清覺得這一切都是他的功勞,都是他領導有方,並開始實施自己的篡權計劃:石達開、韋昌輝、秦日綱等人全部調到一線去,離天京越遠越好;而後假託天父下凡,招洪秀全到東王府逼洪秀全封自己和自己的兒子都做了「萬歲」。

從天父下凡到逼封萬歲,楊秀清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

有研究專家認為,楊秀清逼封萬歲之後,可能要洪秀全禪讓天王之位給他。不過,不管怎樣,洪秀全都不是傻子,「逼封萬歲」這是一個赤裸裸的爭權,再加上有人告密說「東王要逼宮」,洪秀全就只有先下手為強,借住韋昌輝滅了整個東王府以絕後患。

所以,當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楊秀清的「奮鬥史」,或許「天父下凡」這第一步就走錯了。「天父下凡」讓洪秀全的神權旁落,直接導致後來軍政大權也被楊秀清拿走,天王的地位不斷受到威脅,最終演變成為「逼封萬歲」甚至是逼宮。

參考資料:羅爾綱、王慶成,《太平天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說史 的精彩文章:

慈溪保衛戰:何文慶帶兵守城,洋槍隊隊長華爾喪命

TAG:小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