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虎虎生威!南越王墓出土高古玉

虎虎生威!南越王墓出土高古玉

距今2100多年的西漢南越文王墓,歷史上未被盜擾,共出土了1000多套10000餘件文物。這些文物中蘊含了豐富的紋飾和精美的圖案,其中以動物紋樣和造型的器物佔有一定數量。

龍虎並體玉帶鉤

虎就像龍的好基友,南越王墓玉器中的虎總是跟在龍的後面出現。上文介紹的龍虎並體玉帶鉤,鉤首是虎頭,鉤尾為龍頭,龍虎雙體並列,彎曲成S形,龍張口銜環,虎爪抓環,構成一幅龍虎爭環的圖景。另一件虎頭金鉤扣龍形玉佩,玉龍身體彎曲成S形,而鉤尾和鉤首都做成虎頭形,鉤尾的虎頭雙眉上揚,額頂鑄出一個「王」字,非常形象,虎口形成的套銎,剛好套住玉龍的折斷處。

錯金銘文銅虎節

倘若說這兩件虎頭較為抽象的話,另一件錯金銘文銅虎節的虎紋形象就極為寫實,虎呈蹲距姿勢,張大口露出虎齒,身上的斑紋用60片金箔片錯成,姿態生動威猛。這件虎節與楚國傳世的幾面虎節極為相似,應是楚文物的遺存。此外,琴瑟的瑟枘上也有虎。

螭和螭虎

帝印 玉印

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說文》有釋:「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螭紋早在商代開始就已出現螭紋,但其形態沒有固定式樣,近似於龍紋,若就細部而言,頭和爪已不大像龍,而是吸取了走獸的形象,因此,有時也會稱其為螭虎。南越王趙眜隨葬的螭虎鈕「帝印」玉印,根據史料記載,漢代皇帝的帝璽就是螭虎鈕,因此這是趙眜僭越稱帝的一個物證之一。

玉劍飾上的螭

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劍飾上,包括劍首、劍格、劍璲、劍珌在內的4個飾件都有大量的螭紋,它們多以浮雕的形式出現,這種以螭為紋的玉劍飾,在其他漢墓也是十分常見的。

獸首銜璧玉佩

而透雕的螭虎紋,可見出土於南越王頭部處出土的獸首銜璧玉佩,它的整體由一個方形獸頭和一塊谷紋玉璧組成,獸首左側透雕一隻螭虎。而在右夫人組玉佩中的一件玉環,透雕二龍二螭,其中龍表現的是側面,螭卻以正面刻畫。

原文作者:霍雨豐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11月刊《南越王墓的動物世界》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瓷器鑒定那些事——蘇麻離青的秘密
哥窯青釉海棠式花盆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