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與繁體字的緣份 刻入生命的情懷

與繁體字的緣份 刻入生命的情懷

時常感受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不管何種境遇,總可以時時受著傳統文化精粹的熏陶而坦然地度過一切!真的是太豐富了,有文王演易,老莊悟道,孔孟顯學,魏晉精神,漢唐氣象,琴棋書畫,京劇武術,數也數不完。

一提到國風,第一浸潤我心田的,當然與這些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就是我最鍾情的豎排版繁體字,積澱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中國特有,博大精深!

我出生在一個非常偏僻的鄉村,小時候就對文字就特別的敏感,在沒上學之前還很小的時候,看到那時家家正屋大都會貼口號對聯,經常看字就認得了。

上學以後當然認字就更多了,父親遠在外地工作,他有本很厚的《康熙字典》放在家裡,很舊的,定價好象有幾萬元,是國民黨舊幣了,沒事我就翻著看,看到感興趣的,還特別地摘出來,比如看到易經的卦象很稀奇,實際也不懂,就是莫明其妙地喜歡。

小時候也沒有什麼玩的,就是喜歡看書,那時周邊沒有書店,地理又閉塞,能看到的書很少,能有書看就不錯了,遇到什麼看什麼,不管新書舊書,有的小說書首尾都沒了,都不知道書名,照樣看得津津有味,周圍小夥伴有什麼書都會給我看。

我特別愛看那種發黃的薄薄的小書,都是繁體字,豎排版,從右向左翻的,裡面還有很多插圖,有人看過的,上面還有很多紅墨水標的圈圈,看得很過癮。

繁體字也沒有人教,大概看得多了,自然就會認了,就是喜歡那種書香,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在上小學初中時,同學有這類書還會送給我。

看著繁體字就是舒服,它自上而下,一氣呵成,一直保持著中線,正直而閱,心特別的定;自右向左,看著不累,不象現在的橫排版,左右搖頭晃腦,看時間長頭就發暈了。

繁體字雖然筆畫多,也不難認的,寫起來也過癮,說實話,寫慣了繁體字,再看簡化字,總覺得缺點什麼。漢字是文化的載體,本身也是具有生命的,裡面藏著無盡的情感,要我們去體會感受。

一個字可以與其他的字任意地組合,成為一個詞,很具有他創造性,繁體字可以直寫,橫寫,怎麼寫都好,英文可不行。當然,繁體字就得豎版排,幾千年傳承著,有那種味道在裡面,橫排當然沒問題,卻會少了些古色古香!

說來因緣真是不可思議,小時候喜歡看繁體字豎排版書,現在我看到的很多大部頭經典,全都是這種類型的,還沒看,心中就喜歡上了。如《華嚴經疏抄》四大本,很厚很厚的,看著一點也不累,雖然在一般人看來都很抽象,枯燥得看了想睡覺,可經典都是從我們生命中流出來的,有相叩,必有相應!

由於歷史的原因,現在通行簡化字,而祖國港澳台依舊用著繁體字,要完全恢復繁體字行不通,繁體與簡體並行還是可以的,報刊媒體在滿版都是簡化字的情況下,用一小篇繁體專欄,不妨試用一下。

文字是文化無可替化的載體,更是一種紐帶,把我們中華民族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不只繁體字,過去乃至現在還有主張取消漢字的學者專家,實際字母拼音化,我是不認識,數典忘祖,要是當著面,一定打破他的腦殼子!

現在基本人人都會認字,習慣於看簡化字的再看繁體字會有不認識,也會不習慣,有哪樣事情是一開始就成習慣的?從一兩個認起,由生轉熟,慢慢就都認識了,知識增了,智慧也長了,對於文言,對於中華傳統文化,就更有了親近感。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繁體書法的美,蔚為大觀,更不用多說了!繁體文字代表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象,乃為國風之魂!歷史文化傳承不可或缺,我們當用靈魂守護!(文/圓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勘定顯現的境界對不對有標準
從陳博老祖看聖賢人格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