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人文社好書上榜

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人文社好書上榜

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人文社好書上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上榜作品及評委簽名

即將過去的2018年,有哪些打動人心的長篇佳作?12月2日下午,由《長篇小說選刊》雜誌社舉辦的2018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 終評會議上,經專家評審團決選。賈平凹《山本》作為金榜領銜作品,與肖亦農《穹廬》、王安憶《考工記》、宗璞《北歸記》、陳彥《主角》共5部作品登上第三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彭荊風《太陽升起》、梁曉聲《人世間》、葉兆言《刻骨銘心》、杜斌《天上有太陽》獲得特別推薦獎。

評委們普遍認為,今年長篇小說創作收穫頗豐,一個鮮明特點是以題材多樣的現實書寫為主。正如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所說:「今年長篇小說創作出版蓬勃活躍,歷來提倡的現實主義得到了凸顯,我們的文學在與時俱進地書寫時代。」 作家認識時代與解讀時代的能力有所提升,無論藝術表現還是內容架構,都呈現了不同的文學特質,通過對生活的立體刻畫,映照出人民與時代的精神風貌。

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人文社好書上榜

金榜領銜作品 賈平凹 《山本》

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人文社好書上榜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

宗璞 《北歸記》

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人文社好書上榜

特別推薦獎

葉兆言 《刻骨銘心》

現場,多位評委都提到《山本》《穹廬》《主角》三部作品。記者觀察到,這三部作品內容厚重,無一不是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繪卷中勾勒出人物命運沉浮。

《山本》從秦嶺地區的社會生態切入,講述了亂世時期的愛情故事,賈平凹以獨到體察和歷史觀,表現了底層民眾的生命苦難,寄寓著真切的悲憫情懷。《穹廬》是肖亦農曆時十年的潛心創作,作品以清朝與俄羅斯簽訂《尼布楚條約》為背景,講述了部落鬥爭與回歸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具有濃郁的英雄主義色彩和愛國主義情懷。《主角》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陳彥描繪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歷經轉型時代,各色人等於歷史的起落中躍然紙上。《十月》雜誌主編陳東捷表示,幾部作品視野開闊,閱讀下來能夠感受到現實主義文學的堅實力量。

現實題材也有新視角

形式探索無邊界

縱觀入圍的15部作品,評論家孟繁華指出,雖然多以現實主義創作為主,但作家關注的視角與以往相比有所改變。如張平的《重新生活》,官場題材小說卻並沒有以揭露貪腐為重,描寫的是貪官落馬後,家人與親屬從光環四射到回歸平凡、重新振作的故事。「作家體現了一種新的人文關懷與情感立場,能夠通過官場折射到百姓所關心的醫療、教育領域,這正是現實主義的力量所在。」

梁曉聲的《人世間》通過家庭變遷反應40年來市民生活,包括人的精神面貌與心理狀態,也是與往年不同的新角度。王安憶的《考工記》被很多評論家稱為 「男版《長恨歌》」,帶著歷史的鏡頭,聚焦一位上海洋場小開逐漸蛻變成普通勞動者的過程。「作品吸納其他創作經驗的同時,在題材開掘與表現方式上展現出日益豐富的樣貌,現實主義創作道路越來越開闊」,孟繁華說。

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評論家李一鳴將現實邏輯、時代邏輯、人學邏輯與藝術創新邏輯歸納為今年長篇小說的幾個關鍵詞。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長篇小說在藝術探索上有著新的嘗試。《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評價,以散文見長的作家劉亮程的《捎話》語言細膩考究,獨具特色;周大新關注老年人的小說《天黑得很慢》透過保姆視角架構整部作品,這些在藝術手法上都很難得。在梁鴻鷹看來,今年長篇小說總體側重於對歷史文化的挖掘,同時在其中投射了深刻的個人經驗、父輩經驗,如《北歸記》、陸天明的《倖存者》等,「真正有分量的作品總是能夠挖掘人類精神世界深處的幽暗與光芒。」

女性作家引人矚目

青年作家前景可期

今年長篇小說湧現出不少名家名作,「即便已頗有成就的作家,也並未止於在一貫水平線上滑行」,批評家張莉談到。《鐘山》雜誌主編賈夢瑋認為「作家依然堅持著文學初心,堅持著自己個性化的文學表達。」《山本》是賈平凹的第16部長篇小說,在孟繁華看來,依舊給讀者帶來了「正史之餘」的驚喜。《北歸記》是89歲高齡的作家宗璞「野葫蘆引」長篇系列的第四部,葉兆言的《刻骨銘心》與韓少功的《修改過程》也是作家自身在經年文學沉澱上的再次精進。

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人文社好書上榜

終評現場

張莉表示,閱讀作品時會發現,今年長篇小說在創作技術與質量上有了很大提升,文學性依舊是一部好作品無可置否的基本標準。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觀察到一個有趣現象,入榜的5部作品中,女性作家就有兩位(宗璞《北歸記》、王安憶《考工記》), 「女性在敘事手法上確實更加典雅細膩,讀者更容易產生共情。」

入圍作品中,作家宋尾《完美的七天》令人耳目一新。不同於宏闊歷史書寫,作品看似是一個探求隱秘的婚戀小說,在邏輯線上層層推進後,會發現每一個普通靈魂後都潛藏著巨大秘密,是對人生的理解,也是對人心的拷問。作為「70後」,宋尾是入圍作家中相對年輕的一位,現場有不少評論家表示,青年作家具有敏銳洞察力與對時代的強大感知力,他們的長篇寫作不容小覷。

解讀長篇小說

要有一顆追求藝術的心

長篇小說年產量近萬部,我們在欣喜於蓬勃生產力的同時,也應有所思考:數量如此龐大的長篇小說,能否撐起描摹時代的重任?為何很多作家鍾情於長篇創作?紛繁的敘事文學能否滿足大眾心理需求?

對此評論家張清華提出,要始終從人類精神高度與藝術自覺高度解讀長篇小說創作,而不是以認識論的功能和數量多少來看待。文學史上的每一部經典長篇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有著典型的人物塑造,講究的行文結構,不可替代的敘述邏輯以及高尚的精神探索。長篇小說創作是漫長的過程,再過50年,甚至再過100年,今天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是否能夠為人所銘記?時間醞釀經典,也會淘洗出真正優秀的文學寶藏。

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人文社好書上榜

長篇小說高峰論壇嘉賓合影

《長篇小說選刊》主編付秀瑩介紹,「金榜」 評選活動的展開,是對一年來長篇小說創作整體狀況的深入總結,也是對其發展態勢的全面展望。她表示,長篇小說創作的豐厚成果、讀者的孜孜以求、專家學者的批評與鼓勵,正是《長篇小說選刊》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支持。2019年,《長篇小說選刊》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平等、包容地關注一切以文學的方式表達人生與人性的作品,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對長篇小說創作狀況的高度敏感和學術自覺。

第三屆 「長篇小說年度金榜」|人文社好書上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