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CR7總裁主題主機—影馳 RTX 2080 裝機體驗

CR7總裁主題主機—影馳 RTX 2080 裝機體驗

這次給大家帶來的這台CR7的電腦主機,嚴格來說,本來自己只是想升級到最新的圖靈顯卡,然而觀望目前上市的2080級別的顯卡裡頭,能看對眼的,塊頭都挺大的,之前的ITX機箱肯定是駕馭不了,於是乎就乾脆也選用最新的Z390 ATX平台搭建吧,不過CPU並沒有選用最新的9代U,主要是自己還是想觀望下,不過之前的8600K的性能來說,對於我也是完全夠用的,而機箱方面,為了匹配到顯卡的長度,且擁有更好的體積比,這邊選用的是偏緊湊型的追風者MG510機箱,上完水冷以後,尺寸上不大不小剛剛好。

其實是在原計劃已經上了風冷了以後,自己對於效果並不是很滿意,於是乎後面又折騰了一回,改成了單路分體水冷方案,主要還是自己對於主機外觀顏值上的堅持吧,好在最終的效果個人還是挺滿意的。

其實從機箱的選擇上就可以了解到我原計劃就只是想上風冷了事的,因為這箱子嚴格意義來說並不是為分體水冷玩家準備的,後面改分體水冷方案也是剛好手頭上有套為之前ITX平台準備的DDC小水箱泵箱組合,因為實際要安裝的位置,空間上真的是蠻有限的,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好在最後還是順利的裝上了。

而整機的配色其實也是瞎整的,就顯卡側面能看到其實也算是通體黑色的吧,所以後面硬體上的選擇一如既往還是搭配到黑色系的,原計劃就是套黑銀的配色,不過由於後面改分體水冷成功,自己又不想上有色冷液,就直接選用白色的亞克力硬管了,然後又換掉了電源,選購了海韻的SNOW電源及對應的白色定製線用來搭配,同樣的還有影馳的名人堂內存條,最終正面效果便有了黑白配的既視感了,而搭配到C羅的號碼貼,也是自己出於一個尤文球迷的本能反應了哈。

主機的背線,得益於MG510這款機箱背線上的藏線板,幾乎是零難度,將線材一通亂塞亂捆在一起,然後用藏線板蓋起來即可,存儲方面也拋棄了傳統的機械硬碟了,選用了兩塊ONE SSD的固態硬碟剛好可以收納在機箱的背面。

而主機的正面理線效果,由於採用分體水冷方案,能看到的也就顯卡的供電線部分比較明顯一點,其它的地方給人更多的感覺,就是幾乎被相關配件塞滿了,當然MG510這款機箱緊湊型的內部設計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由於顯卡長度的關係,水泵和水箱也只能擠在這小角落裡頭咯,管子的話幾乎就是貼著機箱頂部進入冷排的,相比一體式水冷貴是貴了點,但要會好看很多。

冷頭和水泵均選用EK牌子的,而接頭部分用的牌子就比較多了,個人覺得接頭部分不細看其實也都差不多,不漏水就可以了。

而這個單路CPU水冷方案,由於位置上的關係,實際水路需要走管地方也就兩處,其餘均為堆料,水路的設計也相對比較簡單,最大程度上的保證了其它硬體後期的拆裝維護,實際整套水冷也可以像一體式水冷那樣卸下來,只需鬆開對應的螺絲,慢慢的挪出來就可以了,所以並沒有安排放水的閥門。

對於這塊影馳的RTX 2080 GAMER顯卡,主要是覺得顯卡側面的設計挺好看,在這之前也沒配色上面的考慮,雖然背板上的紅色條紋會有點不搭整體的黑白配色,不過實際視覺效果影響也不大,純當點綴下其實一點違和感也沒有,如圖這個角度看也還是挺好看的嘛。

實際正常顯卡的使用的情況,日常我們看到最多都是這個側面,也是個人考量一塊顯卡顏值吸不吸引我的一個標準,說實話就這個側面的顏值,個人覺得還是相當的有設計感的,特別是燈的設計,如果是三條的話,那就是阿迪達斯亂入哈。

最後展示下主機的菊花部分,這邊就沒有什麼好墨跡的了,一切盡在不文中吧,此圖用做間隔下面介紹主機的燈光部分。

接下來就是主機的燈光部分,說實話本人並不排斥帶燈的配件,不過並不是特別喜歡燈扇及燈條,一兩個燈扇倒是可以接受,整機全是的話就感覺有點過了,特別是某寶上面的那些,搭配到各種RGB燈光面板的機子,燈光這麼過燦爛真的有那麼好看嗎?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零星的一些燈光點綴下,所以這台的主機能看到的也就內存及RTX 2080 GAMER的燈光,其實微星這款主板邊緣也有,不過幾乎全被擋住了哈。

而影馳的這塊RTX 2080 GAMER在燈光部分上的設計,個人覺得還是蠻不錯的,簡單的幾何線條搭配GALAX的字體組合,低調但也不失個性,同時也有搭配的軟體,可以實現燈光顏色上的個性化設置,同時燈效部分也算是比較的與時俱進吧,基本上常見的各種閃瞎眼的效果,影馳這邊也都能夠給到的,這邊圖片的形式也沒辦法很好的展示給大家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上官方網站找找看,有沒有相關的視頻。

而內存方面,這次為了搭配到整體的配色方案,選擇了影馳的名人堂的白色條子,也算是可以給RTX 2080 GAMER找個伴吧,實際算是翻車了吧,本以為內存也可以搭配到顯卡的燈控軟體做燈光上的聯動,隨想軟體目前還屬於開發階段,實際內存的燈光部分,只能按照指定的顏色循序變化,也算這台主機比較遺憾的一個地方吧。

按照本人的初步的設想,就是調成統一的白色,這樣更能搭配到主機上的固有顏色,後面也只能顯卡這裡調成固定的白光,內存的話,就算做個性化的點綴吧,這邊希望他們趕緊把軟體給整出來吧。

其實內存上的顏色變化,也是有白燈的,本想抓拍一張,至少這樣看起來會比較和諧一點,但是實際白色的燈光,只會出現在電腦開機點亮後的那幾秒鐘的時間裡,一個人真的沒辦法拍出來。

最後用一張整體的桌面效果圖片,用來結束這一部分的展示,接下來相關配件展示。

不規則的散熱模塊設計及黑白灰的配色,個人覺得會比他們家上代的Z370來得更簡約現代一點,而這塊主板的供電部分下料也算是蠻猛的,CPU部分採用了12相的數字供電,可以為處理器帶來300W的輸出功率,完美支持9900K超頻使用。

採用了8+4PIN的供電接入,當然實際使用只需接入8PIN就可以的了,插滿更多是為極限超頻玩家設計的,而供電部分的採用了一塊巨大的金屬散熱裝甲覆蓋到了I/O的頂部,不是塑料的喔。

可能是價位的原因吧,這個主板並沒有採用一體式的I/O擋板,介面部分保留了傳統的PS2介面,提供了5個USB介面,其中紅色的為3.1,而黑色則為普通的2.0,另外也提供了一個USB TYPE-C介面,視頻介面方面依舊是常見的DP和HDMI組合,還有就是支持WIFI無線及藍牙傳輸,其它的都是一些主板常見的功能介面。

主板的晶元金屬散熱模塊同樣也是被刀砍過的,輔助到主板上的條紋,形成整體視覺上的統一。

SATA介面方面只配備6個,對於普通玩家來說真的是夠用了,或者完全用不到,畢竟現在大部分人會選擇比較方便的M.2 SSD。

一橫一豎提供了兩個USB3.0的外接介面,另外也配備了一個最新USB TYPE-C外接介面,目前這個介面已經慢慢的普及應用到了一些中高端的機箱上面了,還是蠻與時俱進的吧。

主板PCI-E卡槽方面提供了三條PCI-E 3.0X16,由CPU提供信道支持,其中灰色採用金屬加固設計的,均支持單卡X16模式,雙卡為8+8,三卡為8+4+4,最底部黑色實際只提供X4模式,另外三條PCI-E 3.0X1則為Z390晶元提供,而PCI-E介面的上下則配有兩個全尺寸的M.2介面,比較遺憾的就是並沒有配備散熱裝甲。

CPU選用的是9600K的硅脂版本8600K哈,先穩下後面再升級9700K吧。

M.2 SSD選用是舊盤三星的950PRO,用來裝系統和幾個遊戲也是夠用的。

內存方面這次換換口味,改用同樣也是影馳的名人堂的白色條子,也是本人第一次使用影馳家的內存條,算是搭配個組合套餐吧。

內存標配的頻率達到了3600,具體時序為C17-18-18-38,電壓1.35V,實際的開啟XMP後的性能,對於我來說算是夠用的。

選購了兩套4條,更多的想法其實就是為了能夠插滿主板,實際白色的視覺效果,真的是非常與眾不同。

影馳名人堂的這款內存條也是具備RGB燈光的,比較遺憾的是現階段還沒有匹配的控制軟體,據說正處於開發階段,燈光部分是按照指定的顏色循序變化的。

影馳RTX 2080 GAMER顯卡,GAMER的定義,顧名思義是針對遊戲玩家而準備的,就整體外觀造型,還是繼續延續了之前影馳GAMER這個系列產品的設計語言,相同的配色,相同的圖騰點綴。

而這個名為星雲的散熱器,按照官方的說話,其設計造型是來自戰鬥機的機翼,而上面的圖騰則取自跑車擋位上的刻記,實際組合在一起給我的觀感,特別是上面的圖騰,個人倒是覺得蠻像是一台外星宇宙飛船。

正面依舊採用的是目前旗艦顯卡常見的三風扇配置,採用紅色的風扇扇葉,更具電競遊戲的既視感,還有比較特別的就是設計師巧妙運用風扇的弧度,組合出了一個數字5的RGB燈帶,以此用來呼應影馳的15周年吧。

不過相比元素較多的正面造型,實際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顯卡側面的設計,簡單的線條搭配到GEFORCE RTX及GALAX的字體,簡約的設計風格比較適合本人的口味。

而頂部凸起的地方,也就是機翼吧,這個部分的文字組合是具備RGB燈光的,後期可通過匹配的軟體進行燈光上的個性化設置,還有就是和公版一樣,都是採用了8+6的供電介面。

顯卡前端的設計也算是蠻用心的,熬出造型的同時,還配有影馳GAMER系列的三叉戟LOGO,這邊可以清楚的看到4根裸露的散熱熱管,不過按照官方的拆解圖片及介紹,實際標配的是4根6mm和兩根8mm的熱管,散熱片採用的是焊接工藝,做工感覺也還不錯,至少挺工整的,比較遺憾的就是熱管並沒有做鍍鎳,看起來顯得不那麼的高級。

顯卡的背面同樣標配有散熱背板,顏色並為傳統的金屬色,實際是有點電漿銅的感覺,搭配到的開孔及紅色條紋和整體的設計風格保持一致。

和目前的部分的高階顯卡一樣,金屬背板的邊角上面也安排設計了一個三叉戟LOGO的信仰燈,可以和顯卡其它位置上的燈光做聯動,也可以單獨調光。

最後是顯卡菊花的I/O部分,和公版介面保持一致,3個DP介面、一個HDMI介面及這代黃卡特有的一個TAPE-C介面,另外均標配有防塵塞,算是比較貼心的吧。

海韻 SnowSilent 系列的鈦金電源,實際功率為750W,應付整個平台的供電那是搓搓有餘的了,實際電源的選擇,更多也是為了搭配主機的顏色,這款電源保修長達十二年,也算是一次性投入,以後可以傳給我兒子用的東西。

這個電源被很多玩家戲稱為手辦電源,實際到手給倒真感覺有點那個意思,整體的設計及做工都十分的精緻,的確是一款讓人捨不得裝機的電源。

電源的參數銘牌,通過80PLUS鈦金牌的標準認證,實際最高效率達到了94.59%,貌似是現在主機類電源的最高標準,如果讓我真用個十二年的話,搞不好省下來的電費可以抵消掉這個電源的費用哈。

電源風扇罩上的設計,額外用了電鍍的銀色用來輔助搭配,避免通體的白色過於的單調,這裡也算是這款電源比較特別及出彩的一個地方吧,搭配到的風扇也是選用白色,尺寸為13.5CM的靜音風扇。

電源的介面部分,和大部分海韻代工的電源一樣,也配上了一個手動切換風扇停轉按鈕,可以實現70%負載以下風扇停轉運行,實現無噪音的輸出表現。

考慮到整機的顏值,那肯定得上定製線的啊,所以只能乖乖的去整套白色的定製線了。

機箱選用的是追風者MG510機箱,採用內鋁外鋼的材質用料,結構及體積屬於緊湊類型的ATX機箱,其實如果有了解過普力魔的話,這就是之前P66的改版,而MG屬於剛推出的一個系列,整體的設計還是延續了之前P66極簡的風格。

機箱共提供了三個風扇位來保證散熱(其中標配了兩個12CM的風扇),前置可安裝240/280的一體式水冷。

機箱兼容性方面控制得也還不錯,實際如果安裝E-ATX這個規格的主板也是沒有問題的,本人前置安裝30MM的冷排及25MM風扇的情況下,放入影馳這塊非公的三奶顯卡也還多少有點空間,目測市面上的大部分顯卡應該都是不成問題的,而存儲部分支持2.5寸X3和3.5寸X2(也可安裝2.5寸,位於機箱的底部)。

而前置風扇位的進風口安排在機箱兩側的邊緣上,觀感上進風的規模感覺會比較小一點,實際的散熱效果後面會有測試,同時機箱的I/O介面也是安排在這個地方,分別配有兩個USB3.0介面及耳機耳麥輸入輸出介面,而中間的按鈕則為電腦的重啟按鍵。

而機箱的開機鍵則安排在了機箱頂部,另外一個小其實是一個燈光控制按鍵,按鍵的表明採用金屬材質,觸感及質感都還不錯,機箱其它也沒什麼好扯的了,前面說太多了。

不想買一體水冷的我,東拼西湊自己整了個大號版本的,選用喜聞樂見的歐酷240 30MM冷排用來搭建,水箱及水泵的組合是選用EK的DDC ELITE套裝及KOOLANCE拼起來的,而接頭部分各種牌子,大夥自己辨認下哈,笨重是笨重了點,不過為了效果好也只能這樣了。

最後還有這玩意CPU冷頭,選用的是EK EVO電鍍金屬版本的,折騰水冷也有段時間了,還是覺得金屬的冷頭會更靠譜些,耐擰還抗爆。

性能測試部分:

CPU這邊小超一下,全核心鎖定4.8G測試,就RTX2080這級別的顯卡,非4K解析度下應付大部分遊戲還是問題不大的,而官方標稱在部分主流遊戲4K解析度下也是可以平均跑過60幀的及格線,相信大家估計也是了解的,非4K模式下基本上和上代的1080TI差別不大,而4K模式下,按照各大媒體的評測數據會有較明顯的提升,測試部分就常見的一些理論性能測試跑下,還有自己日常玩的幾個遊戲跑下幀數測試,僅供大家參考。

首先通過CPU-Z和GPU-Z的了解下具體的核心信息。

娛樂大師給出的具體配置詳情。

娛樂大師跑分497888。

平台的滿載溫度表現,可能是沒開蓋的有原因吧,CPU核心最高達到了74度,也還過得去,可能平台較新的緣故,偵測到CPU風扇和水泵的轉速是相反的。

3DMARK跑分情況。

顯卡滿載18分鐘左右,GPU核心最高78度,散熱表現還算中規中矩吧。

絕地求生最高畫質2K解析度下平均114幀。

守望先鋒極高畫質2K解析度下平均121幀。

以上就本次裝機體驗的全部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吧,謝謝您的瀏覽!方便的話給點個贊支持一下唄。

本文作者極果見習體驗師:CatalystX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CatalystX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果 的精彩文章:

體驗夏普睿視·睿智60C6UM,為家增添一份藝術感
力與美的完美結合,續航怪獸,MANN 8S三防手機

TAG:極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