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問題切入 打破集體備課套路

問題切入 打破集體備課套路

理想狀態的集體備課可以集眾人智慧,幫助教師去粗取精、揚長避短,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也可以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推手。然而,時下部分學校的集體備課有陷入程式化的趨勢:備課目標、方法不明確,大家聚集在一起,只是浮泛議論兩句,就各自散去。很多情況下,這種表面上看起來紅火的集體備課變成了集體走過場,難以收到真正的實效。

那麼,如何通過集體備課解決教學中最棘手、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呢?在我看來,從直接、真實的課堂問題切入,是提高集體備課效果的有效方式。下面我以自己親身參與的數學學科集體備課為例,作為輔助說明。

尋找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進行集體備課之前,應先決定備課的主題。可讓主導的備課教師先獨立備課,進行教材分析,確定教學目標、方法、教學重難點。該教師可根據自己備課時的設想,預設在集體備課時擬提出討論或探討的中心問題,並就此話題進行積極思考,尋找課堂上急需解決的問題。如: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一課時,如何用舊知識來引出新知識?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時,積的末尾為什麼要與十位對齊?如何落實算理和演算法之間的溝通?……如果主備人做足了功課,就為後期的集體備課拋出問題做好了鋪墊。

備課的相關主題確定後,主備教師要根據自己前期獨立備課的情況,可採用微信告知與會教師要備什麼內容,同時最好有較為詳細的附加說明:有關備課需要深入探討哪些問題,活動要達到什麼預期效果。同時在微信群里,由主備教師先行提出問題,其他教師進行補充,這樣等到集體備課時,與會教師一開始就能參與進來,這將對問題的理解和提煉都有極大的幫助。如: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中「近似數」這部分,如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近似數的含義,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有部分教師採用「四捨五入」法,也有部分教師採用四位數就看成整千、三位數就看成整百的方法……沒有結合情境,沒有藉助數軸進行理解,學生弄不清哪個是準確數,哪個是近似數,何時是估高了,何時是估低了……尤其是部分拓展題,像「李叔叔買一台洗衣機售價為3198元,一台彩色電視機售價為2788元,一共大約需要多少元?李叔叔帶6000元,夠嗎?」這類問題,如何讓學生列式計算?針對這些問題,各備課教師可將問題歸類,查找資料,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來。

在交流碰撞中研討問題

一個好的集體備課活動,首先應當讓大家把自己對新課程的理解和困惑開誠布公亮出來。然後,可採用如下幾個環節進行,一步步引領備課教師在經歷多次的思想碰撞之後,最終獲得備課的認同。

模擬演練。首先由主備人進行模擬試講,其他教師配合主備教師回答各種問題。主備人對課時所佔教材的地位、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流程的設計等進行簡要概述,關鍵是對困惑、問題等的拋出,講清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教學設想,如教什麼內容,練什麼知識,如何教,為什麼這樣教,怎樣練。讓備課組成員領悟主備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思路,對照自己的教學設想,進行縱橫對比,提高集體備課的成效。

例如:在備《小數的性質》這一課時,主備人先簡要介紹了此課在本章節的編排結構、重難點,然後從課堂引入的話題「超市的價格標籤7元3角—7.30元—7.3元……」進行猜測,而後通過直尺量紙條,運用不同的長度單位,進行單位改寫,從中發現小數的性質,最後進行新知檢測,歸納總結,拋出三個問題:1.本課如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引入新課,進行鋪墊?2.如何引導學生髮現小數的性質?3.本課易錯之處在哪裡,如何讓學生不易錯?

辨析研討。這一環節主要圍繞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程序,以及學生易混淆之處,進行有序的分析、評判。與會教師對備課中所產生的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當備課過程遇到不同意見和做法時,可以使用茶館式、討論式、辯論式等研討方式,讓教師七嘴八舌地發表見解與想法,充分交鋒,進而迸發出思想火花。

例如:「王叔叔買了2箱飲料,每箱都有24瓶,一共花了96元,每瓶飲料多少錢?請用兩種方法解答。」此題解法一:96÷(2×24)=;解法二:96÷2÷24=;解法三:96÷24÷2=。對於解法一、二,備課組成員都無異議,可對於解法三,就出現了不同的見解:有的教師認為96÷24無實際的意義,應判錯;也有的教師認為列式肯定對的。張老師主張,因為根據除法性質,96÷24÷2可看成96÷(24×2)的變式,表示什麼意思雖不是很好敘述,但可以用假設法進行敘述,假設96元只買了一箱飲料,那每瓶就只要(96÷24)元錢,即4元,列式就是96÷24,實際是買了兩箱,所以要在前面的式子基礎上再除以2,即每瓶只要先前4元的一半的價錢,即96÷24÷2=2(元)。而李老師卻說,其個人認為這種假設解法有點牽強,像這種連除問題,應從問題入手,根據已知條件找出一個中間問題,確定好先算什麼,再算什麼。而「96÷24÷2=」這樣列式部分學生無法說清楚,因為他們根本沒理解題意……只有經過辨析教師才能深入理解學情。

梳理提升。經過主備人的梳理以及與會教師的討論之後,備課組長就應根據各位教師的發言,及時引導教師一步一步統一認識,引導教師學會不斷糾正自己對新課程認識和實踐的偏差,從而不斷完善自己,促進自己的成長。並及時把每次活動的核心價值提煉出來,作為指導教師此後開展學科教學的依據。

教後反思以求改進提升

經過備課組研討過的教案,還應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適度調整,加工增補,並進行教後反思。反思教學中不順暢之處,反思教學精彩片段,反思教材的創造性使用等,作為自己今後教學研究的第一手資料。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中「近似數」這部分的「解決問題」時,出示「樂友超市端午節假期里粽子的銷售情況:6月16日5108元,6月17日7965元,6月16日比6月17日的銷售額大約少多少元?」學生常常將日期對應的數字相減,7965-5108=?可因為三、四位數的加減法學生還沒有學習,準確率極低,且不符合題目的命題考查意圖。而我校的卜老師卻將此題略作改動,問題就迎刃而解。

因此,備課組成員之間在集體備課之後,還應互相聽課、取長補短,力求通過課上發現問題,課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教案進行二度改進提升,形成有個性化的教學預案。

總之,在集體備課中,針對不同的課題,要能拋出關鍵問題來,進行多次不同形式的探討,鼓勵大家暢所欲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求同存異,形成具有獨特性、探究性強、理論基礎深厚的教學設計,並在教學中得以補充、提升,長期這樣,一線教師定能在理論與實踐上有質的飛躍。

(作者單位:福建省上杭縣廬豐中心小學)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05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