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理財子公司未來或對公募衝擊最大,與信託競爭各佔優勢

理財子公司未來或對公募衝擊最大,與信託競爭各佔優勢

銀保監會日前正式公布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為22萬億規模的銀行理財帶來了重塑的機會。同時,市場也不乏理財子公司入局對整個大資管行業格局影響的討論。

《辦法》明確「理財產品依據信託法律關係設立」,作為獨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理財子公司可以不受《商業銀行法》的投資限制,不再需要通過藉助外部通道多層嵌套投資於非標、股權資產;允許理財子公司的公募理財可以直接投A股;取消4%非標限制;自有資金的20%可投資本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不強制首次面簽、不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允許發行分級理財、放開與符合條件的私募合作。

以上等等相較《理財新規》和此前《徵求意見稿》寬鬆的條件限制,對於未來理財子公司與信託、公募等的合作與競爭造成了挑戰。

監管人士認為,設立理財子公司,將實現銀行表外理財業務與銀行體系的風險隔離,也是打破剛性兌付的重要前提制度保障。對於市場而言,也可以使各非銀機構在公平的起跑線展開競爭。

與公募基金良性競爭

理財子公司的設立被認為將與現有的基金公司形成同質化競爭,多家商業銀行旗下也早已設立基金子公司。

但是,相比之下,理財子公司與基金公司各有優勢。

《辦法》對於理財子公司業務範圍的規定更加放寬,也更加靈活:在前期已允許銀行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和公募理財產品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股票的基礎上,進一步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參照其他資管產品的監管規定,不在《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

公募基金則被禁止投資非標,但長期的發展使公募基金已經在資金管理、交易支持、研究分析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理財子公司也不能通過設立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此外,公募基金的投研體系、以及專業的基金銷售人員是理財子公司在短時間內所欠缺的。

公募基金投向主要以銀行定存、大額存單等貨幣基金類為主,收益率也相對較低。未來理財子公司如依託母行資金、銷售渠道資源,發力固定收益投資,或將對公募基金造成削弱影響。

對於長期依賴銀行渠道代銷的公募基金,也會造成銷售資源的擠壓。

「理財子公司具備母行的渠道和資源,以及光大的客群基礎;基金公司則具有長期積累的管理能力和更靈活的體系、人事機制。未來更多可能會是一種良性的競爭關係。」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理財子公司對於業務及客群重合最大的公募基金衝擊最大,公募基金的牌照優勢或被稀釋,業務空間將被擠壓。基金公司將需要增強投研實力進行競爭。」星石投資人士認為。

並非加強版信託公司

信託公司一直是銀行理財委外投資非標資產的重要通道。在監管合規的約束之下,商業銀行常借用信託通道完成某些業務,信託公司則依賴銀信合作帶來的資金拓展資產規模。

《辦法》規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公募、私募理財,還包括諮詢和顧問業務。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並不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在銷售渠道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子公司理財產品可以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代銷等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此外,還可以在一定額度內(不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開展非標資產投資。與信託公司業務範圍有相當的重合。

市場人士認為,理財子公司相較信託公司在業務範圍、獲客渠道、資源等方面都更有優勢,將對信託公司帶來較大衝擊。

對此,監管人士表態:銀行理財產品依據信託法律關係設立,是基於客戶理財資產的信託隔離,從保護客戶、處理法律糾紛的法律角度出發,不應理解為理財子公司具有信託牌照、可開展信託業務。

《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及其配套規則明確,各類私募資管產品均依據信託法律關係設立。

根據《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業務是指信託公司以營業和收取報酬為目的,以受託人身份承諾信託和處理信託事務的經營行為。銀行理財子公司與持有信託牌照的信託公司存在明顯不同:銀行理財子公司不能開展財產權信託(設立特殊目的載體SPV)、動產或不動產信託、慈善信託、不得直接投資於信貸資產、自有資金不能開展貸款業務等。

因此,銀信的非標業務合作仍有空間進行,理財子公司未來的部分非標業務也需要信託通道做抵押和貸款。

未來,理財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仍需要設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構、人事激勵制度,並且協調與母行和其他子公司的地位關係、業務分布。市場對於理財子公司的看好仍需時間觀察和考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網易雲音樂與在線電音廣播DI.FM達成戰略合作
官方回應網傳「吳承恩故居掛滿六小齡童照片」:不實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