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部動畫短片刷爆網路 癌症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一部動畫短片刷爆網路 癌症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前段時間一部扎心廣告片《健康本該如此》,引發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關注。不久前,國外又有一部名為《Organ story》(中文翻譯:器官葬禮)動畫短片刷爆了網路。雖然視頻的畫風有些暗黑、重口,但相當真實的內容卻扎透了無數人的心……


忽視健康,後果可能嚴重到你無法承受

故事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熬夜、吃垃圾食品、抽煙,不健康的作息和飲食習慣讓器官們非常難受,但他卻不以為然。沒過多長時間,清秀小伙就變成了油膩大叔。而此時此刻,他的心臟已經被折騰到奄奄一息了,終於有一天心臟承受不住停止了跳動。幸好經過及時搶救,心臟又重新跳動,器官們也都活了過來。

可是男主依舊是無止盡的垃圾食品,依舊是一根又一根的香煙。然後,癌細胞出現了,並且癌細胞擴散的範圍越來越大,甚至還發生了轉移,器官們再也不能正常運作了。最後,在癌症折磨下,男主的生命走到了終點......

看完這個視頻,您有沒有背後一涼?

或許我們並沒有過著如此糟糕的生活,但健康問題,尤其是視頻中提到的癌症危害,卻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多少熟悉的面孔因癌症去世

在癌症面前,生命總是顯得那麼脆弱,僅在今年就有許多曾經活躍在舞台、熒幕上的熟悉面孔被癌症奪去了生命。

2018年10月29日,前央視著名導演哈文在微博宣布:丈夫李詠在美國抗癌治療17個月後,最終於25日凌晨5點20分,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50歲!李詠是小微非常喜愛的一名主持人,記得小時候就喜歡看他主持的節目,他主持的風格幽默機智、極具個性。可是當聽到他患癌去世的消息時,小微一時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深深為他的離世感到惋惜,癌症又帶走了一位我們喜愛的人!

在此之前,評書大師單田芳、話劇表演藝術家朱旭、動作明星計春華、搖滾音樂人臧天朔、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當小微敲出這一個個名字的時候,手指都在發抖,諸多演藝界名人在經歷癌症折磨後相繼離世,這些鮮活的事例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活著的每個人,癌症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近些年,我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據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2月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癌症數據統計顯示,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其中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

這些冰冷的數據使得「癌症」已經成為公眾心目中揮之不去的陰霾。人們不禁要問: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遠離癌症的侵害?

癌症易感基因檢測為您築起防癌屏障

其實如果早期發現,很多癌症的治癒率都是很高的。世界衛生組織指出1/3的癌症是可預防的,對於癌症來講,預防>早篩>治療。那麼如何預防呢?

網上鋪天蓋地、難辨真假的養生攻略、各種五花八門、功效吹上天的保健品,真的能讓你遠離癌症嗎?

No、No、No,盲目的養生和保健根本無法有效預防癌症,你需要的是個性化、有針對性的預防和保健方案。

微分基因針對我國男女高發癌症,推出多項癌症易感基因檢測產品,如男、女高發腫瘤易感基因檢測、抑癌衛士基因檢測、單項癌症基因檢測(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等)等。憑藉領先的高通量測序平台,檢測癌症的相關易感基因,評估受檢者的患癌遺傳風險,幫助受檢者根據檢測結果有針對性地、科學地調整生活方式,預防癌症的發生。

結直腸癌基因檢測示例報告

例如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您的結直腸癌的風險較高,我們會給您提出個性化的健康建議:

1、從飲食結構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食品、促進食物消化的奶製品、每天飲水1500-1700ml;少吃煙熏、腌制食品等等

2、從生活方式上,戒煙戒酒,定時排便,堅持運動,保持規律作息等等

3、體檢建議,對於患癌高風險者制訂相關結直腸癌檢查項目及檢測周期,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最大限度降低癌症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在癌症面前,每個人都是弱者,誰都不是絕對的幸運兒。防癌不是簡單地一句口號,而是要落實於行動,做一次腫瘤易感基因檢測,及早了解患癌風險,及早預防,才能讓癌症遠離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分基因 的精彩文章:

首個廣譜抗癌藥上市,基因檢測助力抗癌療法進入異病同治新階段

TAG:微分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