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吟聯唱和,紀曉嵐智對乾隆

吟聯唱和,紀曉嵐智對乾隆

在中國,紀曉嵐幾乎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當然,紀曉嵐之出名,並非始於今日,早在清末,已有紀曉嵐的各種逸聞趣事流傳,但自從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以後,紀曉嵐可謂走進了千家萬戶。今日,我們且拋開其他,去看看紀曉嵐智對乾隆的故事。

紀曉嵐智對乾隆

乾隆一朝,文治武功達於極盛。乾隆帝不僅自命「十全老人」,而且追求文採風流。他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建樹了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一項偉業;下令編撰《樂律全書》《皇朝禮器圖式》,對樂律、曆法、禮儀制度加以匡定規範。他又是一位書法家、古物鑒賞家,在藝術上有深厚的造詣。更為引人注目的是,他以詩歌的形式記錄其日常生活,一生創作詩歌43000首,差不多接近《全唐詩》的總和。在歷代帝王中,乾隆的文化素養居於前列。如此一位帝王,當然是自命天資聰穎,視身邊文學侍從為草芥。然而,民間文化卻在他身邊建構了一個聰穎絕頂的紀曉嵐,讓乾隆黯然失色。

紀曉嵐「性奇慧」,「其才思敏捷,尤非人所能及」,更加無書不讀,過目成誦,融匯百家,信手拈來。因此,紀曉嵐頗得乾隆欣賞。根據《清史稿》記載,乾隆六下江南,其中有三次將紀曉嵐帶在身邊。而箇中原因,是由於紀曉嵐總能在煩悶的旅途中給乾隆帶來歡聲笑語。

紀曉嵐與乾隆之間的吟聯唱和,通過官場口筆相傳,播揚於外,而民間文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想像,改造出丰姿多彩的紀曉嵐智對乾隆的故事。這些故事,並非雜亂無序,而是埋藏了若干脈絡。

(一)智力匹敵的應對

在紀曉嵐和乾隆的應對故事中,大量的故事是乾隆帝出難度極高的上聯,而紀曉嵐應對機敏,做出出人意表的回應。

一天,乾隆帝在便殿中和群臣閑談,提及《論語》中的「色難」一辭,以為「此二字最難屬對」。紀昀卻隨聲應答:「容易。」乾隆笑言:「那麼你就試對一下看看。」紀昀答道:「適才臣已對過了。」乾隆帝仔細回味,方覺「容易」正是「色難」的絕妙佳對。

一次乾隆出聯「一之謂甚豈可再」,群臣皆愕然無以對,唯紀曉嵐應聲曰:「天且不違而況人。」乾隆所出上聯,出自《左傳·僖公五年》,紀曉嵐的回應出自《周易·乾》。非文識淵博不能出此上聯,非典籍爛熟於心,非運用得心應手,不能對此下聯。英和評論說:「此不獨用成語如己出,而君臣應對語氣亦合,真天才也。」(英和《恩福堂筆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7頁)

在這些應對中,紀曉嵐與乾隆智力相匹,堪稱敵手。

紀曉嵐書法

(二)迎合聖衷的智對

乾隆帝以自己是歷史上在位最久且年齡最長的皇帝自豪。紀曉嵐深諳聖衷,應對時著意奉承,得乾隆歡心。如乾隆帝五十大壽時,檢視堆積如山的上壽詩聯,以為「每多堆砌,難愜朕意」,於是令紀曉嵐也出一詩聯。紀曉嵐立即吟道:「二萬里河山,伊古以來,未聞一朝一統二萬里;五十年聖壽,自今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此聯既盛讚乾隆朝文治武功的極盛,又祝頌乾隆萬壽無疆。上下聯絲絲入扣,渾然天成。故乾隆帝龍顏大悅,讚美不已。此類頌讚紀昀最拿手,在《紀文達公遺集》中多多有之。

(三)化危機為轉機的智對

《清稗類抄》記:

紀文達(紀昀,謚號文達)體肥而畏暑,夏日汗流浹背,衣盡濕。時直南書房,每出,至直廬,即脫衣納涼,久之而後出。高宗聞內監言,知其如此,某日,欲有以戲之。會紀與同僚數人,方皆赤身談笑,忽高宗自內出,皆倉皇披衣,紀又短視,高宗至其前,始見之,時已不及著衣,亟伏御座下,喘息不敢動。高宗坐二小時不去,亦不言。紀以酷熱不能耐,伸首外窺,問曰:「老頭子去耶?」高宗笑,諸人亦笑。高宗曰:「紀昀無禮,何得出此輕薄之語!有說則可,無說則殺。」紀曰:「臣未衣。」高宗乃命內監代衣之,匍匐於地。高宗厲聲繼問:「『老頭子』三字何解?」紀從容免冠頓首謝曰:「萬壽無疆之為老,頂天立地之為頭,父天母地之為子。」高宗乃悅。

乾隆三十三年(1768),兩淮鹽引案發生,紀曉嵐因泄言盧見曾獲遣。《清代軼聞·紀曉嵐逸事》載:上召紀至,責其漏言,紀力辯實無一字。上曰:「人證確鑿,何庸掩飾乎?朕但詢爾操何術以漏言耳。」紀乃白其狀。且免冠謝曰:「皇上嚴於執法,合乎天理之大公。臣惓惓私情,猶蹈人倫之陋習。」上嘉其辭得體,為一笑。

何德剛《春明夢錄》載:南巡時,上幸白龍寺,時正鳴鐘,上乃伸紙作詩。才寫「白龍寺里撞金鐘」七字,文達便大笑。上怒曰:「朕詩雖不佳,汝亦豈能當面大笑!」文達對曰:「臣非敢笑也。特因古人詩中有『黃鶴樓中吹玉笛』一句,積年苦不能對。今觀御制七字,恰是天然對偶,不覺喜而失笑耳!」

稱乾隆帝為「老頭子」,在乾隆查大案之際漏言,因乾隆題詩水準太差而忍俊不禁,以上每一樁,在帝制時代都是殺頭之罪,但紀曉嵐每次都以其機智化險為夷,讓乾隆轉怒為喜。

紀曉嵐像

(四)為乾隆救場的智對

李伯元《南亭筆記》載:乾隆南巡,駐蹕金山寺,文達隨焉,欲題一額,構思不屬,因取筆偽為起稿於紙者,舉示文達曰:「你瞧瞧行不行?」文達曰:「好一個江天一覽!」乾隆大悅,即書付之。在這則故事中,紀昀已不是與乾隆才思匹敵,而是更高一籌了。

以上紀昀應對乾隆的故事,多有移花接木者。

如以「容易」對「色難」,據馮夢龍《古今譚概》記載:

文皇嘗謂解(解縉)學士曰:「有一出句,甚難其對,曰:『色難』。」解應聲曰:「容易。」文皇不悟,故謂解曰:「既雲容易,何久不屬對?」解曰:「適已對矣。」文皇始悟,為之大笑。

又如「老頭子」,據禮親王昭槤《嘯亭雜錄》卷九記載:

何義門先生值南書房時,嘗夏日裸體坐。仁皇帝驟至,不及避,因匿爐炕中,久之不聞玉音,乃作吳語問人曰:「老頭子去否?」上大怒,欲置之法。先生徐曰:「先天不老之謂老,首出庶物之謂頭,父天母地之謂子,非有心誹謗也。」上大悅,乃舍之。此錢黼堂侍郎樾親告余者,以南書房侍臣相傳為故事雲。

又如,紀昀為乾隆擬「江天一覽」之事。據昭槤《嘯亭雜錄》卷八《高江村》條記:「上登金山,欲題額,濡毫久之,江村乃擬『江天一覽』四字於掌中,趨前磨墨,微露其跡,上如其所擬書之。」文中的「上」為康熙帝,為康熙帝代擬金山寺題額的是高士奇。

這三則記載皆與紀曉嵐無關。

正是在以野史、筆記為代表的各方社會力量的合力下,一個機敏的「紀曉嵐」被創造出來。他的聰穎與自命天睿聰明的乾隆帝堪與匹敵。他以他的學識與機智戲弄乾隆於其智慧之中,消解了乾隆帝的無上權威。紀昀形象的出現,使專制的帝王時代變得不是那麼黯淡,而是透出幾分亮色,這個亮色,來自於知識,來自於智慧。

本文原載於《文史知識》(2018年第11期「人物春秋」欄目,作者周積明),原文有刪減,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別只知道宋徽宗,這些宋朝皇帝都是書法高手
「段子手」錢鍾書經典語錄,句句在理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