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怎麼鑒定定窯瓷真假

怎麼鑒定定窯瓷真假

定窯瓷是我國最早的白瓷之一,是唐代開始,五代時發展,宋代盛行,除白瓷外,也燒醬釉、黑定、綠定等有色瓷器。定窯瓷在元中期已停燒了。定窯的仿製,從宋到明清、民國、現代一直不斷。

定窯器形多、胎薄、釉有淚滴痕,有竹刷痕迹。在器面上有刻劃的紋飾和印壓的紋飾。紋飾線條活潑、流暢,在薄胎上的刻劃深度適中,造型輕巧而又靜雅,如龍頭凈水瓶、圓盒、蓋罐等大小十分適中,花紋非常流暢,瓷枕與其他瓷胎造型都十分精美。

鑒別定窯白釉瓷,從胎釉的角度,總結以下口訣供大家方便記憶去辨識:

1、定窯唐、宋釉的區別

唐定色灰宋發黃,宋時淚滴灰點唐。

南宋生硬北唐輕,黑定無色暗點藏。

註解

唐朝就有定窯,那時和宋早期的定窯相似釉色顯白中泛灰,有灰點,北宋時發黃,南宋時瓷較硬重,而北宋和唐時較輕,黑定幾乎無泡,黑中有灰白麻點。

2、定窯釉的老化

浮亮釉層脫不勻,釉面可見蠅翅紋。

氣泡兩層下層小,水泡在上魚籽勻。

釉像油漆下干泡,鑒別定窯眼有神。

表層釉老化後的亮度和脫釉處的亮度差別大不均勻,細看可見到脫釉處像蒼蠅翅膀紋一樣的小塊塊,俗稱蠅翅紋,氣泡上層比下層的大,上層是有亮度的水泡像魚籽大小,下層是小干泡。釉面有點像油漆刷過的。有的件幾乎全是干泡。

3、定窯看口看釉

定窯芒口胎白膩,積釉淚痕黃如玉。

註解

定窯芒口就是器的口沿沒有釉,胎是白色、有牙白、赭白等等。胎和釉面細膩,有積釉淚痕呈流淌狀、黃如白中微黃的玉色。

4、綠定鑒別

緣定胎色宋白黃,宋時淚滴厚釉長。

釉綠不均南北宋,釉綠若厚大泡藏。

晚唐朝時就有綠釉器,宋代綠釉定瓷胎白中泛黃,綠釉明顯不均有流淌現象,釉厚的地方淚滴較長,厚釉部位釉大泡。

5、真假定窯瓷

假定真定可辨說,真假泡兒差不多。

真定竹刷淚滴活,防品刷滴假相多。

真泡亮光難見底,防泡見底光不多。

註解

高仿得假定窯可辨認,真的定瓷泡光亮不見泡底,雖然真定釉面無賊光,防定賊光紋呆拙。泡大小稀疏差不多,但是單個的看一個泡的形狀色澤是不一樣的。

假的從泡的外層能看到泡底部,而真的是不能看到泡底的。從器件的外殼也可看出色澤是否有賊光,真的紋飾竹刷,淚滴顯活潑,假的呆板明顯有假相。

6、定瓷年代窯系原因

唐定顯白帶泛灰,白青青白早宋成。

泛白用煤北宋晚,定窯系中各一堆。

定窯瓷中有鎏金,色料銅鐵綠紅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金碧輝煌 盛世精品 西王賞功 金幣
高麗青瓷自然的藝術傳統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