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想當擊劍高手先要數學好?二戰美軍徵兵用海盜電影你看過嗎?

想當擊劍高手先要數學好?二戰美軍徵兵用海盜電影你看過嗎?

編者按:前段時間,冷兵器研究所發表《60年前的「神作」《宋景詩》有多寫實?》一文之後,有很多讀者感慨現在的國產影視作品很難像老電影那樣考據與寫實了。但其實對於商業影視來說,娛樂性才是第一位的,考據與寫實什麼的都得往後靠,而且萬一在這上投入過大,還容易回不了本。最典型的例子,現在提及海盜,大家想到的自然的是《加勒比海盜》系列。而想從奇幻題材作品了解真實的海盜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有沒有寫實派的海盜影視作品呢?那就要推薦一部1940年出品的美國電影《海鷹》。

在1940年這個時間節點所出品的電影《海鷹》,是一部很典型的戰爭宣傳片,影片一開始,菲利普二世的影子投在整面牆這麼大的世界地圖上,並宣稱在他之後,再沒有什麼世界地圖,只有西班牙地圖,一股子16世紀的希特勒氣質。

菲利普二世的佩劍很有意思。這是迅捷劍的前身,只有護指沒有護腕。這個護指主要功用是幫助使用者,能夠更加精確地控制劍尖。這種護手並不完善的劍在戰鬥中更傾向於「轉移刺」,使用者會走之字形步,積極地主動變換攻擊角度。在防禦時會應用堅固的劍身在身體的遠端划下防禦圈。這把劍已經偏向刺擊而弱化揮砍能力。在影片背景的1585年,這種武器已經有點過時了。非常符合菲利普二世傲嬌之貴族身份

頭戴船形帽,身著胸甲,典型的剛從殖民地回來的西班牙軍人。

這部電影的劍斗妙處之一就在於體現了護甲的意義。在器械戰鬥中,不論你手上的武器有多麼地「破甲」,對手護甲防禦完善的地方都不是你應該攻擊的。你應該破開/繞開對手用武器划下的防禦圈,重擊對手無護甲部位或者對手護甲薄弱的部位。但現代很多古戰類片子都無視盔甲的作用,動輒刀砍斧砸對手護甲的正面,還總能一擊必殺弄死敵人。比如2018年的韓國古裝大片《安市城》,一刀就能正面砍穿的護甲,穿著是為了保暖嗎?

而該片劍斗的時候,主演埃爾羅·弗林(1938年主演了膾炙人口的電影《羅賓漢》)抓住對手一擊不中、力道用老的時機,一劍打在對手缺乏防護的手腕上,擊落對手的大碗迅捷劍

然後將劍抵在對手的嗓子眼上

戰鬥結束

對手的護甲一劍都沒有挨上。這才是迅捷劍面對護甲的正確打開方式。雖然歷史上的迅捷劍比電影中的長、重、硬,有很強的透甲能力,但是使用邏輯和本片仍然是一樣的。一劍戳穿護甲什麼的,那是沒練過功夫的人的幻想,沒有誰那麼傻,去扎罐頭最厚的部位。那麼傻的人在戰場上也活不下來。至於海盜們,手裡什麼傢伙什都有,大部分人手裡的刀都很短。

其實,在船上這樣狹窄的空間里,除了砍人還得干砍帆纜之類粗活的刀子就是這樣的。中國南方地區流行的「蝴蝶刀」型護手單刀,就是這些水手刀的直系後裔之一。

砍纜繩

後腰上的獵刀型短刀

另外,這片子裡面除了 「傑佛瑞」船長和他的幾個對手之外,其他的群演都是用刀亂砍亂砸,這個場面也是對的。當時洋面上的水手沒有誰是武藝精熟的劍聖。想學上乘武藝那得上大學。比如波隆納派劍術開山祖師達爾第就是波隆那大學教授,他的職稱來自論文《劍術與幾何學》,葡萄牙基督騎士團團長,西班牙王廷兵器大師卡蘭薩被譽為「科學武術第一人」,所著劍譜很挑人,要求就是立體幾何和代數必須超級好!

不好好學數學,就別想著像豬腳那樣用劍了,我看這把水手慣用的單刀與你有緣,安心使喚吧

片中的長柄武器也很有趣。這個鏡頭清晰展示了歐式戟的扁桿。縱觀世界長柄武器,凡是追求揮砍的武器,柄都或扁或方。

接著我們來講解一下,電影里的最後一場劍斗。

抽冷子一劍扎死一個全副武裝的衛兵,然後迅速脫離戰鬥,進入BOSS戰。

這個場景有道理但不完全有道理。現代擊劍直進直退是規則所限。擊劍界的前輩們考慮到保留擊劍核心技術的前提下,應該盡量照顧觀眾和裁判,包括廢掉副手技能和體術也是一樣的考慮。而在實際戰鬥中,以一敵多,邊打邊退沒錯,可是如傑佛瑞船長這般直進直退就麻煩了。真這樣打很快就變成幾個人包圍你,一但數把劍同時封住你的劍路,你進退不得就得死了。正確做法是利用對手體力不如自己,而且對手速度不一的特點,讓對手跑成一條直線,這樣才有逐個擊破的機會。

而這幾位演員雖然接受過擊劍訓練,可練習時間尚短,有些擊劍的核心劍理掌握的還不夠好。首先擊劍是「坐著」打的。擊劍者的整個人的上半身宛如坐在傳送帶上,進退時頭是不能有明顯起伏的。國家級刺劍運動員在移動時,宛如挺直了脊椎坐在手推車上「滑動」。攻擊的時候,手是把劍「遞出去」,手上的花活只是控制劍的落點,攻擊的動能靠的是身體重心的位移。防禦動作如果徒手做,看起來宛如傳武中的「雲手」。

劍斗還有一點就是「膝不過尖」。提及「膝不過尖」,練過太極的朋友都明白。這是保護自己的膝蓋,並且強迫自己移動時主動用上跨的力量。國家級擊劍選手的弓步衝刺,能夠一躍而出擊中四米外的目標,靠的就是跨的爆發力。

讓我們來看看真正的膝不過尖。真正的劍客,在面對肌肉發達但是韌帶沒有徹底拉開的人時,能在遠遠超過後者攻擊範圍的遠處,突然對後者發動致命一擊。而後者臨死前估計連對手長什麼樣都記不住。臨死前的記憶估計是:嗯?對手消失了?

這也是典型的膝不過尖。這才是跨步韌帶拉開後能做到的「好劍」:以對手完全意料不到的角度,消失在對手的視野中,用自己的體重作為武器,把體重乘以速度的動能「遞」到對方身上,無傷幹掉對手。

戰鬥節奏抓得很緊,BOSS的遺言在戰鬥前就已經說完,沒有死於「話多」

另外,提及海盜電影,當然要有炮戰、接舷戰和熱血沸騰的跳幫戰了。本片在這三樣里那是絕對的出彩。首先是划槳。風範時代,戰艦為了機動,槳手也是必須存在的。

划槳既然有拍子,那麼控制拍子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節拍器。類似龍舟賽中,則要靠鼓手的調節划船節拍。

命令槳手加速,改四拍子,船頭炮裝雙份「炮彈」

即便是普通水手和士兵也用鼓聲來提示進入戰位

冷熱兵器交替的年代,西班牙特色鋼弩

這個鏡頭很好滴體現了大船需要的槳長什麼樣。巨大的槳身需要小枝才能操作。

既然要打,那就必須打開炮門,伸出炮管

炮擊時應該趁著浪高起的時候開火

調整方向,利用自身的靈活繞到對手後面,發揮火力,轟擊船尾

進入接舷戰時,船與船之間的吸力和水手拖拽的拉力,將巨大的船槳直接拉斷

夠近了,併肩子上!!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很爽快的二戰美國海軍徵兵片。但千萬別看電影學擊劍。肌肉拉傷躺幾天,膝蓋磨損一輩子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義大利筆貼式,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古代打仗投降也是個技術活!投得好壞絕對是冰火兩重天
發兵百萬,百年如一日!隋唐兩代帝國為何一定要搞死高句麗?

TAG:冷兵器研究所 |